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股东股票卖过头能怪谁?

楼主: loken0408 (男人野蛮剑)   2019-11-29 23:45:20
大股东股票卖过头能怪谁?从文晔被“恶意盯上”看台股50年斗争史:股市丛林只有拳头
、没有温情
1.原文连结:https://reurl.cc/L1DbEa
2.原文内容:
半导体通路商大联大(3702)突然在11月12日宣布要以每股45.8元公开收购文晔科技最多
30%股份。消息一出,引起文晔公司高层的强烈反应,并向台北地检署提告大联大违反证
券交易法及银行法,准备抗争到底。
然而从过去40年台股历史来看,股市玩的永远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比拳头、比谋
略也比人脉,落败的一方就算不断接受媒体采访、发动员工抗议,诉求悲情,最后还是只
能摸摸鼻子离开舞台,忍痛将公司拱手让人,而一切的根源,往往是因为自己股权不够,
或者卖过头。
文晔11月22日所公告的重大讯息,除了针对大联大突袭收购的理由一一反驳外,也坦诚“
由于股权结构极为分散,目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4.77%,全体董事及关系人持股略
高于10%,前十大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亦仅24.4%,现有经营团队将完全无法与大联大公司
30%之持股相抗衡”。
这份重讯提到的第一大股东,就是董事长郑文宗,从公开资讯观测站资料发现,股票设质
比率达44%,董事长配偶许文红持股比率为1.42%,同样质押了近五成股票;至于前10大股
东虽然合计24.4%,但部份是受托保管的基金专户,届时投票会站在哪一边,还在未定之
天。
文晔刚挂牌董监持股超过6成 现在只剩下7.18%
文晔是2000年9月正式上柜,根据当时的公开说明书(2000/8/25),全体董监事持股比率
高达67.5%,其中郑文宗为23.69%,许文红8.12%;到了2010年4月,全体董监事持股比率
快速降至14.47%,郑文宗8.65%,许文红3.18%;目前则分别只剩下7.18%、4.77%和1.42%
,股权不断减少造成的后遗症,就是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事实上,恶意并购的先决条件就是公司派持股不足,然后趁著原有股东没有防备时,突然
大举收购股票,或者收买委托书,台股最早的例子,就是中华电线电缆公司,简称华电(
1603)。
早期华电是由股市闻人翁大铭的父亲翁明昌所创办,当时号称“上海帮”的翁明昌不但拥
有华电,其他像嘉泥、力霸、嘉面、嘉畜、华隆、华新丽华等资深散户耳熟能详的公司,
也都和他有关。
不过1977年翁明昌突然脑溢血过世,留下的企业陆续被生意伙伴瓜分,像力霸、嘉面被王
又曾家族取得,2007年因为发生掏空案已全部下市;华新丽华则改由焦家(焦廷标,人称
焦师傅)经营,至于嘉畜、华隆虽由翁大铭持有,但最后也是经营不善全数下市,停留在
台股的历史纪录里。
1972年,事业体正不断开枝展叶的翁明昌,由于卖华电股票卖过头,大意失荆州,被海山
李家夺走经营权。海山位于现在的土城,台北捷运板南线还有个站名叫做海山,早期是煤
矿重镇,台湾光复后一度交由台湾工矿经营,1955年从瑞芳起家的李家买下后,成为私人
矿区。
趁利空卖股想赚差价 却痛失华电经营权
后来矿区资源日渐枯竭,加上手上现金又很充裕,于是李家动了收购上市公司的念头,正
好当时中东局势不稳(后来发生石油危机),全球景气不佳拖累股市表现,而华电公司派
也利用机会抛售持股,让华电跌破票面10元,背后的盘算是打算压低股价等散户恐慌抛售
后,再回补赚取价差。
李家见机不可失,用半年多的时间和华侨信托联手悄悄地吃进股票约400万股,然后再跟
一些中实户商量买进所持有的240万股,至1972年底,总持股已达640万股,占华电总股权
(约1200万股)的53%,变天已成定局。而这场股权争夺大戏,由于是台股首例,还引起
政府的关切和重视。
然而李家也没记取翁明昌的教训,还是卖股票卖过头,1988年被鸿源集团背后偷袭,经营
权再度转让,但鸿源集团负责人沈长声靠高利率、老鼠会方式吸金,是当时台湾最大型的
经济犯罪,有超过16万人最后赔光积蓄,涉及金额高达近千亿元,等到集团资金无以为继
一切打回原形,华电再度易主,转到现任董事长陈金鋑手上。
华尔街知名作手李佛摩曾说,“股票市场没有新鲜事”,也就是说以前发生过的事,还会
再度发生。10月7日德州仪器(TI)突然宣布调整销售策略,打算明年底前停止大联大和
文晔的代理关系,由于德仪占文晔营收约二成,股价闻讯从40多元大跌到最低34.6元。
就在这个时候,文晔10月的成交量明显增加,不久,大联大宣布要收购股权,也那么凑巧
,文晔大股东持股也因为长期不断出脱而偏低,所有的条件和海山李家利用危机时低价吸
纳股权,有异曲同工之处。
无独有偶的,几乎同一时间,国外也发生类似的情节。11月26日,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母公司LVMH宣布,计画以162亿美元、溢价近8%收购另一个奢侈品牌蒂
芙尼(Tiffany),其实两家在10月就传出接触的消息,但一直是“郎有情、妹无意”。
英国媒体分析,随着香港反送中运动和中美贸易战严重冲击业绩,蒂芙尼开始处于劣势,
让谈判出现失衡,面对路易威登的强势要求,可能不得不退让妥协,香港经济日报则用“
乘人之危”来形容这次的行动。
“乘人之危”偷袭经营权 重整大王连拿三家上市公司
“乘人之危”这招用的最淋漓尽致的,应该算是“重整大王”林学圃,一次成功狙击三家
上市公司,目前为南港轮胎名誉董事长。过去他习惯寻找帐上有庞大土地、公司派股权偏
低、营运陷入困境且股价便宜的公司介入经营权,重整后把业绩炒高,股价也跟着翻身,
功力比海山李家更高,他第一个看上的公司就是“国丰”。
国丰本业是木材,早期从事合板制造,创办人孙海在南投县信义乡丹林大道附近有伐木权
,但1980年上市后不久,遇到印尼低价抢市,加上政府开始禁止砍伐原始森林,营运陷入
困境,于是公司转型做监视器,但因为不熟悉加上投资过大,损失不断累积,最后不得不
申请重整,成为台股史上第一档全额交割股。
1989年,林学圃趁著担任重整法定代理人的机会,低价吸纳不少筹码,到了1992年1月,
已经掌握7成股权,在股东临时会一举变天,随后卖掉高雄厂土地,让公司转亏为盈,股
价恢复生机。
原有的孙家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放弃经营权,不过家族里的孙静源所成立的胜一化工(
1773),从销售合板胶水到现在的电子溶剂,还打入台积电供应链,今年股价也一度创下
百元价位,算是扳回不少面子。
食髓之味后,林学圃再锁定台股第一家工具机挂牌公司“杨铁”。当时创办人杨日明最大
的错误,就是1980年让杨铁上市,由于要应付股东每年对业绩成长的要求,接单过度造成
交货不及,正好又遇到代理商倒帐、石油危机,连续亏损后在1985年陷入重整,林学圃则
利用股价低档买进不少股票,并在1996年获得董事会多数席次,拿下经营权,后来还将股
价从30元推升到99元高价。
至于最近在南港推出“世纪明珠”建案、股价涨势红火的南港轮胎,原本是仰德集团的公
司,旗下另外还有新竹货运、士电、国宾饭店等,第三代李昌霖在2017年更成为台湾麦当
劳的新老板。
林学圃是从1994年开始盯上南港轮胎,当时公司营运已经亏损多年,比同业的正新、建大
和泰丰表现都还差,股价一直在40元附近浮沉,他看中大股东仰德集团的持股比率仅有
10%,于是动用国丰、杨铁的资金,加上从金主借来的钱、股票质押的融资,疯狂买进股
票,到1996年持股已超越公司派以及日资横滨轮胎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南港轮胎主要负责人许淑贞为了保住经营权,不惜祭出焦土策略,迟迟不愿召开股东会,
想用利息压力拖垮对手,甚至惊动总统府高层,但在林学圃获得新偕中集团梁柏薰和银行
团等资金奥援后,形势大为扭转,最后成功入主。
恶意并购者来者不善 公司经营者小心股票卖太多
有趣的是,当时林就喊出南港厂一旦开发,一坪要至少卖100万元(当时市价才30-40万元
),20多年后的现在,“世纪明珠”9月和联强正式签约,每坪正式成交百万元,总算一
偿宿愿。
除了华电、国丰、南港等早期知名案例外,台股上恶意并购的还有顶新强势进入味全、辜
家争夺开发金、亿光和晶电对泰谷经营权的攻防等,2015年时还有轰动证券圈的日月光敌
意收购硅品股权,最后硅品创办人林文伯认输退让,双方合组产业控股公司;近年来引人
瞩目的则是大同受到市场派逼宫。
从以上的故事可以发现,被抢夺经营权的公司,多半是董监事和大股东持股偏低,而股价
正好因为某些利空打压而低估,造就有心人士偷袭的机会。
这些人既然是真金白银买股票,甚至高度杠杆操作,最终目的当然是想“头家换人当”,
因此整个过程只问拳头大小,不讲温情,被恶意并购的公司也只能大叹:为何自己的股票
会卖过头!而这样的潜在威胁,值得当今经营者警惕。
3.心得/评论:
董事长废话这么多,说收购太低为何不把股价拉上去?
啊我忘了董监持股快20年来从67.5%卖到剩8.12%
作者: apolloapollo (apollo)   2019-11-29 23:47:00
菜鸡互啄
作者: stevensevens (steven7)   2019-11-30 07:19:00
难得优文,已读
作者: edward198791 (草莓新)   2019-11-30 10:4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