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连结:http://goo.gl/BC39Ff
2.内容:近年由于苹果在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产品上的大放异彩,让许多台商都纷纷以打入苹果
供应链为目标。各种抢单、转单传闻也年年都在市场上流传得沸沸扬扬,近日又再度传出
,由于鸿海不愿意降价抢单,因此苹果有意将订单转往纬创、华宝等其他业者手中。虽然
,转单消息仍属谣传,但鸿海率先传出不愿降价抢单的消息,是否意味台湾代工产业将面
临另一个新的时期到来。
基于长期为全球资通讯业者代工的经验以及早年拥有大陆人口红利的协助,台湾资通讯产
业,或是一般所认知的代工产业,在全球资通讯市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是,台湾业
者并未善用此一优势,反而为了争夺有限的订单,填补持续扩张的产能,而发起了一波波
杀价抢单的割喉战。几年下来,业者间的毛利越来越低,也让曾傲视全球的代工产业,逐
渐成了另一项每年挣扎求生的惨业。
业者曾不讳言表示,虽然电子产品的终端售价持续下探,确实是影响业者获利的因素之一
,但是台湾业者间的杀价竞争情况,其影响更胜于终端市场产品销售价格的滑落。甚至目
前品牌业者往往会同时寻求2~3家代工业者进行比价,甚至以对手价格要胁业者接单的情
形,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被台湾业者教育出来的结果。
台湾代工业者的灵活及弹性,向来是吸引品牌客户的重要因素,但是面对品牌客户的需求
,业者往往无法善加利用自身优势,塑造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反而是跟着客户需
求前进,客户一有产能需求,就立即开厂扩线;面对成本调整的要求,也多半予取予求,
尽力达成。结果为了填充过剩的产能,业者必须借由调降价格、削低利润的方式争取订单
,恶性循环自然也由此形成。
鸿海总裁郭台铭曾表示,绝不放弃制造业。毕竟,如果缺少了制造业的协助,就算苹果的
产品再美、应用再炫,终究无法广泛的导入消费市场。既然,台商拥有傲视全球的生产制
造经验,为什么无法以此作为奠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基础优势,而仍旧处于同业之间彼此
砍价抢单的轮回中。
这次鸿海率先不再削价抢单,或许将是一个契机。毕竟,鸿海所拥有的丰富经验与庞大生
产规模并不是其他业者可以比拟的,价格上的优势也是由此产生。其他业者能否达到同样
的标准,自然有待观察。但转型中的鸿海,了解不应该再以压缩获利或降低价格的方式委
屈自己。而这股坚持的气势,能否感染其他台厂,进一步为争取自身应得的利益而有所坚
持,相信与日后台湾代工及相关供应链业者在全球市场中仍否存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3.心得/评论(必需填写):
如果郭董真的办到了 我想代工概念股全部齐涨...台湾上万点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