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杨光磊:英特尔发展晶圆代工成功率仅1%
原文连结: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422765
发布时间:2023/09/09 06:38
记者署名:〔记者洪友芳/新竹报导〕
原文内容:
英特尔重返晶圆代工领域,频跟台积电较劲,但前台积电研发处长、也曾任英特尔资深技
术顾问的杨光磊昨指出,他原认为英特尔要发展晶圆代工业务将有50%的成功机会,经过
担任顾问与英特尔参与开会讨论后,他发现英特尔在技术不是问题,但缺乏台积电以客户
为中心的思维,他立即将英特尔在晶圆代工的成功机率调降到1%。
杨光磊昨在SEMICON Taiwan参与研发相关的论坛后,接受媒体访谈,提出他对英特尔发展
晶圆代工业务的看法。
杨光磊指出,台积电与英特尔竞争的重点不在制程技术谁比较先进之争,英特尔的制程技
术其实相当不错,但是英特尔有公司本质上有两个问题,因此,即便自身拥有先进制程技
术,良率也不错,但不会有客户愿意使用,这使得英特尔发展晶圆代工业务很难成功。
杨光磊进一步说明,英特尔本质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工程师思维。
他举他以前在台积电为例,高通要发展第一代处理器时,他带着笔电飞到高通美国总部的
圣地牙哥,经过一星期与高通沟通后,使高通才愿意投产台积电。
相较之下,杨光磊认为,英特尔以技术为导向,缺乏像台积电以服务客户为主的工程师思
维,“英特尔组职没有这样的文化”,研发设计出的技术,“客户要不要用随便你”,结
果导致技术很难用,客户也不会愿意使用。
第二个本质问题是大环境的缺乏半导体人才。杨光磊表示,现在美国年轻人偏好投入微软
、Google等软件行业的工作,几乎没有先进的半导体研发与制造人才。过去美国半导体产
业以前是移民型从业人员,以东方的印度人、台湾人为主,台湾人更是实际做事的族群,
当台湾或印度人陆续回到自己国家后,目前美国要发展导体业尤其是生产制造,就变得相
当困难。
美国政府推出 《科学与芯片法案》,将提供530亿美元的资金,鼓励企业投资美国发展半
导体产业。杨光磊并不看好补助会带动半导体业发展成功,他说“530亿美元的资金,比
不上台积电年营收金额”,而且补助还要分配给每家投资的半导体公司,分配到金额更少
,很少的金额能做什么事情?今年提供补助,明年还会有吗?杨光磊直言,靠「补药」发
展产业很难有成功的机会。
心得/评论:
本来50%的成功机会 突然降到剩下1%
是有多看不起牙膏厂?? 人家有亲爸爸
也是有技术的厂 跟亲爸爸告状或许有用??
以客为尊 和便宜的人才 确实是台积电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