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4-04-22 09:23:35其实我不太懂这个说法
甚至我更想问: 请问Tesla被偷了哪项技术????
事实上Tesla整体来说还是受惠于中国整个供应链的优势,所以在其他市场才能玩价格战
而Tesla本身,在2020~2022中国市场拿到所谓"补助" (新能源推广应用)
也是除了BYD第二高的,大概是12亿RMB
同时当年上海厂各种利息、用地、执照、人力等等的间接支援也不是什么小金额
然后Tesla也透过上海厂脱离了各种生产地狱达到大规模爆发
然后SR (低阶版的)Model 3/Y更是使用了CATL的LFP达到成本和效能的平衡点大卖
产品面来说,目前Tesla/BEV主要技术层面就几个
1. 电池
2. BMS/热管理
3. 自驾
电池Tesla目前优势集中在包下大量Panasonic产能
但CTP/CTC/CTB孰优孰劣也不一定就是,当下中国品牌火力比较集中在CTB
Tesla Model 3/Y目前是CTC,其他欧系车是走CTP路线
也就是说中国品牌在电池领域并没有"抄袭"Tesla
况且电池封装和材料部份目前BYD和CATL以及吉利反而更积极
BMS/热管理,整体来说中国品牌和Tesla要是拆车来看,实际上原理结构还是非常不同的
反而中国品牌跟韩系车倾向比较类似的热管理模式,就是复数套热回收系统去做热交换
Tesla是用一个Supermanifold去整合一套来达到最佳效率
BEV热管理是BEV十分重要的课题之一,在ICE可以随便乱排的热能来到BEV反而变得珍贵
这些技术也是一直在演进,说BEV已经演化到尽头的只是看得很粗浅
自驾和软件,Tesla走纯视觉,但中国多数都是LiDAR+视觉或是高精度地图并行
两者其实差蛮多的,没有谁好谁坏,但在实际设计上面就有极大的不同
我是看不出来谁抄谁,就算已经有中国部分车厂想走纯视觉,也只是刚起步而已
况且纯视觉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数据库,除非Tesla server被攻破
不然抄了一堆算法没数据库的训练也只是一堆代码而已
软件的话,中国本身软件是真的很强大
语音辨识 (中文语音辨识目前就是对岸,毫无疑问),我一直在猜N7也是买对岸的方案
车机的功能、流畅度以及硬件,对岸真的是靠爆肝工程师堆起来的
整体软件开源环境也真的不输
(Tesla也是爆肝工程师堆出来的,才能更新那么快)
Tesla现在还是很强的车厂,但他目前就是车厂
很多人之前把Tesla当成软件公司来看
很多人在讨论BEV整个产业的时候,都会陷入多重盲点:
像是你会看到同一个人说
BEV一台要卖一百两百万怎么普及,没救了啦
BYD要出台币三十万的车子了啦,这产业没救了
(所以到底是产品太贵没救还是太便宜没救)
又或是
这产业没技术,随便一个阿狗阿猫都可以来做
马谊郎被阿共养套杀技术被偷光光啦
(不是没技术没门槛怎么还要偷?)
结论就是
Tesla很强,假如BEV那么好做为什么Toyota只能端出那种XX?
Bz4X、RZ450e、UX300e之类的
但中国车厂这一块的竞争力无庸置疑
他们投入的研发资源和创新能力也不是传统车厂比得上的
为什么很多人就是无法承认对岸车厂付出很多努力和投入很多研发达到这样竞争力?
就跟我们一个小岛投入很多资源和人力养出半导体代工一样啊?
文章不负责任的写个Tesla被偷技术
爆肝技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