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thanlu (Ethan)
2021-02-19 10:01:42关于股债配置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与看法
PTT排版不易 有兴趣请移驾网志版
https://ethanbloggg.blogspot.com/2021/02/ptt.html
之前我有一段时间曾经也用过股债配置法。其实会想用股债配置法的人多半想法都是要规
避风险。有的人会把资产配置与股债配置画上等号,其实不太正确。股债配置只是资产配
置的一小部分。资产配置的资产可以是股票、债券、现金、珠宝、房子、土地等等。所以
股债配置充其量只是资产配置的一小部分。为什么厘清这一点这么重要,因为很多人根本
没有搞懂为什么要股债配置?可能只是看了书或是听从网络专家的推荐,然后才用所谓的
股债配置来期待规避风险。但其中很多细节,而细节其实藏着魔鬼。
规避波动不等于规避风险
想要股债配置的人其实都不是想赚钱,只是想规避风险。怎么说呢?如果以长期数据来看
,不管是美股或是台股,最佳报酬都来自于100%股票搭配0%债券的配置(如下图)。既然历
史数据显示如此,为什么还需要股债配置。其实是因为有些资金的风险是来自于波动。举
例来说,保险公司的资金就必须限制在某个波动之内,因为保险公司有可能因为大灾难的
来袭导致需要赔付大笔现金,所以他们的资金波动不能太大,否则要是刚好在市场低迷的
时候遇到天灾必须要将资产变现,就会损失惨重。所以风险是什么?风险其实就是来自于
投资人被迫卖出股票而接受亏损的时候。反过来说,波动本身并不是风险,只有被迫在资
产下跌时卖出股票的机率才是风险。
from "投资金律" by William Bernstein
大部分的人不需要股债配置
理解股债配置的原理之后,其实就可以了解其实大部分的人不需要股债配置。因为大部分
的人钱根本不会多到需要去积极规避波动,即使自己的资本逐渐增加后,也会有比债券更
需要钱的地方,例如房地产或是小孩的房地产之类的。市面上很多书籍或网络上的专家都
会说,你要依照你的年纪来改变股债比例。为了求简单有的人甚至说什么债券比率等于你
的年纪。30岁配30%,40岁配40%之类,我认为这根本无意义。试想如果你30岁的时候存了
100万要来投资,因此你配置了30%债券。这样的结果就只是让你在股灾的时候波动从-41%
减低到了-26%。说真的,如果你是个老练的投资人,并且没有开杠杆投资的话,你根本不
会在意你的0050或S&P500是跌41%还是26%,因为你知道迟早会回来,而且搞不好还会加码
。如果你是个菜鸡呢?我觉得跌到20%你大概就受不了折磨然后卖出了。不然就是放给他
去再也不敢看了(这样反而好...)。
大部分人不需要股债配置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资金太少。假设你是个大学毕业的学生,22
岁开始工作,月薪四万然后每年都存12万来投资,以长期年化报酬率10%来说,30岁的时
候你会有162万。假设你在30岁的时候遇到了股灾,资产下跌42%,此时你帐面上会损失约
68万,资产价值仅剩下94万,看起来好像很可怕。那么我们看看假设你22岁开始采用股债
80/20的配置,年化报酬率9%来看,到了30岁资产会是156万,资产下跌31%,价值剩下107
万。这是什么概念?这概念就是因为你的资金太少,你再怎么配置就是那么少钱,这些钱
买不了其他资产,损失相对于整个人生目标也很小。更不用说你接下来还把配置改成
70/30导致四十岁的时候钱更少,因为你有30%的资金没有享受到股灾之后的大牛市。简单
来说,资金太少的时候股债配置没有什么意义,
债券的现状
现在这个低息的环境,更不适合投资债券。中长期的债券因为利息持续低迷的关系,价格
只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低。除了资金不断涌入股市等其他较高报酬的资产之外,另外一个风
险是升息。目前美债利息接近0,普遍认为利息向上调升的机率远大于降息,届时债券价
格会更惨烈,尤其是长天期的债券。当然升息可能会造成资金回流债券导致价格上扬,但
我个人认为债券上涨的力道不会太大。
正确看待资产波动
如果你已经打定主意要长期投资,那么就必须了解,资产波动是必然的。但你应该关注的
点不是在于如何让资产不波动或波动变小,而是要确保自己可以承受多大的资产波动。当
资产波动程度不会影响你的心情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到持续长期投资。股债配置可以降低
波动没错,但同时会扼杀你的报酬率,而且在某些股债齐跌的时段甚至会让资金动弹不得
。要降低波动的方法很多,选择稳健型的股票或是转持现金都是选项,不见得一定要靠债
券。
建议作法
不考虑主动选股的情况下,对于有持续收入的年轻人来说,除非本身就是资产庞大。否则
我建议有策略地持续将资金投入指数,完全不用考虑波动。但要注意,这个钱不能是借来
的,而且投入的钱要确保三年内不会用到。因为以台股0050来说,不管你从哪个时间段开
始投入,基本上三年后都会是正报酬。美股S&P500也是类似。因为年轻又有持续收入,所
以我们要以快速累积资本为目标,而历史告诉我们全资金投入股票是最赚钱的。
等资本稍微大一点之后,如果你没有房产,我建议直接拿一部分资金买房。买房子不只是
为了报酬率,还有很多心理因素。更何况房地产的报酬率与避险功能绝对不会输给债券。
彼得林区也说过,他建议每个人有钱之后至少要买一间自己的房子。原因他并没有说的很
具体,我猜他也说不上来,只提到“很少有人会后悔自己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最后等到你要退休的时候,因为不再有持续收入了,此时资产波动就很重要了。因为资产
规模会影响你的被动收入,所以此时的作法是将一部份的钱放到高殖利率低波动的ETF,
例如:0056。这部分的部位请依照你需要的生活费来调整。假设你一年需要36万的生活费
,以0056平均4.74%的殖利率推算,你至少要放760万在0056。其他资金还是要持续放在高
报酬的0050。
总结来说,债券配置并不是小资族的首选,那只会拖慢你脱贫的速度。你应该思考如何确
保你可以把最大金额投入指数而且不会被迫在亏损的时候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