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
鸿海集团MIH电动车有机会弯道超车吗?
(请勿删减原文标题)
原文连结:
http://bit.ly/3s4mQZ7
(请善用缩网址工具)
发布时间:
2021年3月19日
(请以原文网页/报纸之发布时间为准)
原文内容:
电动车产业已成为全球热门关键字,但汽车产业是很复杂的产业,科技业想跨入造车,有
成功机会吗?
未来电动车产业的竞赛,与现在的资通讯产业将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汽车又大又重,势
必要分散至各地生产,就近供应市场需求是汽车产业必然的发展方向。所以,鸿海要到北
美投资电动车产线,就近服务客户,也就是北美、欧洲或日本等接近市场的地方。当然,
中国市场还是鸿海MIH要发展的重点,例如鸿海可和浙江吉利汽车及出身中国大陆的法拉
第未来合作。
电动车产业的型态,会让制造基地不再集中在中国,至于台湾仍扮演研发及投资吃重的角
色。
鸿海MIH电动车开放平台
鸿海推出MIH电动车软硬件和关键零组件平台生态系,采取开放共享,希望成为电动车界
的安卓系统。鸿海MIH电动车平台伙伴已经达到1,065家,其中有三成是全球厂商。MIH联
盟规划,将自2021年7月从鸿海集团独立出来,朝B2B走平台,车厂变成平台的客户。
首款开发者工具平台“EV Kit”将于2021年1月发布,将提供MIH联盟系统开发者线控驱动
(Drive-by-wire)车端平台,开放车端通讯资讯(CAN通讯协议)让开发者可在自动驾驶
、智慧座舱与动力系统上进行开发。
鸿海转型电动车的关键铁三角
找对合作伙伴,也是成就一件事的关键。根据先探投资周刊报导,鸿海造车梦想主要来自
关键铁三角。
郑显聪担任MIH联盟执行长;在汽车产业已有四十年经验,曾任职福特、飞雅特,也是蔚
来汽车(NIO)的联合创办人。他加入鸿海,专责MIH联盟规划,并将掌管硬件部门及平台
的规格定义,以其在汽车产业经验跨足传统与未来,以补足鸿海跨足汽车硬件制造经验不
足的疑虑。他深知汽车供应链的眉角,就建议郭董,要先从零组件开始做,于是鸿海2005
年并购做汽车线束的安泰电业这一着棋。
魏国章主导MIH的软件平台:他过去曾是贾伯斯创办的NeXT Computer中唯一的华人核心软
体成员,在苹果收购NeXT之后,进入苹果开发出iOS和Mac OS X作业系统。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以电子工程背景出身,搭配郑显聪、魏国章两位软硬件大将,形成鸿
海推进电动车事业转型的关键铁三角。
鸿海日前宣布和美国电动车新创公司Fisker将透过“Project PEAR”专案,预计于2023年
第四季正式量产一台电动车。这台车从概念到量产预计只要花24个月的时程,比传统造车
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减少一半以上,并预计未来每年将量产25万辆。目前,飞雅特克莱斯
勒汽车(FCA)也与鸿海合作。
郑显聪观察,汽车产业面对电动车创新形成三大阵营:
第一大阵营,传统车企,包括BMW、福特、通用汽车、大众汽车(Volkswagen)等百年企
业,优势在于祖产与品牌实力雄厚,但决策速度与灵活度受限。
第二大阵营,造车新创,包括特斯拉、蔚来汽车、Canoo、Rivian、Fisker等公司,优势
在于没有包袱、行动快速。近年,在资本市场取得资金,但当开始自建工厂,恐将步上传
统车企的重视资产路线,以及建立护城河后,难以跟别人合作。
第三大阵营,科技业跨入造车,像是Google、苹果、亚马逊与微软等科技公司,最大的特
色是科技定义造车、扁平整合,强调合作与资讯透明。
从最近全球车用芯片大缺料来看,现在的汽车供应链的垂直分工模式有所侷限。未来MIH
联盟汇集各种电子零件平台很有机会,成员应该要齐心协力,建立具备高度开放性格的队
伍,让所有人都能分享到利润,而非集中在少数厂商身上。
砸百亿冲刺电动车 目标市占率10%
鸿海切入电动车,从提出“3+3”发展策略,就是“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三大产
业列为新的营运项目,加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世代通讯技术”这三项新技术领域。
每年“3+3”发展策略的投资金额约100亿元,目前大部分都投资在电动车领域。例如:
2020年鸿海在电动车的投资超过70亿元,今年(2021)相关投资可能超过百亿元。
对外传鸿海将与苹果造车的传言,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强调相关消息“纯属谣言”,但鸿海
集团冲刺电动车发展决心不变。今年(2021)投入电动车的支出可能超过百亿元,明年有望
再增加三成,并在今年七月前决定生产地点在墨西哥或美国威州。
刘扬伟订下制造电动车的目标是达到10%的市占率,且富士康能够在2024年之前,生产固
态电池。鸿海集团正与多家美国电动车公司洽谈,但迄未达成协议。鸿海集团正致力于与
飞雅特─克莱斯勒达成合资协议。
MIH仍需面对成本挑战
鸿海MIH这类型电子零组件平台开放模式,虽然过去并不常见,但是可以复制的,因为是
开放就容易复制。所以,MIH还是须找出市场区隔及优化成本,否则仍须面对最大挑战可
能是特斯拉已形成电动车供应链,及传统汽车品牌大厂供应链转型升级后的挑战。
例如:特斯拉的电池采购价格比其他同业低得多,生产 EV 电池组的成本领先整个产业。
根据Cairn ERA 估计,特斯拉的电池组平均成本为 187 元,而 GM 电池组成本为 207 元
,汽车业的平均成本为 246 元。
MIH平台最重要的是掌握出海口
外资指出,鸿海电动车市占到2025年可望达到1成,鸿海在电动车市场将以B2B营运为主,
鸿海的MIH平台有两个显著的优势,包括动态集成(用于NVH、操纵、行驶和驾驶性能)和
结构增强安全性,刚性和强度。最重要的是,MIH有助于鸿海增加结构零件和内部零件的
附加价值。鸿海计画在2021年10月推出其首款基于MIH的电动巴士(E-bus)。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先前指出,鸿海要带大家打天下,平台不能只是制定规范,最重要的是
掌握出海口,鸿海集团一开始就布局电动车出海口,包括Fisker、拜腾,也包括跟飞雅特
集团合作等。
谢金河强调,鸿海提出MIH架构平台,有机会让鸿海毛利率从毛三到四拉升至10%以上,且
能在电动车产业取得一席之地,鸿海的本益比就有往上调升的机会。鸿海就有机会从PC、
手机组装代工进入到完全不同的新时代。
台湾发展电动车 政府是关键角色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强调,鸿海电动车MIH联盟,短短时间内已吸引国内外上千家企业加入
,是台湾在电动车产业非常重要的布局,也很可能攸关台湾未来十年在电动车产业发展。
未来MIH的策略与规画如何推展,亟需政府与产业界共同展开协同作战与竞争合作。小英
时代提出重要政策5+2产业(智慧机械、亚洲‧硅谷、绿能科技、生医产业、国防产业、
新农业及循环经济)及六大核心战略产业(资讯及数位、资安卓越、台湾精准健康、绿电
及再生能源、国防及战略、民生及战备)。但其中,还未明确将电动车列入主要投资或奖
励方向。不论从各种人才培育、科专计画、产学合作、投资奖励、税务减免等,都可以重
新思考布局,让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发挥龙珠的引导作用,这应该是台湾发展电动车及自
驾车产业更重要的基础工作。
国内其他电子大厂会如何投入电动车与自驾车产业。例如,和硕积极争取成为电动车
Tier 1的供应商,至于,其他电子五哥纬创、仁宝及英业达等未来会如何布局,应该也是
许多产业界及投资人很关心的议题。
MIH代表台湾资通讯跨产业转型、摆脱过去毛三到四、抢攻全球新商机的重要布局及机会
,仍是值得鼓励及重视的。
心得/评论: ※必需填写满20字
特斯拉的成功加上各国政府陆续推出减碳政策,电动车风潮席卷全球,传统车厂急于转型
,新创、科技公司则想乘机抢进市场,鸿海也将公司发展未来押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