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关于分享两三事

楼主: stasis (流雨风雪)   2017-05-29 17:44:07
※ 引述《Sirius1812 (Mr.海豚)》之铭言:
: 我忘记是什么时候对谁说过
: ‘来股板或是PTT,发文就是练技术,练心也练气度。’
: 愿意分享者只要在不违反板规的状况下,我都非常感谢你们,
: 股票板因你们存在而美好。
: 只是,这个世界会同族相残的种族中,人类是其中一种。
: 所以,我这边再分享一个小故事,给所有愿意分享的人,
: 希望你们在看过这个故事后,
: 对于一些不知道在干三小的推文,
: 都能云淡风轻看看就好。
: 毕竟,愿意分享的,少一个,股票板就少一盏明灯。
朋友今天在我的FB上分享了一篇文章 我也分享给大家
看看里面丛飞的故事 再看看历来股版原本热心分享最后却被逼走的能人
不管分享的人是好心不求回报 或者只是想要乡民抬轿
都希望大家能够有基本的判断能力 而不是一味盲从
毕竟下单的是自己 帐户里的赚赔也是要自己负责
怪别人并不会让自己帐户里的钱变回来 不是吗?
升米恩,斗米仇
先讲一个故事:某人有套小房子,20坪左右,因为房子小,家里经济情况改善后,某人又
买了一套大房子。因为装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着。
这时某人乡下有个亲戚过来打工。亲戚就说,不如把房子租给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
意了,考虑到当时租金也就2500块钱,还不如不要。就这样,过去了很多年,亲戚一直也
没给过租金。而这期间房价一直在上涨,租金自然也涨;某人在这期间又陆续买了2套房
子,贷款。
后来,某人相中了一个新建商场的店面,地段价格十分诱人。店面昂贵,某人要买店面就
必须要卖掉两套房子。权衡之后决定卖掉给亲戚的那套房子,再卖掉一套贷款的房子。好
的地段当然看上的人很多,时间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亲戚讲,能不能尽快再找个房子
租。
接下来,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情了。亲戚非常生气,表示:“你什么意思,这不明
摆着撵人走吗?有话你就明说,我们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吗?至于找个借口把人往外撵吗?
你这不缺德吗?”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亲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实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仲介找了间合适
的房子,并且表示可以先垫付1月的租金。亲戚一看,实在是没办法了,说那你直接把房
子卖我吧!
某人着急买店面,况且卖谁不是卖啊。但万万没想到,亲戚提出10万块钱买这套房子!某
人简直快疯了,按市价这套房子已经升值到115万,中介甚至表示,如果卖100万可直接现
金收房。
某人无法接受。然后亲戚就找了很多人过来说:两口子不容易,孩子还上学,打工也不轻
松,你们两家又是这么近的亲戚,你们家好几套房子,那麽有钱,也不缺他这点小钱,就
算照顾亲戚了,便宜卖给他得了巴拉巴拉……
某人最后表示可以看在亲戚的面子上,100万卖给他,亲戚要是不买,就直接委托为仲介
了。然后画风就变成了这样:“你们这是要把人赶尽杀绝啊!为了钱,连亲戚也不认,为
了钱,连心都黑了。你这样要遭报应的,你这样要家破人亡的!”
最后的结果是,两家人闹得仇人一样。
故事讲完了,是真人真事,欢迎对号入座。
太宗曾经曰过,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恩将仇报的故事简直写满了史书,当年北燕王高云
,救了两个吃不上饭的壮士,又赐宝物又赐美酒的,时不常地还一起玩玩美女……
结果呢?这俩壮士某天突然想:凭啥咱俩天天见到他还要鞠躬下跪的,凭什么他是王,咱
们连个官都没有,然后两个人持剑入宫,活生生把北燕王给弄死了。
自古,中国有句很耐人寻味的谚语: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来把你弄死了!
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贵民族的劣根性表述的入木三分。不过,我想应
该抛却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严肃地谈一谈造成这种畸形情感状态的根源。
很多年以前,我和蜘蛛人聊天(我夸饰了一点点),他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说:希
望越大,失望越大。
拥有一颗悲悯之心是非常高尚的,许多有能力的人,将这颗悲悯之心化为满腔热血,去无
私地帮助那些身边的弱势群体。很多慈善家、NGO组织者和心怀悲悯的好人,在对某些人
进行帮助之后,却事与愿违,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帮助,竟然回馈我们的是冷冰冰的伤
害。
你说,我身边没有这样的事,你骗人,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举,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
都是非常勤劳善良的。好吧,看图:


一个馒头店主,看到很多工人和流浪汉吃不上热乎饭,开办了“爱心馒头”,免费送热馒
头。过分的不仅仅是“我不要馒头了,你退钱给我吧”,更多过分的在于,停止免费送馒
头后,很多“纯洁善良的底层民众”大闹馒头店,污蔑栽赃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
我真的很难忘记馒头店店主哭泣的画面。店主和她帮助的人非亲非故,而且人数庞大,不
可能来领馒头的人都是“坏人”。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意识到:他们本该感谢这位在寒冬中
送他们热馒头的善良女人啊!
为什么?
如果用经济学的概念解释,我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边际效应”。什么是边际效应呢?枯
燥的经济学定义我就不在这里复制了,我来举个例子吧:
你快饿死了,有人给了你一个馒头,你感激的恨不得给他做牛做马;然后又有人送你馒头
,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后,又一个馒头之后,你饱了;然后,依然有人不断送你馒
头……
当你手里攥著几十个馒头,你几乎已经忘记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操,这
帮傻B慈善作秀的为什么只知道送馒头,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钱……
第一次收到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个人对他施
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后呢?
不好意思,他会觉得这理所应当!一旦你停止了对他的帮助,他反而会心生怨念。重要的
是,在这一连串的活动中,受到帮助的人心中的感激递减,而递减到一定程度上,受助者
几乎已经坦然地接受别人的馈赠,并认为这理所应当。最后,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并
丝毫在心理上不觉得这有任何不妥。
你说,馒头店资助的都是底层穷人,穷人毕竟有其思维局限性。好,我再举个例子,受资
助者都是“天真无邪”的学生,其中不乏大学生:


有多人还记得这位曾经感动中国的歌手?
丛飞,是的,这实在是个悲伤的故事。作为曾经风光的男歌手,丛飞短暂的一生参加400
多场义演,累计捐款300多万,资助183名贫困学生,为了供贫困儿童上学拼命演出,耽误
了治疗,死于胃癌,终年37岁。
在丛飞身患胃癌实在无法继续资助时,那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和国家栋梁的大学生是怎么做
的呢?
“骗子,义演赚了那麽多,胃病能花多少钱!”
“你不是说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你还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钱了,你不是坑人
吗?”
“我现在在治疗所以不能继续汇款。”
“那你什么时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挣钱啊?”
挣你妈X啊!
Sorry,我爆粗口了,请善意地相信作者是个温和的人,我只是觉得,这里应该有粗口!
很难想像丛飞最后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家徒四壁,他去世的时候,女儿还不到一岁,那
些他曾经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去帮助的人,在濒死时刻,还在和他伸手要钱,态度冰冷而强
硬,很多学生甚至拒绝承认被丛飞资助过,更别提看望。


《中国青年报》当年的报导,最后一句:“我从没有强迫过他”。
为什么?
除了“感恩的边际效应”之外,我再向各位普及一个心理学概念:“失败者的愤怒”。
失败者的愤怒,是源于对自己失败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与恐慌,但由于人总是能够无条件
的原谅自己,因此这种对自身境遇的自卑与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调节下(或者你可以理解
为扭曲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检讨,而转嫁到他人。
你看文革中打死自己亲友的人,至今也认为是那个时代的错误,而从不承认自己对这件错
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丛飞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边际效应”加上“失败者的愤怒”。因为这种心理上的扭
曲,受助者摇身一变,从“受人资助”变成了“被丛飞利用”的弱势群体,不仅逐渐忘记
了当初第一次接到资助的感动,到最后,被资助者反而认为丛飞帮助自己是有目的,转而
仇恨丛飞。
强于自己的人总在提醒自己的失败,而人又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并转移自己的自卑。因
此“失败者的愤怒”在越亲近的关系中,表现的越明显,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你们的能力
思维格局都是一个层次的,你比我过得好,只是运气好而已,他永远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
。虽然部分人确实是因为运气好而过上好日子的。
当年都是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凭什么你开宾利;当年都是一起吃路边摊的好闺密,凭什
么你拎爱马仕嫁高富帅而我买个纸尿裤还要比价;当年都是村里的破落户,凭什么你家住
别墅而我依然只能在土坯房里打麻将……
“你现在过的比我好,早晚有一天会落魄”就是一种典型的失败者的愤怒。
“我给你一颗糖,你看到我给别人两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我两颗
糖,而你什么都没给过我。”朋友圈盛传的这段话,也是一种典型的失败者的愤怒,糖块
数量的不公平使她在潜意识中有了自己处于“失败的朋友关系”的担忧与自卑,而本能引
导她直接将问题转移到送糖者身上。
“是你做人有问题”,而如果不幸你一直无私地送她糖,那麽她更早已没有当初接受第一
块糖时的温暖与感动,所以,一旦你送的少了或者停止赠送,你的朋友将不可逆转地产生
愤怒。
如果你不幸遇到开篇故事那样的朋友亲戚,甚至丛飞这样极端例子。这时候,你也许应该
神情闲淡地对那些正恬不知耻的正伸手向你要钱的忘恩负义者说一句:你妈正在坟头上跳
广场舞呢,赶紧回家看看吧!
作者: mushroom7219 (chobit)   2017-05-29 19:12:00
这文章看了好痛苦 哀
作者: xxyyzzxyz627 (MrWUYUAN)   2017-05-29 19:16:00
谢谢你!!!!
作者: john97611017 (软哥)   2017-05-29 19:43:00
作者: listener0806 (键盘老师)   2017-05-29 22:25:00
好文
作者: appleball200 (我带把的不要再把我了orz)   2017-05-30 08:37:00
推 入木见血
作者: chengchiahan (强颜欢笑心已死)   2017-05-30 11:28:00
我常说做当好人是对得起自己良心并不是要求回报我每个月都小额捐苹果500或家乐福过节育幼院节日餐点 500是我可以做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