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怎么看待券商们出的投资报告

楼主: shun2249 (shun)   2021-03-30 14:26:57
我之前也是待在sell side,不过已经离开一阵子了
大概说明一下为什么研究报告会有这些问题
对我们公司而言,法人客户才是重点(保险、投信、投资公司...)
至于散户看到报告随便跟或是新闻随便报
我们也不在意就是了,反正散户也不会打电话来骂我们
但是法人客户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绩效
如果真的要了解分析师的想法,必须要真的跟他们聊才知道
所以法人客户如果看到报告以后,他们有兴趣就会打电话多问一下
因为我们报告通常不会写出真正的想法,或是有隐藏一些事情
在我们写报告的过程,其实也会面对到一些压力
这些理由都会导致了在市面上普遍都会看到乐观的报告
1. 可能像是为了好call公司,基本上我们会尽量写好话
如果你常常写公司不好,久而久之一些比较大牌的公司就会不理你了
甚至出完报告如果写的不好,也打给分析师骂的我也看过
有些分析师可能会选择出中立,或有些还是会出买进,但写的比较委婉
2. 为了不波及到“关系企业”的持股,我们也会尽量避免
虽然buyside跟sellside不会在同一间公司底下,
法规也是严格禁止两者有关联
但多多少少都会有关系,甚至有些是一起开会的
3. 市场热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跟着出报告,
客户就会觉得你怎么连这种热门的股票都没有
为了蹭热度,就只好跟风出报告
这也是为什么常常会有涨了一堆的时候还有人出再出初评报告
4. 喊对了别人会记得,喊错了别人会忘记
这点大概就跟电视的投顾老师一样
总是拿自己喊对的东西出来讲,喊错的就默默放掉
这也导致了有些分析师会推一堆股票
反正有中其中几档,就可以拿出来一直跟客户说
5. 多数法人客户只能做多,所以就算我们出了卖出的报告
对他们而言其实很多是没用的,除非他们本来有持股,可能会来问你的意见
而如果出卖出或中立的报告是大客户持股很多的股票
他们可能也会不爽,为了节省麻烦,尽量还是出买进就好
对于目标价这点,也有一些解释
1. 如果你目标价没有一定的涨幅空间,就出不了买进报告,
每个券商的要求空间不同,我之前就会尽量抓15%以上,
不然有时候你写报告写到一半就到价了
2. 市场常常都只会看目标价最高的那个,新闻也通常都报目标价最高的
如果我现在出个GG 目标价700元买进,肯定没人会鸟我
但我如果出个目标价2000元买进,马上就有市场热度了
而目标价这种东西是很多可调整的空间的
本益比从20倍调到30倍,空间就多了50%
不然就是调整个获利,把model随便调一下,
本来用2021年EPS计算目标价,等到价格太高,就换成用2022年
而理由你可以随便讲说,未来展望更明确,订单能见度更长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随便你这么说
或是直接调整个评价方式,本来用PB换成PE,或再换成DCF,
评价方式百百种,每一种的价格都差很多
另外坦白说,如果分析师写的都那麽准,
那就自己去买股票就好了,也不用工作了,
我们常常看到的都是一个故事,但是这故事可能会花几年的时间发酵
常常我们自己也抓不到买卖的点位,
所以我自己的习惯就是用基本面看长期、用技术面看买点
那如果不凖那分析师有什么用??
我们跟产业的专家差别在于,虽然我们懂得技术不比他们多
但我们会将所得到的资讯转换为数字、股价,也会有比较纵观的看法
分析师花所有的工作时间在研究负责的公司
对于公司及产业一定也会有一定的熟悉度
我们大概就是投资市场跟产业专家之间的桥梁吧
分析师的想法多多少少都具有参考价值吧
总结一下就是
基本上你看到的报告大多数都是乐观的,但请不要就这样相信
看报告不要只看目标价,那很多都是调出来的
就算看到买进也不要高潮,自己消化一下再决定要不要买
可以去翻一下这分析师过去的绩效如何
多看一些券商报告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
我是认为投资没有什么捷径啦,就是多研究,多一点自己的想法
多吸收不同的资讯一定会有好处
※ 引述《jodawa (jodaway)》之铭言:
: 小弟弟有一事不明,
: 理论上券商或投资公司,
: 都是想尽量有便宜的股票来买,然后高价卖出对吧。
: 但是另一方面又会定时出一些证券分析报告,以及参考目标价。
: 理论上券商如果想获利的话,
: 可能会将想脱手的股票说得好像很好;或是想买的股票说得好像很差。
: 不过会不会券商各自也有竞争的压力,所以也不会报告说得太离谱。
: 另外券商的对手可能是其他券商或大户,区区散户根本不放眼里。
: 总而言之,
: 券商定期公开的证券分析,到底该如何看待呢?
: 该说是7分真3分假吗?
: 还是反著看?
: 还是是认真的? 不过准不准券商自己也没把握,当作出一张嘴说说?
: 都漆? 请益各位大大,谢谢~
作者: activeactive   2021-03-30 14:48:00
感谢分享
作者: christloveme (猴子也疯狂)   2021-03-30 18:09:00
谢谢您的热心分享
作者: likeyousmile   2021-03-30 18:13:00
真内行。有被华尔街工作退休的老师教过,跟你讲得一摸一样当时写报告估价格是微调模型的required rate of return~还不能跟其他人估得差太多
作者: ShiuanRefuel (宁宁是我的宝贝)   2021-03-30 20:13:00
其实两个字 唬烂代表这些报告没参考价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