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oung23 (复原)
2019-02-24 18:41:10前两篇讲到了投资指数化ETF,
你可以得到的报酬将击败市场上大多数(远超过一半)
1.基金经理人
2.基金投资人
3.自行选股的散户
但除了报酬,投资前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风险
当你换个角度想,如果你能在市场上击败多数的人,
你所承受的风险就"有可能"较小
不过这当然不是个严谨的说法
我们先从标准差开始讲起
计算标准差是机率统计中测量一组数值其离散程度最常使用的方法
简单的讲就是测量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是我们最常用来衡量风险的指标
虽然不一定和现实相符,毕竟股票报酬率不见得是呈常态分布(但通常很接近)
我们来看一张图,标普500前100大公司(1994-2005),报酬与风险
https://reurl.cc/4oLMX
报酬表现比标普500指数好的有46家,但这些股票中标准差比指数小有0家
没有任何一档股票的标准差(风险)低于指数
或许你会想说,这是因为刚好是特定的期间,特定的一群股票,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事实不然,基本上指数与其中的成分个股(数目够多)原则上都会有这个现象
也就是指数的标准差(风险)会小于所有或至少是多数成分个股的标准差
以下我们就用简单的数学来说明
(我只能说明,但数学上我无法证明,如果有人可以提供证明,我会非常感谢)
我们假设有A,B两档股票,它们三年的报酬率分别如下
持有A三年,平均值20%,标准差8.17%
持有B三年,平均值-5.33%,标准差9.18%
但如果将资金分成一半,分别持有A与B三年,平均值为7.33%,
标准差(风险)却大幅降低为3.57%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平均值 标准差
A: 10% 20% 30% 20% 8.17%
B: 7% -15% -8% -5.33% 9.18%
A/2+B/2:8.5% 2.5% 11% 7.33% 3.57%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A、B两档股票的涨跌相关性不大(不需要完全负相关)
只要是这样的状况就很容易出现上面的结果
在指数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不是同涨同跌的股票
尤其时间拉长更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指数化投资可以大幅降低风险的主要原因
William Bernstein的智慧型资产配置中第一章与第三章所提到的佛瑞德叔叔掷铜板
讲得就是这个概念,只是他把这个概念用在股债配置
但,同样的,指数里个成分股不同涨同跌的行为也会对风险控管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也由于这样,我并不认为必须在投资生涯的初期配置债券ETF
这是我跟绿角相当大的不同(我知道你有疑虑,但请让我在后续文章中说明)
简单的说,指数内个股的多样性已经对风险做到非常大的控管
(VTI有三千多档,这样的分散我觉得已经非常够用了)
同时,我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理由
用来说明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在投资生涯初期配置债券ETF(容后再叙)
(请注意,不是反对股债配置,而是不赞成在投资生涯初期进行股债配置)
确实,标准差不能完全解释风险,或者换个角度说,风险本来就不可能完全被解释
但为了让各位更了解风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历史
我们举标普500的历史来说明
标普500在1928-2018年间
历经了81年,上涨66年,下跌25年(每三到四年会有一次下跌)
https://reurl.cc/o78al
1931下跌-43.84%(单一年度下跌最大幅度)
1954年上涨52.56%(单一年度上涨最大幅度)
在24年下跌的年份中,有8年隔年是下跌,8/24=33.3%(不计入2018,因为2019 unknown)
在上涨的66个年份中,有17年隔年是下跌,17/66=25.76%
最长连续下跌4年(1929-1932)
上一次连续下跌(2000-2002),持续三年
最长连续上涨9年,两次(1991-1999,2009-2017)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平均报酬大约是11%,平均标准差大约是20%
PS.近15年报酬率标准差
VTI:14.10
S&P:13.6(标普500)
上面这段历史可以帮忙我们了解风险
例如说,标普500单一年度的下跌基本上很难超过50%(不是不可能,而是机率很低)
但个股你可不能这样预期
平均报酬11%,标准差20%的意思是,依过往经验,这项投资有68%的机会,
年报酬落在-9%到31%,有95%的机会,年报酬在-29%到51%之间。
涨的年份多,跌的年份少原则上是个常态,未来我们也可以这样预期(不是预测)
今年下跌明年有较高的机会上涨
今年上涨,明年上涨的机率也很高
连续下跌五年的机率发生机率应该不高,上次连续下跌四年已经快八十年前了
八十几年的历史,让我们对风险可以有多一些的认识
关于历史,如果你投资的是VT,我会建议你了解一下VT主要成分国的股市历史
因为在下只投资美国,所以我就只研究美国了
我们再看1926年后的美国股市
https://reurl.cc/ZW4Kp
以三十年期为例。最差30年报酬,是1928到1957,年化报酬是8.5%。
这也是我跟绿角另一个很大的不同,我投资VTI,不做全世界投资
很多人误以为绿角投资VT,其实不然,他是四个区域的世界市场的ETF都买
至于为什么投资美国而不投资世界,也容我之后的文章再说
看到这里,我相信在很多人的眼里我已经是主动投资了(但我不买个股)
在绿角的看法想必更是
但也很谢谢绿角,是他启蒙了我
也正是为什么我的文章标题一直是为什么我选择指数化投资
而不是"为什么我选择被动投资"了
指数化投资让我可以有效控管风险,并且主动追求更高的获利
接下来的文章我会把逻辑讲清楚
当然只有时间能证明我的投资配置到底是不是正确
简单的说:绿角是分散、分散再分散(做到风险的极小化)
而我是利用指数化ETF分散,并同时追求更高的获利
https://reurl.cc/YeYX4
复习一下
2009/5/9-2017/5/9标普500前十大飙股和下跌前十名的股票
前十大飙股第一名上涨了6455.1%,第十名上涨了1881.3%
下跌前十名,下跌幅度第十名-20.7%,跌最多的-71.9%
股票市场也有严重的贫富差距,飙股可以大幅拉高平均报酬,
而下跌严重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却小得多
(6455.1%和-71.9%对整体平均的影响...)
这期间指数上涨了
2399.38/929.23=258.21%
虽然远不如第10名,但重点来了,
在我们当中大部分的人都没办法在飙股价格很低的时候买到飙股同时长时间抱牢
另外加进今天所说明的新观念,
这两大组股票本身就很自然地会降低整体指数的标准差(风险)
因为它们在这段时间内不同涨同跌
而标普500有更多组这样的股票可以分散风险,降低标准差
关于指数化分散风险,还有一个更直观的看法
那就是国家(指数)与公司(个股)
你看过公司倒闭下市,你看过几个国家股票市场直接消失的?
津巴布韦股市仍在运作中喔
讲了这么多风险,很多人想,风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在你还没承受风险前,下跌的数字对你可能是完全无感的
但等到你的投资组合真的承受下跌的时候,你会很有感
去年10月到年底,你对你的投资组合做了什么?
我的VTI一股都没有卖,抱得牢牢的
楼上还真是高知识份子XD话说谢谢分享~~~人家在讲美股他在讲0050XD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2-24 18:55:00一个全押VTI,不知道什么叫作“资产配置”的人,遇到风险(暴跌)的方式就是把头埋到土里(不处理)。这种不把风险当风险的人,跟大家谈风险,也实在很“有趣”!不顾风险的人才会全压VTI。有点概念的,ETF多半会搭个债券,否则配点reit,再加点全球股市,各人配比不同罢了
作者: Hosan (Mr.厚) 2019-02-24 18:59:00
感谢分享,这系列收获很多。
作者:
sinz (2Ye+U+MiSo=Best)
2019-02-24 19:03:00弱弱的问一句,什么是VTI 谢谢
大致认同。我不认同绿角的地方在于资产配置,例如买债券。我觉得年轻人想要长期投资,最好是全买股票,至于要买vt或vti都可以,中短期债券是适合退休人买的资产,会拖累长期投资的报酬。其实真正了解指数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意义后,真的不会因为大跌而卖股票,甚至有多的钱还会加码,会动摇的人几乎都是一知半解的人
作者:
GSWA (Lucky Boy)
2019-02-24 19:15:00绿角最大的问题就是直接否决其他学派,实际上那只代表他无法做到而已,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投资指数当然没有问题,不过也没必要妖魔化其他学派
巴菲特和柏格都是美国人,除了地域偏好之外,他们也是用美元生活(不需考虑汇率问题),所以他们会建议投资美股不意外,我比较倾向买全球市场指数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2-24 19:21:00看个人对风险衡量程度,适当配比降低标准差,会是我现在的做法
另外去年底我买进一些VWRD (再平衡),还有一些ETD
刚进入美股时也是按传统观念配置一些债券;看了Ken Fisher系列著作后决定大幅提升股票比,按其看法,年轻人有时间当后盾(并有强烈心理素质克服短期波动的话),提升股票占比对长期生涯回报是有帮助的。
作者:
Uber (Uber)
2019-02-24 19:38:00有分享给推
作者: sgxm3 (sgxm3) 2019-02-24 19:40:00
这仍是被动投资,只是在资产配置上不同而已。事实上也很少有被动投资人资产配置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人对于风险与报酬的看法也都不尽相同。
作者: hamnett17th (HAM) 2019-02-24 19:44:00
市场很多修正都看得到可以适时减码再加码,又不是基金经理人一定有固定部位...
作者: sgxm3 (sgxm3) 2019-02-24 19:44:00
至于攻击主动投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推广主动投资和劝鸡跳崖,叫绵羊进竞技场和高手拼生死有何不同?投资失败影响的是家庭及后代的未来,能不慎呼?
我没上过绿角的课,但我从他的Blog学到很多,多年前也走上全球指数被动投资这条路(当然也做了些调整),以我的能力我很满意现在投资绩效,也会继续走下去~~
作者:
IanLi (IanLi)
2019-02-24 19:57:00市场不是每次下跌都有V转的,我是会调整部位而不认同死抱
每个人都在寻找投资策略(不论是主动or被动or....),重点是有多少人最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圣杯? 就怕一直在股市中浮沉,最终浪费人生最重要的资源:时间&金钱
主动投资失败也不一定牺牲家庭啦,有些人懂得适时收手但大多赔钱应该是真的
作者:
ruve (黑胡子哥)
2019-02-24 20:06:00有想过在你往后漫长的生涯里,突然要用到投资的这笔钱但VTI却正在大跌中,请问此时该怎办?
作者:
ruve (黑胡子哥)
2019-02-24 20:08:00大部分的人应该都想,我就把不会用到的钱投资就好,但如何在漫长的人生判断这笔钱就一定不会用到?认定这是一笔不会用到的钱,本身就又是主动判断救世会有出错的可能
作者:
ruve (黑胡子哥)
2019-02-24 20:11:00如果要说你的模式有什么问题,那应该就是缺乏"现金流"的弹性
当你把美国指数K线历史翻出来 就知道长线只会不断创新高我怎么觉得这系列应该在foreign_inv讨论比较妥当那边的高手很多 火花会更多
作者:
zhoaxun (zhoaxun)
2019-02-24 20:22:00美股还可以,像日本长期来股市报酬是负的
作者:
jay0117 ((米杰))
2019-02-24 20:30:00大者恒大 通澎都是指数优点日本平均买是正的 没人会在高点一次投全部好吗
作者:
jeblue (人总是会变的)
2019-02-24 21:13:00美股30年最差是1900~1930哦道琼指数从40点-400点-40点 完全没赚没赔 如果你是单笔投入的话
VTI大跌的话 一般债券配置比例也不会让整体报酬转正最后还不是要动用到配置部位 讨论漫长的人生用钱的机会那预留半年的生活费也只是聊胜于无
作者:
archer646 (DozinessIsGood)
2019-02-24 22:21:00最后一句话看成套的牢牢的 差点笑死
作者:
csjan (...)
2019-02-24 22:42:00这系列文多少可以救到一些以为投资=赌博的人,功德无量年轻+长投我也觉得不必买债券。我个人是开杠杆这几个月觉得点有抖,所以应该会买些TLT搭一下
作者:
lovemost (螃蟹)
2019-02-24 23:10:00长期大多头的结果,但是反过来说你去年十月和去年十二月去看,那整个数字就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作者:
ffaarr (远)
2019-02-24 23:45:00简单说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在投资剩一半的时候撑过去。反对年轻人股债配置是没有考虑到每个人心脏大小。有债券的话股市大跌又要用钱就可以拿债券的部分出来用。而不用去卖那个跌到最惨的股票,当然很不一样。
我是觉得大部分撑不过去的人不是因为临时需要大笔的钱,而是大跌的时候输给心魔,如果真的怕有什么意外,应该是要花少量的钱去买保险,这样做法可能会更好
作者:
ffaarr (远)
2019-02-24 23:55:00所谓意外不见得都是意外险会赔的意外啊。当然如果有人心脏大且财务非常稳定,不需要配债券是可理解但并认为不适合大多数的人。
作者: hamnett17th (HAM) 2019-02-25 00:31:00
阙又上的书有清楚说明资产配置,公债与股票报酬及风险比例,以及效率前缘曲线的关系
我觉得股版可以多拿出数据讨论这部份,比较有意义,多空呛声文看多也是会腻XD都是长期投资,但看法有些不同,可以互相参考学习
作者:
aikotoba (aikotoba)
2019-02-25 02:36:00好文推
我个人认为: 巴菲特说他留给太太的遗产信托基金中只有10%的短期政府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1/10遗产金额已经远远屌打我们这些散户
作者:
dojob (友情历久一样浓)
2019-02-25 11:48:00配债券的好处之一,可增强心理强度(因人而异)看优先考量的是报酬还风险
作者:
BNF (下象棋直接加我)
2019-02-25 23:26:00巴菲特买债券是因为股票贵时的替代品.他18%绩效还配置干啥.股债配置降标准差,报酬率?那不如跟定存也配一下,最稳定是吗?
作者:
willism (hpc5)
2019-02-26 00:28:00跟定存配真的很好笑,你好歹也看一下相关系数...股债配是因为两者负相关(债要选对...),某些时候有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