Re: [心得] 周冠男:All in 市值型 胜率>定期定额

楼主: amilkamilk   2025-11-23 19:58:59
其实你没有认真完整的听过教授的论述
有听过就知道这些东西他都算是解释过了
※ 引述 《galeolow (dade)》 之铭言:
: 标题: Re: [心得] 周冠男:All in 市值型 胜率>定期定额
: 时间: Sun Nov 23 19:32:57 2025
:  
:  
: 他说单笔 All in 胜率有 70%,定期定额只有 30%。
: 听起来 All in 赢面很大对吧?
:  
: 但我这边举几个反例,证明为什么对一般人来说,
: 听信这个理论去 All in,可能会让你这辈子再也爬不起来。
:  
: 这不是数学问题,这是“生存”问题。
:  
:  
: 反证一:
:  
: 教授说:回测 100 次,有 70 次单笔会赢。
: 但问题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不能重来 100 次。
:  
: 如果你刚好就是那倒楣的 30% 呢?
:  
: 历史实证:2000 年的纳斯达克
: 假设你在 2000 年 3 月,听了教授的话,
: 觉得网络科技是未来趋势 (就像现在的 AI),把 500 万退休金单笔 All in QQQ
:  
: 接下来发生什么事?
: 两年内,那斯达克指数跌掉78%
: 你的 500 万剩下 110 万。
:  
: 这还不是最惨的。
: 最惨的是,如果你是 All in,你要等到2015 年(整整 15 年后),你的本金才回本。
: 请问你的人生有几个 15 年?
: 在这 15 年间,你敢保证你家里不会发生急事需要用钱?
: 一旦你在低点被迫卖出,你就实现亏损,直接毕业。
这个他有说过
机率很低,没这么虽啦
哪这么巧刚好在大崩盘前一天刚好欧硬
: 对照组:定期定额
: 如果你在 2000 年开始每月定期定额买 QQQ,
: 虽然前面两年在大跌,但你买到了大量的便宜货。
: 你大概在2004-2005 年就已经回本开始获利了,不用等到 2015 年。
超过七成的机率你这样买都输
单笔欧硬拿特例来讲没意义
应该是这个意思
: 结论:
: 单笔 All in 赌的是“起点运气”。运气不好买在山顶,你这辈子就去了。
: 定期定额输在“总报酬”,但赢在“绝对不会让你死在山顶”。
:  
: 反证二:
:  
: 教授说:“长期来看股市一定往上。”
: 这句话有一个巨大的幸存者偏差:他看的是美国和台湾。
:  
: 历史实证:1989 年的日经指数
: 如果你是一个 30 岁的日本上班族,在 1989 年底相信“日本第一”,
: 把你所有积蓄单笔 All in日经 225 指数 (当年约 38,900 点)。
:  
: 结果呢?
: 股市一路崩盘,你要等到2024 年,股价才创新高。
: 整整 34 年
: 你从 30 岁等到 64 岁,头发都白了,你的资产才刚解套。
: 这期间你的资产一度缩水到只剩 20%。
:  
: 如果是定期定额呢?
: 你在这 34 年间持续买进低点,你的微笑曲线早就让你赚翻了。
: 甚至在 2000 年、2010 年你都已经获利了结好几次。
这个他也解释过了
这个是有实証的
不是只有台湾跟美国的市场
而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市场都是这样
至于你说日本
那是少数的例外、特例
而且也要刚好在几十年来的那一年买到才这样
之后买的人也是屡创新高了
所以胜率高过七成以上还是没错
他也有说
考证研究就给你说通例是这样
拿特例来讲没意思
而且现在日本也是突破前高了
长期一定看涨绝对没错
活的不够久本来就是个人问题
巴菲特、查理蒙格都是活很久
怎么可能此生看不到解套
: 结论:
: “股市长期向上”是建立在国运昌隆的前提下。
: 万一我们遇到的是日本模式,单笔 All in 会让你在此生几乎看不到解套的一天。
:  
: 反证三:
:  
: 教授说:“你不要动,躺着就会赢。”
: 这是在实验室里的理想状态。
:  
: 现实世界是All in 会剥夺你的“现金流”。
:  
: 假设你有 1000 万,听话 All in 了 0050。
: 结果隔年发生金融海啸,资产腰斩剩 500 万。
: 刚好这时候你被裁员了
: 你没有薪水、没有紧急预备金 。
:  
: 这时候你小孩要缴学费、家里人生病要开刀。
: 你怎么办?
:  
: 如果你是定期定额,或是保留一半现金,
: 你就有底气度过寒冬,甚至还有钱加码。
这个他也有说,专注本业
稳定资金
你自己不当军公教才有这种风险
军公教哪会被裁员
而且保留现金等于你有一半资产要被通膨吃掉
这样整体财富还是减少的
周教授也说可以开杠杆融资
他没有鼓励
但他自己也有开
他好像也是三成这样
现金放在身上就是越老越少,如果一般现金在手上
你的整体资金投报率就要砍半
: 总结
:  
: 周教授的理论在数学期望值上是对的 (70% 胜率)。
: 但在风险管理上是危险的。
:  
: 投资不是为了追求“最高的期望报酬”,
: 而是为了追求“在任何最坏的情况下,我都还能活下去”。
还有,就算被裁员应该也是不要卖股 
可以先去借钱出来用或是质押股票借款涨回去再用涨幅还
: 但如果你是一般中产阶级,这笔钱是你的养老金或买房头期款,
: 请不要拿那 30% 的失败机率,去赌你 100% 的人生。
: 定期定额少赚的那 1.6 倍,是你付给市场的“保险费”,保证你不会在股灾时被抬出场
: 。
:  
:  
总之,相信通例
不要用机率很低的特例吓自己
作者: tonyparker18 (tonyparker183)   2025-11-23 20:26:00
陈爸选到楠梓电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不要自己选不到好股票就觉得别人也选不到..
作者: junior020486 (软蛋头)   2025-11-23 21:26:00
按照胜率,那保险公司都可以收一收了,保险保单精算师算过,保险公司赢面大,你就不买保险吗?
作者: greedypeople (普通人)   2025-11-23 21:35:00
事实上就是没人可以保证不会那么衰 更何况也不是每个人心理承受力都一样他跟清流君理论上都没有不对 但现实世界每个人客观情况都不一样 老爱说很极端不照他的作就是白痴
作者: james4141989 (QQ)   2025-11-24 02:28:00
说真的金融海啸所持股票市值砍半又被裁员,叫人去借钱、质押买股票很违反人性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