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2/20/n11058764.htm
2.原文内容:
3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美中双方正努力在3月1日的大限之前达成协议。如果达不成协议,按说川普总统就应当实施加征关税计划,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税率从原来的10%,再上涨15%。
不过观察人士发现,他最近的口风似乎有一些变化,屡次释放“或许延期”的讯号。昨天(2月19日),川普又说了一番令人产生联想的话,没有“神奇的日期”。
大限逼近 川普暗示推迟关税限期
《华尔街日报》表示,尽管美国最高贸易官员认为应该坚持确定的最后期限,但川普还是作出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暗示”,可能不会按原计划提高关税。
有分析认为,虽然说存在着推迟加征关税时间的可能,但并不能说川普就此放过了中共,与中方达成协议。目前看还言之尚早,或许这只是松一松北京脖子上的“绳套”。
有记者问川普,是否从3月2日开始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川普是这么回答的:“我认为谈判进行得非常好。我现在不能给你确切的时间。但是这个日子不是神奇的日子,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
他说,“中国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所以我认为他们正尝试快速行动,以避免提高关税。我们还是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大家知道,3月1日是不是加征关税,这在牵动着全球经济。因为议题敏感重大,不可对外泄漏干扰谈判进程,所以外界对已经进行了七个回合、包括目前正在华盛顿进行的贸易谈判,一直很难得知真相。
正因如此,美中双方的“矛盾”信息时有传出。法广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双方既要告诉外界谈判的艰难,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国际股市过于失望而“一泻千里”。
大限逼近 北京头套再松一松?
但是“大限”逼近,到3月2日,再丑的媳妇也得见公婆,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为此双方从1月中旬开始,在华盛顿和北京举行了多次谈判,希望达成协议,结束长达一年的贸易争端。
川普曾在1月底表示,3月1日是“硬期限”,是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死线”,不会延期。但是上一周,川普前后做出两次暗示,如果双方正在向达成协议靠拢,他可能会推迟最后期限,挪动一下“死线”,而且这一次似乎暗示得“更明确”了一些。
那么川普为什么在谈判的关键时刻,屡次做出“延期”的暗示呢?
时评人士卢峰在《苹果日报》撰文表示,川普暗示要延长谈判死线,只不过是“松了松套在习近平颈上的绳索”。目的是诱惑并施压北京做出更多让步,这是川普“博取更大利益的高招”。
他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不至于把绳套勒得太紧而惹恼对方进行反击;另一方面,就算未能取得新的进展,美方也可以多收一段时间的税。
法广也认为,川普这是在诱惑中方做出“实质性让步”,同时也是在给习近平吃“定心丸”:只要做出努力向达成协议靠拢的话,美国就不会再加税了。
大家知道,川普是商人出身,在商场几十年的风雨中,相信他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对手。他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收紧”,寸步不让;也应该清楚什么时候该“放松”,给人希望。
中国兵法中有一个计策叫“欲擒故纵”。想要达到目的,要先使对方放松戒备。如果对方始终保持警惕,往往会事倍功半,不容易达到目的。相反,还容易将对方逼急招致反击。
川普“虚实莫测” 北京两难
我们不知道川普是不是读过中国的兵法,但是他在以前的外交政策当中,屡屡展现出与中国兵法相同的策略。最明显的就是去年“川金会”之前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美朝双方当时定下峰会日期后,在中共的暗中干扰下,朝鲜几次向美方发出挑衅威胁,朝鲜的目的是抬高要价。这种时候,川普果断做出中朝双方都想不到的决定:取消与金正恩的会面,同时命令美国军队做好应战准备。川普的这一招,中共和朝鲜都傻眼了。朝鲜在震惊之余,不得不服软,中共也不敢造次了。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中国问题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川普的这种暗示更让北京感到困惑,他们不能确定川普的态度是不是当真。
普拉萨德分析,虽然北京方面希望延期,但是又担心在此期间美国胃口会变大,“可能会被要求得更多”。
面对诚信务实的美国总统,已经见识过川普“虚实莫测”的北京,心里当然放心不下,因为川普也同样表示了“不愿意那么做”。也就是说,川普随时都有再次勒紧绳套的可能。
中国有句话“商场如战场”。对于谈判的策略,川普应该是胸有成竹,得心应手。那么他会不会把商场谈判的策略,运用到国际交往和谈判当中呢?
双方副部级的磋商已经在昨天开始了。明天在华盛顿,中共副总理刘鹤也将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再度“过招”。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90天大限内的最后一次谈判。究竟会不会“延期”呢?我们拭目以待。
3.心得/评论:
川普暗示延后关税期限、实为要求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
同时还能稳定股市、让美股喷到歪头,可以说是winwin的作法;
不管中国方面怎么选择,川普的这种谈判策略都已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