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能力不足 中国经济下行的“罚款增收”现形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42962
时间:2022-08-30 08:42新闻引据:采访撰稿编辑:新闻编辑
https://i.imgur.com/ePzn6Uj.jpg
近日中国陕西榆林一家蔬菜粮油店因5斤芹菜不合格被重罚6.6万人民币,引发民众热议。
图非当事店家。(示意图:取自Yung-pin Pao/ Pixabay)
最近,陕西榆林5斤芹菜不合格被罚6.6万人民币,事情经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导已路人
皆知,其实这条“新闻”没有着墨在更多关键事实。例如芹菜检测“不合格”是哪里不合
格?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哪条哪款法律,依法开出了这种“匪夷所思”的处罚?这种处罚是
不是违反比例原则?
显而易见,5斤芹菜罚款6.6万元这种事情,在当地并非独立事件。榆林市市场监管局为什
么“胆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干出这个“连根拔起”的“勾当”?大家自然联想到中国经
济下行财政紧张下的“罚款增收”。
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陕西榆林有对夫妇经营著一家蔬菜粮油店,2021年10月某一天,他们采购了七斤芹菜,当
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取两斤进行抽样检查,过了一个月,检验报告出了结果,认定芹菜检验
不合格。处罚决定书认定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作出罚款6.6万元的决定。
罚款这个词,最近在中国出现的新闻频率越来越高。罚款六万六,难道为了图个吉利?店
主不是不服,而是实在交不起天价罚款。而在此次的通报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查
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的帐目发现,针对街边市场主体的五十多
起处罚中,罚款超过5万元的就有21起,而菜贩的“犯罪标的物”只有几十或几百元。
这种打着罚款旗号乱罚款,那是政府对人民的犯罪。对人民犯罪,不同地区、不同时间、
多次出现几乎相同的事件,自然说明执法者不完全是“胡来”,宣称的共同依据的是《食
品安全法》第124条:“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
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
罚款。”
近日中国陕西榆林一家蔬菜粮油店因5斤芹菜不合格被重罚6.6万人民币,引发民众热议。
图非当事店家。(示意图:取自Yung-pin Pao/ Pixabay)
最近,陕西榆林5斤芹菜不合格被罚6.6万人民币,事情经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导已路人
皆知,其实这条“新闻”没有着墨在更多关键事实。例如芹菜检测“不合格”是哪里不合
格?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哪条哪款法律,依法开出了这种“匪夷所思”的处罚?这种处罚是
不是违反比例原则?
https://i.imgur.com/j7KzhRC.jpg
中国相关单位人员正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图:取自微博)
芹菜变韭菜 合谋合利让纠错机制失灵
与榆林芹菜事件类似的,就是吉林舒兰县的年猪案件。一个农民杀了自己家的猪过年,吃
不完的分享卖给邻居1.2斤,赚了0.58元,被市场监管罚了10万元。农民心里不服,上诉
到法院,一审、二审不仅维持10万元罚款金额,而且又追加了50元的诉讼费。
有正义魔人认为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私自杀猪卖肉就得重罚。若这法律为恶法呢?违反
比例原则,执法者不能闭着眼开单。无论五斤芹菜,还是一斤猪肉,折射出来的问题都是
纠错机制的失灵。
同样事情类比,又不得不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的刘翔峰,公众期待有关部门一查
到底,不仅查清刘翔峰违反医德医风的问题,更要查清其涉嫌严重违法的问题;不仅查清
刘翔峰本人的问题,更要查清有没有监管失职失责,利益输送、合伙谋利的问题。
执法者只是想罚款 讲“执法温度”难道是在哈囉?
中国财政困难,发不出粮饷,怎么办?有不少地方颁布过“紧日子”的文件,甚至人民日
报还厚颜无耻地说,只有政府过“紧日子”才有群众的“好日子”。中国民众听了快吐血
,群众的“好日子”是靠自己奋斗来的,是靠血汗换来的,是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来的,不
是政府恩赐得来的。共产党打乱经济循环,财政缺钱了就找个名目开张罚单,这样的日子
能好过吗?
然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提
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坚决避免乱罚款,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格禁止以罚款数
额进行排名或者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依旧屡见不鲜,更被
中国民众称为“三乱”,由此产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屡见报端。以罚代管、逐利执法、过度
处罚等问题也饱受民众诟病。
众所周知,最坏的情形不是“三乱”问题本身,而是中共对待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看到榆林芹菜事件,与菜贩同等遭遇的人会如何感想,这种执政者可收可放的新闻性办案
,企图转移转移对宏观经济的不满。说著大伙都是“命运共同体”,执法与被执法是两个
对立的矛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