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实在看到太多有关FII跟鸿海不切实际的推论(包括APP MOBILE01)
想纯粹就会计讨论
1.FII连拉十根涨停,转投资公司的市值依持股比例认列净值,十天后鸿海的净值就200了
?
ANS.鸿海目前持有FII 80多%,会计上是以权益法认列,权益法指按FII获利乘以持股百分
比来认列损益,也就是除非未来FII持续获利而且比过去鸿海100%持有时期赚的还要多很
多
对于鸿海的损益才有实际提升作用
而FII的股价高低,对鸿海是完全没影响的,权益法不是按持有公司的市值来认列
2.FII上市筹资,鸿海却是减资,郭董把钱搬到大陆去了?
ANS.两者没有关系吧!鸿海减资是把钱退还给股东,怎么会是把钱搬到大陆?
要说钱搬到大陆勉强只能说过去鸿海持有FII 100%,现在分拆公司去大陆上市使鸿海持股
比下降到80%
但因在大陆可以享有较高本益比,把赚钱部门分拆上市可使筹资效益提升,马上可以得到
资金,在美国设立小尺寸面板厂(鸿海帐上现金水位不高了,筹资急迫)
当然在大陆募集的资金因为实际上汇不出去应该也只能用于大陆的投资
若鸿海在台湾增资不一定可以募集到这么多资金,反过来说若是在台湾增资,反而有钱搬
到海外的疑虑吧
总之鸿海股价之于FII股价恐怕会有脱钩的现象吧 不知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