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emlro (母猪教谋神异端审问官1.5)》之铭言:
: 基本上新加坡与爱尔兰都很有趣
: 这两个国家对照台湾是台湾要学习的地方
: 台湾有两个项目严重落后其他世界各国
: 第一项是外资投资 第二项是外国移民
: 人口红利的问题其实可以靠外国移民解决
: 但目前看来会想移民台湾的会是东南亚的外劳
: 毕竟这里工作对他们来说还是相对吸引人
: 台湾外劳人数也突破六十万了
: 可以说基层的劳动力都是外劳贡献的
: 台湾人最不想做的工作外劳全包了
: 最近半导体联电也在该该叫准备叫外劳去当轮班星人
: 但这种现象也不是好事,就只是把当年产业外移的戏码再演一遍而已
: 倒过来演,但产业升级还是遥遥无期
: 照我看这两个国家的灵感
: 我们就先别谈产业升级了
: 爱尔兰对苹果的低税率到给我们一点启示
: 干脆跟美国抢这种国际大厂来台湾
: 但台湾抢到的是什么? GOOGLE来台湾设资料中心坑你电费,结果员工没多请三只小猫
: 爱尔兰可是获得苹果设立欧洲总部
: 将近有6000名员工
: 靠着0.005%的税率,所以台湾要抢国际大厂来台设
: 就封杀国际大厂的高耗能,但吸引他们来台成立客服与软件研发总部
: 这会离亚洲硅谷比较近
: 不然要靠台湾自己弄出跟硅谷可敌的生态圈想太多了
: 不过外国人来台投资想必会炒高房价,土地价格
: 所以封杀土地交易的机会就是土地买进后外资卖出扣出交易手续费后
: 课税100%
: 否则又会重演台湾贫富差距的戏码
: 这条路线是台湾最有机会抢下外资的点
: 甚至直接用0%的税率
: 抢国际大厂设在台湾,以目前台湾的薪资,只要加上税率
: 要吸引到外资并不难了
: 外资来台后台湾废老板们才知道自己废到什么程度
: 现实面而言台厂该该叫说没降税
: 外资来台却可享低税
: 对
: 事实就是这样,因为外国也是这样抢台资
: 没市场的国家如新加坡爱尔兰台湾就是要走这条路
: 因为我们不是大国
: 但封杀土地与房屋交易是必然的
: 把国内观光留给本国,投审会要审的才是这个
: 等于因外国人带来的工作机会和观光人潮你不能让外资抢去
: 否则这低税最后资本还是全数外流
: 而当外国投资带动大量的工作机会
: 台湾才有机会创造更多高阶的工作机会与国际接轨
: 新加坡的路线就是这样
: 我觉得台湾有不输新加坡的人力素质与资源
: 只是被教育和政策给彻底搞垮
: 加上资本密集后,过度炒房炒到幸福度直接开根号
: 走这条路会最有机会直接由外资来帮台湾搞成生态圈
: 甚至税率够低
: 硅谷新创都来台湾也不是问题
: 新创来了台湾,台湾想办法吸引资本来投资,让这些资本也享受低税
: 自然就能爽
: 讲白了,政府自己想办法缩减流程,利用自动化和软件改善流程
: 降低政府约聘人数,让这些约聘对象都流到外资企业
: 让税额降低,搞小政府,然后让外资来台直接对决本土企业
: 然后再度降低所得税,把资本利得税再提高
: 让房屋交易的获利几乎归0
: 房产交易这条走不动以后就有机会了
: 台湾要想尽办法当一个"外资岛"
: 再把人民所得税降低,依靠劳力所得的收入增加
: 自然整体国力就会上升
: 过去几十年,靠房地产的资本利得课税1%多,薪资所得随便都5%以上
: 国家要强也难,靠着这种外资力,底层有东南亚外劳撑住台湾惯老板
: 高阶有外资强力的资金后盾,靠免税撑住台湾本土人力资源
: 封杀土地与房屋资本后,才能解救台湾
: 而加税的最大来源全部靠土地与房屋交易税
: 我觉得这都比什么国防工业让政府搞一堆钱有用
: 所得税大降以后和外资投资台湾后,带动薪资上涨
: 股市自然出量,很多产业也就重新活络了
: ※ 引述《QQMMWA ()》之铭言:
: : 1.原文连结(必须检附):
: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906/943012/
: : 2.原文内容:
: : 【富豪入籍新加坡】星国税收连12年创高 10年飙升逾100%
: : 台湾知名企业家入籍新加坡的消息,这几年总是在国内引起大家热烈讨论。
: : 近年来新加坡不仅成为亚洲富人的天堂,新加坡政府的税收成绩更令人乍舌,不仅连续12
: : 年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过去10年来,年度税收总额竟然飙升逾100%。
: : 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统计,在2016年3月底为
: : 止的2015会计年度,税收总额年增3.2%至447.7亿新元(约1兆512亿元台币),高于2014
: : 年度的433.88亿新元。
: : 值得注意的是,若观察2002年以来的数据,可以发现新加坡从2004会计年度开始,税收总
: : 额就连年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 : 更可怕的是税收成长速度,在2005会计年度还是198.61亿新元,2006年度已跨越200亿新
: : 元大关至228.63亿新元,2010年度跨越300亿新元大关,2012年更跨过400亿新元。
: : 若以2015年度的税收总额447.7亿新元,与2005年度的198.61亿新元相比,就等于新加坡
: : 政府总税收才不过10年时间,总金额就翻了1倍以上。(刘焕彦/综合外电报导)
: :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满20字):
: : 稍微研究了一下 本记者的数字
: : 这里的税收单纯指 财政部底下的国税局(IRAS)所收到的几个税目
: : 所得税+房产税+消费税+赌博税+印花税=447亿新元
: : 还漏掉了其他例如
: : 交通税+海关及货物关税+水保税+其他税=104亿新元
: : 另外除了"税" 国库的收入还有
: : 规费收入+投资和利息收入+资本收入=316亿新元
: : 结论
: : 新加坡2015会计年度 总决算
: : 税务收入=104亿新元+447亿新元=551.13亿新元
: : 规费收入 = 87.00亿新元
: : 投资利息收入 =105.63亿新元
: : 资本收入 =120.04亿新元
: : 其他 = 3.50亿新元
: : (十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总岁入 =867.3 亿新元=2兆815亿台币
: : 注:红色数字部分为媒体所提及之部分 (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消费税+赌博税)
: : ps:再补2016会计年度总预算(预估收入)
: : http://i.imgur.com/T8hNFlo.jpg
: : 税务收入 =591.72亿新元
: : 规费收入 = 89.71亿新元
: : 投资利息收入 =109.79亿新元
: : 资本收入 =115.11亿新元
: : 其他 = 3.00亿新元
: : (十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16年预估财政总岁入 =909.36亿新元=2兆1千824亿台币
: : PS: 受薪阶级税率 新加坡为世界最低 年薪700多万台币 才课到最高税率20%
其实你不给外资炒地皮,外资也不会来.
之前中部才一个外资游乐场本来想要来.
结果发现台湾对不动产的管制非他所预想,就不来了.
另外麦当劳想撤资,其实跟房地合一外资抽重税有关.
而看坡的做法是,我把不栋产区分.
住宅就分公宅和私宅.
新加坡公民有公宅可以住.
然后私宅炒到翻天比香港还贵也无所谓,反正外资爱炒就让他们去炒就好.
其实我依直再怀疑,台湾要搞公宅的政策是否也是这种目的.
弄一堆公宅出来之后.
大量解放不栋产交易,包含让外资来炒不栋产.
完全新加坡化的走向.
尤其那些商用不动产,外资爱买就让它们买到爽就好.
反正政府爽爽抽税,你外资总不成学台湾在地人这样出租不报税吧.
但是当然,台湾毕竟规模比新加坡大很多.
不像新加坡很小发展非常集中,所以可以用很多精确的操控手法去控制细腻的地方.
就像同样你要新加坡这样公私宅分化.
那你公宅的总量需求绝对比新加坡总量多非常多.
并且国土很大,所以你要盖的范围也很大.
这...就是技术性上的问题了,看执政者的功力.
台湾移民政策卡死在三点.
1.兵役..这也是为啥从马英九开始就一直想要废除募兵制的主因.
2.中国..台湾不敢开放中国移民.
3.税金..台湾税金并没有竞争力,香港新加坡的税都远低于台湾,有钱人不想来台湾.
这三点都很难解,其实最容易解的是税金,但是台湾政治风向不对,解不了.
你说把所得税最高45%级距降成15%...
你看那个政府会不会被骂到臭头.
而你不降,你不要说吸引移民,你光自己的日月光董座就先移民离开台湾了.
另外国际上高薪族也都不可能移民过来,所以你要吸引人才也很难.
毕竟大国家是靠内需市场,例如美国我税很重没错.但我市场很大.
所以你愿意过来被我抽税.你被抽的多,但你也赚的多.
台湾做不到让人家赚的多,那...还抽的不少,这样怎么会有人移民过来呢?
兵役方面,状况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
中国方面,其实你看中国世界各地移民,都带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过去.
台湾这边则是完全都吃不到.
然后反过来,中国有意无意都在国际上打压台湾之外.
世界各国对台湾理解,很多人理解是中国的一部分.
所以移民台湾=移民中国..那他要移民中国当然去上海阿,来台湾干嘛.
这也是严重问题存在之一,台湾因为两岸问题造成国际地位很模糊.
因此,要奖励外来移民,就要搞定以上三点.
and...三点都很难搞....
当然台湾还是有一些优势.
健保.
一堆国家免签.
物价低.
进军中国的跳板(政体不一样,但和中国有特殊关系的优势)
不过目前就是因为劣势卡死了移民台湾和投资台湾.
造成优势无法发挥...
so...想要台湾新加坡化,政府还是要先解决以上的几大难题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