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rbear (I'm professional)
2025-11-19 10:52:29《汽车咖啡坊》鸿海拿下纳智捷 品牌与通路应同时下锚
邱文福 2025/11/17 台湾醒报
网友声称在路上看到挂著“Foxtron”车标的Model B,甚至风闻将更名为Foxtron Bria等等
。(网络截图)
打从本世纪初鸿海决意进入车辆产业以来,始终拿不定主意,看似错失中国市场良机,却也
少了一个在中国大内卷的吃力挑战。如今从年初传出透过法国雷诺结亲日产,到与日本三菱
汽车策略合作,如今终于下定决心以纳智捷为品牌与通路,是否借此进军全球,尚待日后观
察。
视品牌为畏途
鸿海集团藉苹果手机代工使得事业如日中天,在中国,郭台铭先生更数度与比亚迪王传福互
杠,如今王传福的比亚迪借中国市场之赐,获得国家补贴得以无限上纲的生产、销售、外销
,甚至攻进日本市场,任何人都眼红。然而,即使郭台铭仍然留在中国造车,是否可以成功
的与比亚迪匹敌呢,多数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今,郭台铭心愿未了下,迎接从中国蔚来电车四年毕业的郑显聪,企图大展鸿图进军全球
,以MIH为名声称要代工全球所有品牌电动车,几年下来跟已经造车销售财务不佳的美国菲
斯克(FISKER)签约,却无力介入经营直到菲斯克倒闭;投股同样已经造车卖车欠缺有力资
金的上主之城(LORDSTOWN)电车又触礁;宣称代工飞雅特也没下落,直到郑的职务换上车业
资历以日产为主的日本籍关润,就传出交涉日本日产,最终则转向日本三菱谈贴牌代工。
凡此,都是鸿海从二十多年前并购车业线束厂,聘用多位高阶车业经理人,观念上却长期停
留在代工、生产阶段,不明白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如今,电动车从中国比亚迪等等的经验看
,制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经营品牌则完全两回事,郑显聪时代似乎跟所有郭董聘用的
专家们相同,全都属于造车领域,因此也是坚持制造本位不涉品牌与行销。
品牌通路后勤是大事
最近,鸿海集团决定吃下裕隆旗下国产的品牌纳智捷,董事长刘扬伟于12日在法说会做出肯
定回应,但他指出应该是鸿华先进该回答的,细节也应由鸿华先进回应。这项传闻主因在鸿
海Model B说要上市却迟迟不见,刘扬伟称量产应该在明年第一季,细节还是要问鸿华先进
。然而股市已直接反映,像是裕隆股价在传闻当天就从开盘的33.5元一路直攻35.9元涨停锁
死。鸿海也在250.5元下涨1.62%,成交量2万9,150张。
总之,造车的鸿海是子公司鸿华先进,与日本三菱子公司三菱扶桑FUSO卡车、巴士(MFTBC)
签署合作共同投入(ZEV)领域,小车的美规版Model C不久也会出货,日本三菱汽车的车款则
是2026年下半年才会在澳洲、新西兰等大洋洲地区开始销售。不过这些产品的品牌、通路、
后勤,按理都是三菱汽车自行负责,台湾则是纳智捷处理。
富士康的电动大巴士已经在台湾道路上奔驰许久。(网络截图)
台湾方面,鸿海的车过去已经由纳智捷产销n7,后继的n5已是现成车款,迟迟未见后,最近
有网友声称在路上看到挂著“Foxtron”车标的Model B,甚至风闻将更名为Foxtron Bria等
等,于是鸿海集团旗下由鸿华先进吃下纳智捷的说法,也就出现转机。
裕隆纳智捷n7纯电车就是鸿海集团产品,上市以来销售不弱。(网络截图)
纳智捷的国际经验
事实上,鸿海若要延续纳智捷品牌并发扬光大,除了必须完全掌握纳智捷品牌历史、包袱与
使命等等,更应知在严凯泰初期,纳智捷就有过苏联与越南失败的国际经验,品牌形象的包
袱与负担巨大,甚至在中国行销投资刻骨铭心的惨痛教训更不能或忘。在品牌经营领域中,
附加价值的经营最是困难,通路(在中国称为“渠道”)的布建也是充满艰辛,更需要投入的
是看不见的技术与复杂的零件供应的后勤体系。
鸿海、富士康、鸿华先进或者纳智捷,未来还要往前走所需要注意的领域还是非常广大,我
们乐见这个在台湾创立,从台湾出发的品牌能够如同浴火凤凰重新扬尘,亮丽飞翔。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51116-ahpf
心得
鸿海有制造 纳智捷有牌
就想吃下人家的现成的品牌通路后勤?
大家互补?
有人会买鸿海制造的纳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