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俄乌风云-新冷战

楼主: Severine (赛非茵)   2022-02-28 13:35:23
老实说上次发了一篇以后,被普丁打脸真是有点痛.
痛的不是被人笑,而是对此事的研判观点错误.
至今我还是无法理解普丁的做法.
回到正题.
老样子拉出时间轴,只拉过去的.最近的新闻说得够多了.
1990/07/16 乌克兰主权独立宣言:成为永久中立国,不会加入任何军事阵营
2003 乌克兰国会通过外交决议,要与欧洲深度整合
2004 发生橘色革命,西方派尤先科当选总统,确立亲西方入北约路线
2010/02/27 亚努科维奇当选乌克兰总统
2011/11/08 北溪一号启用
2012/03/30 亚努科维奇签署乌欧联合协议,希望与欧洲建成自贸区
2013/12 亚努科维奇最终决定与俄罗斯建立关税同盟,拒绝与欧盟签署贸易协定,
引发示威
2014/01 内阁总辞,反对派希望亚努科维奇也下台
2014/02 国会fire总统,亚努科维奇逃亡至俄罗斯
2014/03/06 克里米亚公投入俄,此前一周零星交火
2014/03/24 G8决定变成G7,将俄罗斯暂时踢出
2014/03/27 联合国认定俄国非法占领克里米亚
2014/04/11 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同步修法,确认双方从属地位.
克里米亚事件中立者:中/日/印度/台/梵蒂冈/马来西亚/哥伦比亚
支持者:古/叙/北/委内拉/尼加拉瓜
反对者:你想的到的那些
2014 乌克兰正式宣告放弃中立国的角色
俄与中签定30年西伯利亚天然气合约
2015 波罗申科签订明斯克协定,给予乌东两州高度自治权,以及外交否决权,
换取回归乌克兰.
波罗申科提议修宪以落实明斯克协定,引爆激烈冲突并造成军人死伤.
乌东领导人也表示不满并寻求独立.
俄与中的西伯利亚天然气扩建二号管
2015/02/21 普丁:我们浪费了八年在和平解决政治诉求(乌非军事化/中立国)上
2016 乌克兰法律要求六成节目使用乌克兰语而非俄语
2017 要求五年级以上需以乌克兰语教学
2019 乌克兰修宪,将加入北约及欧盟写入宪法.
2019/01 美国警告如北溪二号营运,将使乌克兰安全地位降低,且造成欧盟依赖俄国
2019/11/30 川普批评欧盟各国的北约军费太少
2019/12/19 俄乌欧三方签署协议,重新输送天然气,隔日川普以2020国防授权法,制裁
北溪二号相关厂商.
2020/07 美国将北约驻军部分撤出德国
2021/09/06 北溪二号建设完毕
2021/12 乌克兰边境逐渐有些活动
2022/01/28 俄与中签定30年天然气合约
俄完成东方联盟天然气管线建设评估
2022/02 俄乌开战、制裁
光列这些就花了很久,后面有点懒了.
从时间轴可以看出,原先乌克兰的中立立场受到了俄/欧美之间的影响而摇摆着.
在克里米亚事件过后,欧美对着俄罗斯抱持着些许的不信任,
但在能源议题上面,俄罗斯一直是个坚定的"盟友".
加上在克里米亚事件时,其实有着一定的民意支持,所以欧洲除了祭出部分制裁意思意思
就算了.
经历了这么多事件,俄国透过经贸往来,逐渐修复与欧洲的关系.但依旧无法从克里米亚的
制裁中脱身.这点从GDP可以看的出来.
Year GDP Per Capita Growth
2020 $1,483.50B $10,127 -2.95%
2019 $1,687.45B $11,498 2.03%
2018 $1,657.33B $11,287 2.81%
2017 $1,574.20B $10,720 1.83%
2016 $1,276.79B $8,705 0.19%
2015 $1,363.48B $9,313 -1.97%
2014 $2,059.24B $14,096 0.74%
2013 $2,292.47B $15,975 1.76%
2012 $2,208.30B $15,421 4.02%
2011 $2,045.93B $14,311 4.30%
2010 $1,524.92B $10,675 4.50%
GDP
https://i.imgur.com/y4cRQxc.png
CPI
https://i.imgur.com/gRXMKeK.png
虽然GDP看起来的确有好转,但自从疫情以来高涨的通膨也打压着经济.想见国内的不满
声浪应该不绝于耳.
而这一切或许是普丁想用外交解决内政问题,也就是重新打造所谓的俄罗斯帝国,把国家
带回荣光.原本是不是做做样子而已? 窝不知道.但事实就是以局部战争的方式开战了.
战况的部分不是重点,而是随着时间拖长,对俄国越不利.因为随着各国的反战压力,
看着自家政府在支持乌克兰所扮演的角色上面踌躇不前,势必反烧到自家政府.
所以就看到从一开始的犹豫,到了后面越来越多的制裁,而各国之间似乎又有着比较的心态,
你送帽子我送枪,他送飞弹,我在加码送大礼包等等,怎么说就是不送兵.
毕竟...送兵如果死去的话,国内的政治压力又更大了.所以送武器是最佳的选择.
乌克兰自然知道欧洲打着怎样的算盘,所以一直在疾呼无人要帮,各国的国民看着更着急了,
于是再度呼吁政府要做更多事情.
最终就是这几天的变化:部分踢出SWIFT、祭出核武、关闭领空、互相撤离公民、禁止交易
踢出SWIFT是我认为最莫名其妙的,原因正如很多人所知的:SWIFT不涉及金流.
少了SWIFT还有许多交易管道,这代表着会被收更多的手续费,所以在无法断绝贸易的情况
下,祭出这招七伤拳也会伤害自家经济.但如果断绝贸易的话,也用不到SWIFT.
祭出核武则是这几天说普丁下令部队战备.但先讲核武的其实是马克宏,他在前几天说北约
也是有核武的.所以我猜想这是互相示威.被马克宏呛声以后就亮刀给欧盟看.
关闭领空和撤离公民则是对可能的扩大攻击乃至核武恫吓的反应.
最后则是禁止交易,俄国和欧美都逐渐限制对方流出资金.
这整件事如果往悲观一点的看法就是新冷战的格局:互相不往来.
国际制裁、经贸关系断绝,人民只能去少数国家...唯一的优势是还拥有联合国的否决权.
但在科学合作上或许会被豁免,否则有点难想像各国太空人如何上ISS等等.
(目前依赖俄国的联合号)
对欧洲的影响是只能依靠美国提供的天然气来完成能源转型,如此一来需要大量的储能
设备,这点在前几天德国的宣示中就有提到.目前德国反俄声浪之下势必会减少来自单一出
口国的天然气.但如此一来需要密集的船班才能达到原先所需.输送成本势必大幅上升.
而且未来如果演变成战争时,容易遭受到能源封锁的情况.
对美国则是超级大利多,欧俄嫌隙才是符合美国利益.
在北约军费方面,美国可以名正言顺地走川普路线,也就是要求北约提高军费.而在乌克兰
的教训后,各国应该也不敢不给.美国也可以借机卖军武一波.
在能源方面获得超级大买家,以往一直打不进欧洲市场,如今普亭送上大礼.不知道这算不算
另一种通俄门.
中国则是显得尴尬,除了对俄立场以外,自身想说服人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但隔壁老大哥面对
曾经的小弟都能搞出这个局面了,面对台湾类似乌克兰国家路线的走向,势必会更敏感.
而且各国也会防备共军仿效俄国做出类似调度.
乌克兰以受害者之姿获得了国际的关注,且累积了加入北约和欧盟的筹码.虽然这是用血
换来的.
最后则是俄国,获得了什么? 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乌克兰回到中立国的角色
最坏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还损失外汇/国际关系/市占率
而且很有可能像是上位版的北韩,也就是勉强可以自己自足.
但损失长年的国际关系真的是很伤.
至于这如何落幕? 想了很多天,窝不知道.
具体还是要看欧美把俄国逼到什么地步.我认为这是逼上梁山的过程.
作者: JingPingKing (金平王)   2022-02-28 14:17:00
我倒觉得不过是冷战余孽
作者: doremifasola (音符老丸子)   2022-02-28 14:21:00
推这篇好文
作者: encoreg57985 (@@)   2022-02-28 21:56:00
北约都东扩到波兰立陶宛了 还想扩到乌克兰 跟苏联想装飞弹在古巴相同 那时美国能跳脚 现在俄国不行?
作者: nineuniverse (零果阁主)   2022-02-28 21:57:00
我还记得刚开战时圣帝普丁喊得震天嘎响,怎么风向变了就美国幕后黑手了,没想到这版也有五毛
作者: encoreg57985 (@@)   2022-02-28 21:57:00
双重标准还帮北约东扩护航 有够恶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