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蔡鸿青:两家默克给台湾企业的启示

楼主: Yginger1 (阿姜好帅)   2022-04-11 09:43:40
原文标题:蔡鸿青:两家默克给台湾企业的启示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https://reurl.cc/mGaWoW
5
(网址超过一行过长请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2022/03/30 06:00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原文内容:近期欧美制裁俄国经济,俄国则扬言没收敌意企业在俄的资产作为反击,让我想
到德国默克家族在一战时被美国没收后分家,两者各自发展的故事。
世界上有两家默克上市公司:德国默克由家族控股,美国默克则没有实质控股股东,源于德
国默克早期的美国分公司。
德国默克为Merck KGaA,1668年从药房起家,1827年转型为药厂,开始工业化生产吗啡及可
卡因。1850年起默克家族即制定了家族宪法,家族统一持股不分家,5名家族成员外加四名
外部商业成员,组成合伙人委员会监督专业经理人管理。过去3百多年,默克一直在家族控
股下温吞发展,直到1995年家族才决定公开上市,成为当时德国史上最大的IPO(首次公开
募股),至今家族仍有逾70%股权。
1899年,乔治(George Merck)掌管默克纽约分公司,但在一战期间遭美国没收。1917年美
国政府拍卖没收的股权,乔治买回后承诺不与德国默克有任何关联;后人又发起多起并购,
从此美国默克称为Merck & Co(在美加以外称默沙东MSD。从1950年代起去家族化、由专业
经理人治理迄今,专注高科技新药,前十大股东都为基金,市值1995亿美元。至今美国默克
与德国默克没有股权关系,部分业务甚至互为竞争对手。
德国默克上市时市值仅70亿美元,同时美国默克则历经多次并购,市值达806亿美元;但上
市迄今长期比较,美国默克市值成长2.5倍,股东总报酬949%。德国默克则成长13倍,总报
酬2103%。若以近五年短期转型比较,美国默克市值增加478亿美元,德国默克增加435亿美
元。家族型企业未必落后专业型企业。
家族型经营与专业型经营孰佳?见仁见智。由家族控股+专业团队管理的“合伙人模式”的
“共治型企业”可能是第三种选项。说很简单,推动很困难,缺乏经验的台湾企业进入历史
上的第三个世代,只有信任、分享、制度,加上持续摸索才能找出最佳模式,没有标准答案

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30字,无意义者板规处分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不只默克 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司被美国以各种手段弄过
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国公司
14年 阿尔斯通
1980年代 日本各种大企业
只要是对美国有威胁的 就有被弄的风险
居居目前去美国设厂 供应链也整个搬过去
会不会等到成熟后 就被整个端走吞掉?
届时台湾还有什么筹码?
作者: airforce1101 (我不宅)   2022-04-11 09:50:00
你不站队美国还有什么价值傻了吗
作者: showlive0214 (凡艾草)   2022-04-11 11:32:00
很多人不懂什么叫莫须有这3个字的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