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razyKill (crazykill)》之铭言:
: 法人出身,都有实战经验,应该比电视上那些老师强,但,为什么都在教错误的观念?
2020年的台指期突然变得很适合做追高杀低的顺势策略,拜行情所赐赚了一些钱。
那时我就想说:“反正赚了比预期还多就干脆买课看能否学到新东西吧”
我就花了收益的40%去买课,为了公平我就上了很久没去的脸书。
彻底模拟自己当作新手,把每一广告讲座都报名,来看老师的对帐单是否在豪小。
然后去领钱,现场付费。6个老师大约花了30万吧。
以下是我的经验:
A. 课程适合懒人新手,不适合有经验与交易基础的老手
如果我们把"老师"定义为“目前在市场上赚钱的人”,那么其实在主观交易上,
这几年并没有太多的新把戏,无非就:价格行为学派(关键价,支撑压力)、通道突破、
价量关系、均值回归(N型或回落机会建仓,建仓逆势,方向顺势)、均线系统。
但是这些策略其实你不一定要花大钱去买课程去学。书籍、网络影片都有更便宜甚至免费
的基础交易方法教学。而你是很懒得去找书想要速成立刻进场,那课程才比较适合你。
坊间的课程比较像是补习班速成的方式,教你一套交易方法让你去运用而已。
至于已经有一套赚钱方法的人,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
因为你有可能是在你学会的东西上又花了几万块,你会觉得划不来。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堂快十万块,结果策略原型竟然是葛兰碧八大法则.....
好在有口罩不然我当时表情一定是白眼翻到天边。
B. 主观与系统太过复杂
先说明一下,我是做程式交易的。所以我很习惯看到有交易概念时,就想把它简化
成几个定义、变量、情境、与衍伸的进出标准。我认为一个策略如果有用,那么
理论上它应该可以写入成程式,然后让我做回测、最佳化,最多做混淆矩阵与
蒙地卡罗演算来验证这方法在随机的数据下还是能赚到钱。
也就是说,它应该可以在不同人使用时,都可以有同样标准的决策,进而才可能把
策略绩效复制在他人身上。
然而问题就在于说,有些人是用形态学、趋势线,以及区间特定价格来判断。
例如同样的15min区间,有的人画支撑压力线会把假突破的AV转去掉,有的不会。
多少才算完成一个M头?
有人会讲出量转折判定:价格跟量是否有连续性。那怎么样才叫连续?几根k棒才算?
你甚至会发现一个现象,只要是越接近图像与主观判断的方法。
理论上同样的方法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些比较糟的还有同样方法,但会给两套完全不同逻辑的判断。
比如说价格在此区间波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