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FT:软银孙正义猛押美股选择权 获利40亿美元

楼主: Severine (赛非茵)   2020-09-08 21:57:31
(港繁分析)
美股科技股疯涨急跌的锅,该软银背吗?
https://hk.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94541
Investing.com – 周末的两则报道,令市场将科技股近期的飙升以及上周四、五暴跌的
矛头指向了软银集团 (T:9984) 。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软银在过去几个月壹直在积累科技股期权,这推动了
股票的上涨,同时使市场更容易受到大举回调的影响。报道还称,壹名投资银行将软银的
期权购买行为称作是“危险的押注”。
《华尔街日报》也报道,软银买入了近40亿美元科技股期权,产生了大约500亿美元的敞
口。
被称为“纳斯达克巨鲸”的软银,真的是纳指大幅上涨的幕后推手?
软银40亿美元科技股看涨期权的威力,被高估了?
市场上有不同的声音。
根据对冲基金QVR Advisors首席投资官本恩·埃弗特(Benn Eifert)的说法,像是软银
这样的大机构,采取的策略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很小。机构倾向于使用买入看涨期权价差同
时卖出标的股票等策略,这种策略既能帮助机构从价格上涨中获利,又能限制风险。埃弗
特称,这些交易本身不会构成重大的买压,因为它们不壹定需要做市商通过买卖标的股票
来进行对冲。
Investing此前在《苹果、特斯拉股价暴涨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壹文中指出,做市商在
出售期权的时候,并不希望承担标的股票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买卖标的股票
来进行对冲风险管理。在大量的看涨期权需求下,随着Delta上升,做市商需要买入更多
的股票对冲,从而擡高了价格。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做市商需要对冲的通常是短期的合约,而散户投资者买入的通常都是
两周内到期的看涨期权。所以,从看涨期权的交易类型来看,散户投资者恐怕仍然是推动
科技股大幅上涨的动力。
即便是在规模上,软银买入的看涨期权影响力也不及散户。Sundial Capital依据期权结
算公司(Options Clearing Corp.)的数据指出,散户在壹个月内就买入了400亿美元的
看涨期权。相比之下,软银的40亿美元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RBC Capital称,大型机构在科技股上的交易始于8月份,包括微软公司 (NASDAQ:MSFT)
、Facebook Inc (NASDAQ:FB) 、Adobe (NASDAQ:ADBE)、赛富时、谷歌等不少科技股都出
现了看涨期权价差交易,典型的大型机构交易特征。而在8月初,纳斯达克100指数已较3
月份的低点上涨了约60%,表明软银等大型机构充其量也只是散户的跟随者而已。
买入看涨期权的散户,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看涨期权数量的激增出现在3月、4月和5月,当时正有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开设Robinhood帐
户。而且,这种激增更多体现在小规模交易合约的数量上,具有典型的散户交易特征:5
月份,高盛的数据显示,股票期权市场上13%的交易都是由1张期权合约构成的(与股票市
场相比,只有2.3%的成交量是由2000美元或更小的交易组成的。)
到7月底,高盛发现,美股市场史上首次出现了期权日均交易量超过股票的情况,当月单
只股票的期权交易达到股票成交量的114%。
期权受散户欢迎也不难理解。买入看涨期权后,持有人有权、但没有义务在到期日之前以
执行价格买入壹定数量的标的股票。交易者通常在看好股票后市走势的时候买入看涨期权

看涨期权的风险有限,亏损仅限于为看涨期权支付的价格,即期权金,且相比于直接买入
股票,交易者可以获得杠杆收益。当然,看涨期权的有效期是有限的,如果股票价格未在
到期日之前超过期权行使价,到期时这张看涨期权就变得壹文不值了。
截至8月21日,纳斯达克最受欢迎的股票——FAANG、微软、特斯拉的看涨期权交易量触及
1300万张合约的峰值,较壹个月前增长了近300%。在如此拥挤的交易活动以及市场不顾壹
切的上涨之下,也不难理解诸如软银等资金管理者面临的两难困境:要么仍然坚守原来多
元化、但注定要跑输大盘的投资组合,要么冒着像上周四市场暴跌那样的风险,跟随散户
的大潮。
【本文来自Investing.com,阅读更多请登录hk.Investing.com或下载Ap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