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打造离岸风电新丝路 钢铁业淘绿金

楼主: music (music)   2020-01-13 00:31:42
1.原文连结: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1120053.aspx
2.原文内容:打造离岸风电新丝路 钢铁业淘绿金
(中央社记者潘羿菁台北12日电)去年双十国庆后两天,秋末冬初本该是人烟稀少的台北
港,这天却涌入大批熙来攘往的人潮、车潮,世纪钢以办喜事的心情举行离岸风电水下基
础基桩对接仪式,总统蔡英文出席见证台湾本土第一支基桩诞生,宣告台湾要开始“大赚
绿能产业的钱”。
绿金发威 离岸风电产业风生水起
时间快转2个月,因中钢集团投资兴达海洋基础公司,租下高雄兴达港34公顷面积,兴建
水下基础厂房与重件码头,投入资金上看新台币68亿元,12月中竣工典礼请来的舞龙舞狮
喧闹声也划破10多年来寂静,曾被列入“蚊子港”名单的高雄兴达港华丽变身,转型成离
岸风电水下基础基地。
不同厂商、不一样的地点,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都是为了同一件事,离岸风电产业在短短
3个月内频传佳音,一扫之前国产化阴霾,更为近年来深陷贸易保护主义泥沼的钢铁产业
,打造出一条淘绿金的“新丝路”。
过去台湾没有离岸风电市场,如今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厂商似乎真的看到商机无限。中钢
旗下兴达海基总经理吕武雄兴奋地说,若以东北亚范围来看,台湾算是率先发展离岸风电
,日本、韩国现在才要开始。而新光钢董事长粟明德形容“光是在台湾,离岸风电就有10
至20年荣景,未来更有机会赴东南亚接单”。
离岸风电正在带动台湾产业升级发展,世纪钢堪称是最风光的离岸风电概念股,在2018年
以前,股价都在面额新台币10元上下,2018年宛如分水岭,股价一度冲至百元,尽管后来
下修,但仍力守在70元大关,成为新一代钢铁股王。
不过,世纪钢董事长赖文祥回想,自己第一次提出想切入离岸风电的念头时,遭到当时股
东与董事反对,没人看好,因为风险太大。
风险大是因为离岸风电钢件有个特性—“笨重”。所有钢材重量、厚度与直径,都会比传
统钢材大上好几倍,例如,一般汽车钢板厚度落在1至2毫米,离岸风电所用钢材厚度可达
15公分,等同一个拳头大小。
换言之,厂商手上现有设备不见得能用,必须添购新机具设备,一辆运输车、一部吊车可
能动辄千万至上亿元,口袋不够深或市场不成熟,是业者不敢贸然投资原因。
如今政府带头冲出一条离岸风电新契机,设定2025年离岸风电5.7GW装置容量,后续10年
再释出10GW目标容量,有了政府加持,厂商才敢投入。但是砸重金买设备,也不见得拿到
门票,因为技术层次又是一大门槛。
重砸1亿元 邀电焊师来台技术移转
离岸风电整套水下基础高达80公尺,约30层楼的高度,超过1000吨重,而制作水下基础最
大的挑战是焊接与尺寸控制。为了追赶技术,中钢先从内部筛选出平均年资10年的资深焊
接人员,再请西班牙Nervion来台进行为期3个月技术移转与指导,“这些外籍电焊技师每
人每天在台顾问费用是以万元起跳,算算光花在外籍技师费用至少1亿元”,吕武雄说到

兴达海基与20家伙伴合作,目前已有280名焊接人员通过认证,未来将组成300名的焊接大
队,未来台湾也将成为亚洲最多的高级銲工的国家。
技术移转费用昂贵是因为离岸风电开发商所要求的焊接技术等级为“6G”,为目前所有产
业别中要求等级最高,举例来说,离岸风电钢材多半是圆管,但又因为巨大关系,往往需
要用仰角方式焊接,维持仰头姿势之外,还要拿捏焊接时的温度,入热度一下子太高,可
能会融化焊道坏了整个钢材。
培训过程几乎是要颠覆这群资深焊接人员过往抱持的逻辑,以前老师傅在焊接不做预热动
作,如今强制预热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开始作业,或是过往经验就是焊愈快愈好,因为老板
都会希望快快做完、快快出货,但是在离岸风电的规范却是“不求快”。吕武雄坦言,一
开始同仁们很不适应,要调整工作惯性,时常接到抱怨。
“不求快”是因为离岸风电有个特殊规定,只能允许焊坏修补2次,第3次钢材就会报销,
钢厂就要自行吸收上百万元损失,自然是以品质为优先。
一名业界人士也透露,这些培养出来的高阶焊接人才,带动国内产业升级转型,也因为其
焊接水准相当高,未来也能适用于国防工业,政府推动的国机国造政策,等于间接跟着受
惠。
总统日前在世纪钢台北港场合致词时指出,从水下基础工程到各式零组件国产化,估计离
岸风电产业有望在国内创造出新台币1.2兆元产值;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CIP)开发长
许乃文也说过,光是CIP在彰芳暨西岛开发案,总计落实国产化订单,已经远远超过300亿
元。
其实,在落实国产化过程,开发商难免会碰到困难,例如,经济部要求风机零组件之一的
功率转换模组(PCM)须落实国产化项目,不过PCM向来是风机制造商技术Know How,因而
传闻风机业者三菱重工维特斯(MHI Vestas)无意在台设立PCM机舱组装厂。
许乃文坦言,政府在执行国产化政策过程,“这块踩得非常坚定”,最后与中钢携手合资
找地盖厂,才得以成功说服MHI Vestas来台组装。
可以想见,开发商不仅是开发风场,也扮演沟通桥梁平台,因此为了强化“在地连结”,
沃旭日前宣布原本担纲亚太区政策事务暨企业传播总监汪欣洁从今年元旦起晋升为首位台
湾总经理。
沃旭表示,目前在丹麦沃旭台湾公司并未有“总经理”职务,后续将加强与台湾政府以及
当地供应商的沟通,才会新增总经理职务,并做这样的安排。
对于台湾厂商来说,这是一块看得到、吃得到的大饼,政府打造离岸风电产业供应链,不
仅是“加质”人才素质,也是“加值”供应链附加价值。
钢铁业深陷保护主义泥沼 新丝路开创海陆双布局
回顾去年以来,钢铁产业陷入贸易保护主义泥沼,包括美国的232条款、澳洲、泰国、印
尼等,去年8月欧盟也启动对台钢铁业的反倾销调查,各国堆叠起贸易障碍气氛浓厚,动
辄就会误触倾销红线,加上美中贸易战让钢铁业外销动能熄火。
如今,离岸风电政策犹如政府打造出来的“新丝路”,厂商先在台练兵,未来将有机会赴
国际市场,让台湾钢铁业从陆上建设案到海上风场开发案通通包下,创造出“海陆”双布
局。(编辑:林孟汝/林淑媛)
3.心得/评论:说的比唱的好听,如果离岸风电这么神奇,2002早就涨翻天了!
投资人不会自己判断?还要记者在这边唱利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