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宋鸿兵在骗人!~~大家醒醒吧!☆

楼主: frank99 (frank99)   2013-04-21 10:38:45
[宋鸿兵在骗人!!!]
宋鸿兵 [转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货币战争]
*作者简介*
宋鸿兵1990年代初在美国修读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
(American University)硕士学位,入籍美国[1][2]。
2007年3月24日,宋在其货币战争部落格《第二次世界股市大地震
的时间预报》[3] 一文中预言“(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
’)尖峰时刻的到来大约还有7个月左右,即2007年10月和11月。”
这一预言的应验引发了一些媒体对宋以及《货币战争》的关注[4]。
*评价*
与该书热卖的情况相反,学术界对该书反应相当保留,认为部分介
绍有参考价值,但一些论述及分析却有常识性的错误。其中,书中
引用的金融阴谋故事,与西方流行的阴谋论有相仿之处,提出世界
大局由一群金融家控制,但宋鸿兵更进一步提出西方世界全由罗特
希尔德家族操控,被学者指情节倒像是《达文西密码》之类阴谋小
说[5]。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书中介绍罗特希尔德
家族、英格兰银行、美国不同时期的金融家和金融企业运作、金融
业对国家兴衰、权力更替的作用,均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陈志武指,
作者开出的药方建议中国重回金本位,似乎是出于不明白现代金融
基础,因为现代金融的核心是对未来收入流进行资本化,提升整体
经济运作的效率及价值。 
书中形容罗特希尔德家族操控过去数百年全球政局时,断言该家族
在1850年有60亿美元资金,以每年6%回报计算,该家族今天已有50
万亿美元,但作者仅是以复息计算,并无实证佐证。按照该复息计
算,货币战争推出翌年,该家族财富又增长了3万亿美元,约相当于
中国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而40年后,该家族一年的财富增长更高
达28万亿元,较美、日、中、德、法于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
还要高,宋鸿兵的说法被指譁众取巧。[6]。
俄亥俄州托利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张欣曾指出,这本书中有很多常
识性的错误,例如说美联储是一间私人中央银行,但联储局的私人
银行成员其实没有任何发言权,最高决策机构是由7名成员组成的
董事会,这些人都是美国总统任命的,而且任命者不能与任何私人
银行存在利益冲突。[来源请求]不过书中指出,虽然董事会成员的
确由美国总统任命,但董事会却未有真正的决策权力,真正的决策
权力被一个由势力及影响力极大的银行家组成的“联邦咨询委员会”
所拥有。[7]
2007年12月10日,第25期《财经》杂志刊登了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
胡祖六所写的《子虚乌有的“货币战争”》[8] 的文章,批驳宋鸿
兵的观点。由于胡身份特殊,此事引起了质疑[9]。
作者的专业背景也成为质疑对象。因其专业背景为信息工程和教育
学,而非金融,经济,或相关领域,故不胜理解一些专业术语。比
如有新加坡政要指出,成立亚洲基金取代国际货币基金后,可能引
发道德风险。作者批评道:“最令人困惑的是新加坡的观点,让自
己和自己的邻居拥有在惨遭劫掠的情况下相互帮助的起码权力,何
以能产生道德风险?如此有风险的道德又是谁家的道德?”这评论
被指曲解“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一经济学术语。该术语
是指,如果某方(被保方)从事风险行为,却由另一方(承保方)
为其行为买单,被保方便有更大的动机去从事更高风险的行为,从
而令承保方面临更大风险。由于承保放无有效的方法对被保方的高
风险行为进行约束,故只能依靠被保方自己的道德水准来约束。多
数情况下承保方亦无有效方法得知被保方的道德水准究竟如何。新
加坡政要的观点是,成立亚洲基金(承保人)后,亚洲各国(被保
人)便有更大的动机去漠视风险并从事更高风险的金融活动,最终
带来更多的风险,从而引发更大的危机。[10]
一些国外媒体如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之音中文网、华盛顿邮报已
经报导过该书。其中,德国之声的评论文章表示了对书中论调的担
忧[11]。 此外,郎咸平在各地演讲和采访节目中多次批评《货币
战争》[12][13]。
(以上全部取自WIKI)
=====================================================
#心得:
哈~请去瞧瞧郁金香狂热潮吧
郁金香狂热潮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供需不平衡而变得高
价,第二阶段是投机者开始进入市场,第三阶段则是卷入了缺乏资
本的平民。到了第三阶段之后开始泡沫化,价格暴跌导致市场上一
片混乱。
要比换东西是吗?它一个球根就能换豪宅,黄金算哪根葱?
在约1634年左右,郁金香的大受欢迎引起了投机分子的目光,他们
对于栽培郁金香或是欣赏花的美丽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哄抬价格
取得利润。此时郁金香受欢迎的风气从莱顿传到阿姆斯特丹、哈勒
姆等城市,需求量日渐扩大。这些投机分子有计划地行动,有人因
此一掷千金,当时甚至还有过一个高级品种的球根交换了一座宅邸
的纪录。
当时郁金香的高价可以从购买的单位看出,高级的品种用秤重的方
式,以一个叫做aas(1 aas=0.05克)的单位来计价。次级的品种
则用个来计算,再次级的则用袋装的方式来贩售。
在M.戴许所著的“郁金香狂热”一书中有以下的描写:“1636年,
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只肥猪、四只肥公牛、
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
的床外加一条船。”,可见其价值。
可能两百万年才1次的崩盘机会,还真给你碰上了?少来了啦!
1637年2月初,价格突然暴跌。与其说是暴跌不如说是找不到买家,
因为票据无法兑现,导致无法付出货款的却又背负债务的人据说达
到3000人。荷兰各都市陷入混乱,其中有人还同时身兼债权和债务
人。虽然有人兴诉,但是在债务人明显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事
情无法寻得解决的途径。
情况最后震动了议会和市政府展开行动,最后做出了“在调查结束
之前保留郁金香的交易”的决定,这个决定使得票据失效,却很快
地把问题解决,留下少数的破产者和暴发户,郁金香狂热时代就此
结束。
(以上主要取自WIKI,作者串场。)
PS.作者对宋鸿兵完全没有看法,标题只是引用,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PPS.作者没爬完全文,勿以此文当投资依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