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谈定期定额与去杠杆化

楼主: csf2071 (AF)   2023-02-21 23:16:25
[如何长期参与市场:谈定期定额与去杠杆化投资]
试想一个情境:A君与B君各有一笔定额资金,A君使用单次一笔投入的方式投资,B君
则在A君投入当月,将资金分成60笔,开始每个月定期定额投入相同的标的。
可以想见,不考虑任何利息、交易费用,这笔资金在60个月后,只要B君买进平均成
本比A君单次一笔投入的成本低,则B君未来的投资报酬率势必大于A君。
就普通人的直觉来说,B君的风险似乎来的比A君低,使用定期定额的方式能将这60个
月的成本分散,避免掉短期的涨跌幅影响到成本的高低。
然而,今天如果是一个120个月(十年)或240个月(二十年)的投资竞赛,你的答案
是否仍认为B君的方式平均成本会比A君还要低?
我们假设A君跟B君投资的是台湾加权指数,答案显而易见,只要当A君和B君选择的标
的趋势是长期向上,A君单次一笔投入的成本势必比B君定期定额的方式来的低。
那么什么情况下B君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会胜过A君呢?下图模拟了指数化长期投资的
情境:
https://i.imgur.com/eTblcsO.jpg
市场追捧的定期定额微笑曲线,当股价下跌时,透过摊平来降低平均成本,然而却只
有在股价回到A君单次一笔投入的成本前,B君将定期定额准备的所有资金(60个月)全部
买完(或大多数资金),其平均成本才有可能低于A君。
若是以一个120个月、240个月或甚至360个月的投资计画来说,定期定额的方式是没
办法
把握在标的上涨前打出所有资金,而且随着时间的拉长,B君的计划成功率越低。
因此,定期定额我认为不是一个长期参与市场的好方法,如果A和B都认为自己是一
个成功的投资者,挑选的标的趋势长期向上,那A君单次一笔投入的方式显然会比B君定期
定额来的更好。
————————————
反对者论点:我怎么确信A和B是个成功的投资者,如果他们俩挑选的标的趋势向下怎么办
,A君成本那么高,单笔投入将来如何解套?
————————————
事实上,反对者的论点犯了一个投资逻辑上的错误。假如A君和B君挑选的标的趋势长
期向下,那显见A君和B君的眼光都很差,从结果面来看虽然B君比A君少亏,但B君定期定
额的目的若只是为了怕看错时追求少亏,倒不如一开始一毛钱都不要投入。
https://i.imgur.com/dP87n7X.jpg
逻辑如上,看错标的当下,则应该即刻杀出。定期定额的拥护者们规避了一个不存在
的风险(希望看错能少赔)。
当投资者若看不出标的的趋势(不管会不会微笑曲线),应该要避免投入资金,才
是真正能控制风险的方法。
————————————
去杠杆化投资
————————————
承上结论,若要长期参与市场,标的趋势长期向上的情况下,单笔一次投入的方式会
胜过定期定额。
而以一般受薪阶级来说,要搞一大笔钱单笔一次投入似乎遥不可及。为此,去杠杆化
投资是我比较推荐的模式。对受薪阶级来说,可以使用信贷,向银行借一笔钱,开始我们
的投资计划。
写到“贷款”两字,此时一般人大概心中警铃大响,直觉认为贷款投资是相当高风险
的行
为。对于“信贷=高风险投资”的思考逻辑,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贷款会增加投资部位的
杠杆,然而判断风险高低不仅与杠杆有关,标的物的波动性质也会影响风险(我对风险的
看法:风险=标的波动程度X杠杆)。
实务上,去杠杆化投资不是什么新奇的理论,最常见的房贷就是使用去杠杆化投资的
方法。以银行提供的房贷来说,新房子需准备2~3成的头期款,剩余7~8成资金都是借贷
,杠杆约500%,贷款人再透过每月缴还本息,来完成去杠杆。
以下提供两个模型执行去杠杆化投资:
[模型一]
依行政院主计总处 在2022年12月21日公布“110 年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全年总薪
资中位数及分布统计结果”,2021 年受雇员工全年总薪资(含经常性与非经常性薪资)
中位数为 50.6万元,年增 1%。平均年薪 67 万元,较前一年增加 3.02%;平均每月收入
约 42000 元。
我们取月薪42000元*22个月约90万元作为可贷金额,自有金额准备60万元(杠杆250
%)以本金150万做指数化投资。回测台湾股市年化报酬率约6~7%,只要我们能维持150万
曝险
,一年可以创造90000元的利润。
至于读者担心信贷还款的部分,以贷款7年,总费用年百分率3%来说,单月需还本息
约11892元,我们可以将每月还款的过程当作在执行定期定额。另外,当曝险金额不足150
万时(遇到下跌),可以透过信贷借新还旧的方式或其他的举债工具,来达成维持曝险的
目标;而当上涨阶段,资产市值超过150万时,则将股票卖出,使部位维持在150万,赚的
钱可以用来还债,提前实现去杠杆的目标。
[模型二]
依财政部于2022年11月2日公告,111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之费用金额为19.6万元,
平均单月约16400元,加上租金一个月假设需30000元支出,达成基本的财务自由一年需创
造36万的利润。36万/7%年化报酬率,我们仅需要维持大盘曝险514.2万,就能达成基本的
财务自由。
————————————
以上为个人对资产配置的想法及心得,无推荐任何标的。
作者: encoreg57985 (@@)   2023-02-21 23:20:00
有分析
作者: waxdrasd4561 (Kakuku)   2023-02-22 00:04:00
欸...但是A这辈子是只打算买一次股票吗
作者: BruceChen227 (BruceChen0227)   2023-02-22 08: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