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工总2020白皮书 “防疫、纾困、救经济”

楼主: ynlin1996 (Kennylin)   2020-08-30 10:10:07
工总2020白皮书 “防疫、纾困、救经济”、关切九大议题
1.原文连结:
https://bit.ly/2QBdDXb
2.原文内容:
在中美贸易战、疫情双重夹击之下,工业总会于2020年8月25日发表“2020年工总白皮书”以“防疫、纾困、救经济”为主题。该白皮书指出,台湾将面临三项隐忧:
一是,疫情有可能成为新常态,进而形成新冲击;
二是,疫情带来了“新保护主义”的新障碍;
三是,两岸日渐极端的对立情势中,台湾的自由贸易协定覆蓋率又偏低,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更成为是产业长远发展的致命伤。
因此,工总2020年白皮书根据当前情势,归纳出产业界关切跨领域的九大议题:
一、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
新冠病毒传染极有可能成为新常态,政府应该持续完善现有防疫体系,建立常态化的防疫机制,同时强化防疫产业链,确保我国保有安全生活环境。又由于台湾确诊及临床案例与经验不多,必须与国际在防疫议题上保持合作,在疫苗研发上取得具体成果。同时,政府也应超前部署,盘点各项战略物资供需及能量,建立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机制,并与全球各地建立医疗卫生战略伙伴关系。
二、产业纾困应兼具短中长期政策目标
面对严重疫情,政府的纾困目标,提出规模达到我国GDP5.5%,共新台币1兆500亿元的纾困方案。惟当前疫情未解、景气仍低迷,先前各国或全球经济成长预测已数度向下调修。所以,建议纾困计划规模宜滚动检讨,以维持企业经营、防止失业、提振消费与经济为纾困核心。
但是纾困从1.0到3.0,资源“化整为零”,弱化政府纾困力道与时效性;由于传统产业、机械业等订单大量减少,行政院计画推出适用于制造业的纾困3.0计画,应尽速实施,并将资源用在刀口上,协助受创严重产业度过难关。同时纾困措施应从短、长期分别着手,短期在协助产业度过眼前难关,长期在协助产业转型,因应未来产业趋势。
三、强化产业竞争优势
自美中贸易战以来,呈现营收成长率连续两年下滑,尽管半导体、资通讯产品出口屡有佳绩,但传统产业包括塑化、钢铁、机械产业受影响最大,无论是出口或是公司获利,都呈现衰退情况。因此建议︰
﹙一﹚政府应协助我国各产业推动整并,一来因应未来供应链缩短,小量生产的模式,二则补强台湾在价值链两端缺少的创新研发与市场品牌,以融入国际供应链。
﹙二﹚政府应增加科技预算,强化新兴科技连结未来产业发展路径。
﹙三﹚政府应利用疫情加速推动产业AI及数位转型与组织再造,以因应突来之变局。
﹙四﹚台湾产业集中在资通讯产业,政府必须辅导建立新产业,避免资通讯产业波动造成经济波动的风险;尤其,台湾的中小企业有许多隐形的冠军,应扶持更多的新创,创造更多的冠军,让台湾经济永续发展。
四、振兴地方产业
全球供应链正加速重组,回母国投资成为各国产业首要选项。行政院于2019年也推动投资台湾三大方案,成功促成近年最大规模的台商回台投资。政府应将此次台商回流视为台湾产业转型升级与均衡六都发展、促进地方繁荣的良好契机。
再者,台湾资源有限,已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或是劳力密集产业。因此,建议政府勿以投资金额为目标,应针对未来策略发展产业,集中资源寻求明确目标后进行招商,并以促进地方产业聚落发展,完善整体供应链为考量。尤其,政府应导引这波台商回台潮与地方聚落优势结合,打造新兴产业供应链,均衡各地产业发展。
五、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人才是台湾维系产业优势的重大关键,政府应营造良好育才与引才环境,为人力资源结构注入活水。政府近年推动“新经济移民法”、“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雇用法”,确实对于吸引专业人才,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带来正面的效益,需要持之以恒推动。
不过,疫情导致企业紧缩支出,人力需求减少,失业率飙升与青年就业更为不易,需要政府在纾困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外基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政府也应评估拓增移工来源国、透过调整移工引进比例、在台工作年限等方式解决。
六、检讨国家能源配比
因应台商回流,政府仍需持续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务实检讨能源转型政策,因为经济发展需要电,这不仅是能源问题,也是国安问题。为避免台湾面临限电的危机,建议政府重新规划燃煤、燃气、核能及再生能源等最适能源发电结构配比,让台湾稳定供电无虞。
再生能源发展条例规定用电大户必须负担10%的再生能源义务,但透过法令强制要求用电大户负担巨额绿电投资作法不尽妥适,宜有配套措施;征收碳费应考量企业减少碳排放所增加的成本,避免双重课征的情况发生。由于疫情对于制造业产生重大冲击,此刻不宜立法强制征收碳费。
七、妥善因应供应链变化
美中贸易科技战带来供应链重组,因疫情蔓延更增加复杂度。尤其,全球经济体系、产业链出现两极对立,美中两阵营也逐渐脱钩。在某些情况或民生内需产业,台湾可以不必选边站;但在涉及国家战略产业或关键技术,例如半导体产业,台湾可能无法左右逢源,而必须面对困难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东协国家借由区域经济整合加速生产链整合,吸引自中国外移的产业,形成较为分布式的产业聚落,一方面与欧美市场连结,同时和中国的生产聚落相连结,让东亚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在推动新南向之际,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成效,以及国际局势剧烈变化下,政府应从供应链安全角度,重新检视各主要产业海内外生产、投资与供应链现况,完善台湾产业链多元化及完整性。
八、强化对外连结
疫情过后,全球各国对立将更趋严重,台湾需谨慎因应,并善加运用亚太枢纽地位,成为全球可信赖的伙伴以及欧美进入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桥梁。
我国推动新南向政策以来,对提升双边贸易金额并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我出口东协国家关税负担,无法与中日韩等国产品竞争。由于美中对立常态化,RCEP将加速中国大陆与东协、日韩等国供应链整合及相互投资,我国产业恐加速外移且弱化当地台商与台湾之连结,致使台湾在亚太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下降。
若没有加入区域经济协定,对于吸引台商、外资来台极为不利;各国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巩固供应链,我国也不能缺席。目前台湾贸易协定覆蓋率仅只9.69%,政府应更积极推动对外经贸协定洽签,让回台厂商之企业能有公平竞争环境。
九、推动台湾为创新枢纽
推动台湾为亚太产业链创新枢纽、高阶研发中心为愿景目标,并提出以扶植国家战略型产业为出发点的招商规划,透过六大核心产业政策进行更紧密的连结,以期在新兴产业生态系上创造新的优势。总之,我国应把握此次全球供应链重组契机,以打造台湾成为创新制造、高值服务研发、专利与营运中心为目标。
3.心得/评论: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公布2020白皮书,致力于与各国签订区域经济协定、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振兴以及能源分配的规划。
作者: airforce1101 (我不宅)   2020-08-30 10:24:00
看第5点就想喷
作者: NoMomoNoLife (\MOMO/\MOMO/)   2020-08-30 15:11:00
工总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