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点石成金-中台(二)业务转型 中台跨足多领域
原文网址:
https://is.gd/sUgQK0
发布时间:
2024-12-23
记者署名:
李翠蓉
原文内容:
展其他技术 有意进军锂电池、氢能、太阳能板等资源再生 触角也伸向印刷电路板
为求业务转型,中台早前即已开始发展其他技术,例如运用热裂解方法处理复合材料,从
中得出金、银、钯、铂、铜、镍等贵重金属残渣后,再交由相关回收业者处理,彼此串连
成一个循环链。近年为与电动车和太阳能时代接轨,也打算进一步跨足锂电池、氢能和太
阳能板的资源再生领域。
张启达表示,太阳能板大约有二十年寿命,许多早期建置的设备逐渐会出现回收处理需求
,因此中台现正积极研发这类物料的回收技术并进行小规模测试,希望累积经验并调整修
正,未来就能顺利承接大规模作业。郑光杰指出,这方面日本和大陆其实已起步多时,台
湾却未见人才养成规划,希望政府能尽速擘画配套,与时俱进。
随着电子业与制造业起飞,继照明光源后,中台也将触角伸进印刷电路板,并于2015年成
立专责资源处理厂,也就是今天的三厂。中台的经营理念是“利用厚生”,语出《尚书
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利用厚生”以白话来说,就是充分发挥物的
作用,使民受惠。因此,张启达指出,中台所有业务缘起,都是为了解决客户问题。如果
说钢铁、石化、电子与制造业是台湾经济的动脉,回收相关物料的他们,就等于是静脉。
与二厂处理废灯管的宗旨一致,三厂也将回收来的废印刷电路板,采取“零废弃、全循环
”的方式再利用:印刷电路板经过乾式与湿式物理破碎后,置入水摇床分选,利用比重差
异分离铜与玻纤树脂。
郑光杰形容,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运用采矿原理。分离出来后,铜可以回收制造80%高纯
度“冰铜级”铜粉,而玻纤树脂经过改质机处理,最后也能做成混凝土里的细粒料。另外
,水在作业过程中只是媒介,因此可以不断循环使用,这也是为什么中台可以很自豪地说
,三厂完全体现“零废弃、全循环”的目标。
回收铜粉创造惊人利润
张启达指著水摇床旁、一包包其貌不扬的袋装铜粉说,目前日本铜熔炼业者约以每包一公
吨6400美元价格收购。若以中台每月处理900公吨废印刷电路板计算,每月可回收180吨铜
粉,光是这一项就能创造115万2000美元的收入,还达成跨国循环链,真切实践“城市采
矿,点石成金”精神。
至于最新颖的一厂,当初兴建也是基于社会需求。张启达说,早年兴建的都市焚化炉皆已
达二十年高龄,纷纷面临汰旧整改的命运,这也连带使得家户与事业废弃物处理出现缺口
。中台看到这个问题,便于2019年动工兴建焚化炉,并于2022年3月正式营运,专责将高
科技、医疗及化工产业的废弃物,经焚化、化学、洗净及固化等方式,取得无害底渣后,
与台湾营建研究院长期合作产出再生粒料、控制性低强度回填材料(CLSM)和水泥块制品。
除了底渣,焚化过程中,中台也会将产生的水予以回收,而飞灰则会无害处理,避免产生
空气污染并找出循环利用的途径。张启达坦承,目前尚无法百分百让飞灰资源化,但中台
这些年来一直很积极的钻研这个领域,也不断向工研院和日本专业单位取经,希望能减少
必须将飞灰固化掩埋的比例,早日让整个园区达到资源全循环。
至于废弃物在焚化时产生的热能,可以说是一厂最珍贵的资源,中台会收集蒸气推动涡轮
机发电,如此既能减少外购电力,也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举双得。目前一厂的再生能
源发电效益已达到4.5MWh,主要提供自用,余电则卖给台电。
废弃物收受许可傲视同业
由于受理的事业废弃物与日俱增,不但种类多、性质也很复杂,为符合法规要求,中台迄
今已取得262项废弃物收受许可,傲视同业。值得一提的是,中台多年来持续在技术上不
断精进,目前正夯的AI风潮也没缺席。
张启达说,首先是引进高规格实验室与中控室。当废弃物一桶一桶收进厂里时,经常是多
种物质混杂,像电子业会有易燃性或酸碱腐蚀性的物质,而医疗业则有具感染性或穿透性
的废弃物,工作人员光是开桶就要非常小心。实验室接手后,会进资讯系统比对辨识废弃
物成分。由于这套资讯系统是集结中台多年的大数据与处理经验建置而成,包含进料、备
料和排放污染等资讯,因此可以妥善分类废弃物并提供最适当的后续处理。
张启达强调,废弃物进焚化炉前,一定要先分类,一方面是因为高污染浓度的物质须经过
配料处理才能稳定燃烧,再者也是为了直接从根源控制空污值。他打趣说,我们可以把低
污染物质看成五谷米,高污染者视为卤肉;而配料过程就有如调配五谷米和卤肉,有适当
比例才能做出完美的卤肉饭。至于焚化后端最重要的空污管控,中台另设有中控室与实验
室搭配。工作人员可以透过不同CCTV查看各入料口的投料情况,并运用与环保局连线的自
动连续监测设备(CEMS)掌控焚化过程和空污值,在与实验室资讯交流搭配下,可以建立大
数据做为作业参考。
第二项智慧化工具是ERP物料管理系统。张启达解释,这是指智慧仓储管理方式,结合条
码技术与客制化ERP系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处理效率。由于一厂收受的废弃物
种类既多且杂,处理方式相应多元,人工分类并不可行。透过这套系统,进货、入库、盘
点、移库、领料等作业就能确保准确并即时,不但可以实现物料定位与定量管控,还能协
助掌握再生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于中台助益颇大。
第三项做法是在每部清运车辆上,装设车辆轨迹监控图台,以及行车视野辅助系统。张启
达解释,这其实有两个好处:对业者而言,可以监控废弃物是否确实送到处理机构,清楚
掌握流向,而且只要利用手机就能执行,相当方便。而对清运司机来说,这样可以避免大
货车行车视野死角,也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
第四项则是创立“大云永续平台”。这是一个AIoT的数位平台,用于促成企业客户、清运
与处理业者三方产生策略联盟。透过这个平台,中台可以用人工智能媒合排程车辆,并进
行大数据分析管理。
推动环教 三空间各具特色
除了善用AI辅助作业,中台对于推动环保教育也不遗余力。张启达认为,许多工厂附近的
住民或环评团体会反对建厂,多半是因为缺乏有效沟通;如果企业能让大众了解自身对环
境维护的用心与做法,就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为什么中台早于2014年便成立环境
教育中心,更是第一家取得“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认证的民营废弃物处理机构。目前三座
厂房皆设有环境教育场域,既是为了传播环保观念,也是为了将自家资源再生的历程透明
公开化。
三处环教空间各有主题与特色,中台并设别设计了相应教案,分别是探讨汞污染的“举头
三尺有灯管”、讨论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化废为宝”和以国小学童为对象的“电灯的秘密
”。展场也有一些交互式设计,例如让参观者利用按钮操作动画图片,了解不同酸碱性的
液体互相搭配后,哪些可能会引发爆炸,深入浅出介绍处理废弃物需要用到的科学知识。
此外,也有再生物料DIY课程,来访者可以运用中台的再生玻璃发挥创意,加深废弃物资
源化的观念。
在这些教育场域中,最吸睛的莫过于位于一厂、斥资千万的“绿能循环经济创新研发中心
”。来访者一进到里头的“地球剧场”,硕大浑圆的旋转球体正立厅堂,打上齐柏林基金
会授权使用的影像后,以环景多媒体传达环保理念,非常具有感染力。待简报结束后拉开
窗帘,绿意盎然的石壁特以植栽呈现玉山造型,隐隐传递爱台湾的信念,并与简报宗旨和
齐柏林基金会的《看见台湾》影像相互呼应,颇见巧思。
正由于中台的环境教育场域颇具规模,教案安排且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如今已列名桃园
观光导览网的景点之一,迄今参观人次逾万,参访者包括多个机关团体、学术单位、社区
民众、和各级学校等。张启达认为,身为资源回收与再生业者,传达环保概念是企业责任
的一部分,更是ESG政策的具体实践。问他如果这些种子遍地开花,将来每个人、所有企
业都能善用手边资源,不再有所谓的废弃物,中台岂非无物可收?他微笑着说,那一天如
果来临,表示中台耕耘有成,既可功成身退,也堪称美事一桩。
艺术随行 厂房宛如美术馆
访谈过程中,郑光杰一派轻松自在,写意洒脱全在身上,休闲西装外套搭配乐福鞋,看起
来就像要去大学教艺术的老师,艺术色彩一直如影随形。
当年那些创业维艰,郑光杰现在看来都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感性地说,自己是这个领域
的门外汉,当初仅凭一股热情入行,幸亏多有贵人相助,中台才能走到今天。虽然把功劳
都归给他人,但中台一厂清水模风格的门面设计、令人目眩神迷的立体地球环景教育中心
、二厂宛如美术馆的业务介绍空间,和三厂呼应电路板回收业务的厂房外墙,却都货真价
实出自他本人手笔。
或许,董事长重拾画笔的日子尚未可期,但在不久的未来,于即将扩建的新厂房,那从巴
黎带回来的艺术种苗,终将再度滋长绽放。
心得/评论:
中台资源科技近期积极开发其他技术
业务转型之后又跨足多领域
未来会有看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