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生不就都是赌博吗? 还能怀疑吗?
从你出生开始 你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是一个赌博
你是被强迫推进赌局
之后 你要唸小学 进那间学校 对你父母来说 也是赌博
一间学校很近方便 但学校不良分子多
另间学校较远 但校风较优良
该选那间? 你怎么知道那间一定较好?
之后上大学你要选科系 你怎知自己道底 适合唸什么?
你要交男女朋友 该选那个?
一个好追 但身材普通
一个难追 但漂亮
你当然会去做一个评估 你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追追不到的人
一个行为的决定 = 行为的发生的机率 X 结果的价值
主要是心理上你的主观认定 这由心理学家ROTTER 在1982 提出
手上发票一堆 你对不对?
对中 赚
对不中 浪费时间又累
彩券 该不该买一下?
你将来工作要去应征那家 要去那家工作?
该不该结婚生子?
花10月怀胎 万一生下心智不全的小孩怎办?那如果生到高雄少年阿里巴巴咧?
这怎么不是一种赌博咧
就连今天母亲节 你们家决定要去那家餐厅吃饭 这都可以算是一种赌博决策
重点 不是赌博的定义 是不是赌博 人生所有的行为决策都是一种赌局
重点 是在 作了一个行为的决策后 之后发生各种变化后 你的新的行为决策又是什么?
你怎么去面对 新发生的挑战? 该怎么去适应? 痛苦硬拗? 停损? 加码?
这他妈的 跟股票不是完全一样吗?
做一个行为决定 就是像买进一档股票
股票跌了 就要考虑砍
股票涨了 就要考虑加码
人生这是这样子!
当你发现你在保险公司做业务 愈做愈压力大
可是你却在手工皮件上 取得很大的成就感
怎么办? 你有正向结果产出的事情 你就要加码
花更多时间在手工皮件上面
花更少的时间在保险公司
如果手工皮件甚至能够进一步赚钱的话 你干脆辞保险公司
开间手作工作室好了
上述 我讲的是真实的例子 这个人现在在手工皮件界 有非常高的成就
作的皮件 甚至被拿到日本知名复刻古著店在卖
正向结果 加码
负向结果 减码
这是所有行为决策的铁则
通用在股票市场及人生各种行为决策上面
当你作了行为决策后
正向与负向结果 你是实际上正在发生的感受 具体明确感受的到
很多新手都觉得买点很重要,但重要的不是买点,而是之后的停损与加码的历程
男女朋友在一起多年,觉得真的很棒!就婚结(加码)
很多人结了婚后 持续忍受痛苦(拗) 也有很多人受不了就离婚(停损)
这都是行为决策
结论:人生的所有就是一连串的行为决策(赌局)
你要学会的是 如何当一个好的赌博者
学会何时该加码与停损。
这跟我前篇是相通的
行为决策后 就要紧盯你的未实现损益的浮额
这才是决定你要加减码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