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pf0119 ( )》之铭言:
: ※ 引述《H2 (oh!my志玲)》之铭言:
: : 见鬼了, 真是鬼扯...
: : 我只知道A银行杠杆用了十万倍, B银行用了一万倍
: : 你知道资产, 负债跟净值有什么不同吗? 你知道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吗?
: : 贷款是银行资产, 你知道什么是资产吗?
: : 存款是负债, 贷款是资产, 出售贷款组合其实叫做资产出售, 这样简白
: : 解释应该是够清楚了
: : 我是不知道所谓"没人看金融业在看资产净值"从哪来, 我只怀疑你连
: : 净值定义都不知道!
: : 金融业获利归根究底就是利差跟手续费, 然后利用杠杆收缩放大
: : 资本额跟资产负债是不同的, 不是告诉举股票融资的例子教过你了?
: 我懒得跟你说了, 你就看金融业净值去挑金融股吧
: 怪了, 银行股资产品质看逾放比 覆蓋率 ROA
: 获利能力看净利差 投资效益 提呆数
: 我以为看财报大家都是慢慢看
: 原来现在只要看净值就可以知道一间企业价值多少
: 真简单是吧?
: 就回到这里 看一看发现你这个人发文没内容就算了
: 整篇都是呛人又装懂摆姿态 别人说的又听不进去
: 让人看了难免有火
看了两位的说法 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看事情而已
购并看调整后净值选择 金融业经营看资产品质(负债固定 但资产价值会变动)
老实说金融业由于杠杆过大 (平均杠杆都有14倍以上)净值是不是重要?
简单的说 如果资产价值下降7% 净值就快烧光了
这也是目前Basel对金融监管要求提列足额的Core Teir I 管制杠杆比率等
现在国外对银行业普遍P/E P/B 不高 就是在反应这个问题
但是谈回这个主题 台新并购彰银这个议题 当初彰银特别股据有控制权溢价2x
但是可以因此控制一兆的资产 金融业内觉得买贵了 但是全民认为他贱卖?
会否跟中信吃开发? 趁不景气的时候趁机处理不良资产(?)就取回成本呢?
但是这就是市场机制 游戏规则既然订定 全体都要遵守
台新真金白银买 买到就该卖给人家 要不然政府可以为了取得控制权向台新买回股份
或是彰银增资向全民发行新股 全台湾每人一张 稀释台新股权
这才是市场公平 公平就是在同一套游戏规则 想办法扳倒对方 不是事后修改规则!!!
简单的说 台湾太小 裙带资本主义 是无法改变的 (就跟洪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