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商周/实体唱片难活 华研凭什么兴柜?

楼主: TZUYIC (Celine LoveMeBackToLife)   2012-11-23 17:25:05
Ref. http://tinyurl.com/akxczu3
实体唱片难活 华研凭什么兴柜?
‧商业周刊 2012/11/23
【文╱黄亚琪】
十月下旬,女子天团S.H.E成立十一周年记者会,场中少了娱乐八卦,被追问的是入股成
为自家公司股东的“财经事”。因为其幕后推手——华研国际音乐,在十月二十六日成为
第一家上兴柜的唱片公司。
今年,台湾线上音乐总产值(约十二亿元)将出现超越实体唱片市场(约十四亿元)黄金
交叉线的当刻,当实体唱片不再是主要营收来源,越来越多唱片公司求售下。华研董事长
吕燕清反决定挺进资本市场。
翻开华研财报,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每股盈余(EPS)仍有0.41元,去年营收三亿四千
五百万元,每股盈余突破两元,截至今年八月止,母公司营收已超过三亿,每股盈余预估
可望突破新高。
2001年产业低谷时,华研如何摆脱唱片市场萎缩的阴影,突围而出?关键是华研从唱片公
司,比别人早一步转型成全方位的娱乐公司。
华研决定将歌手品牌概念融入产销之中。如果说,当时唱片公司发展歌手,就是不同包装
的标准品概念,华研等于是把歌手当作品牌来经营,从娱乐产业角度,从艺人定位、歌曲
制作、演唱会到演艺经纪进行全方面经营思考。现在看来可能是稀松平常,但在当时的台
湾,却是第一个。
一旦通过试炼期,准备发片前会先进行SWOT分析。以当年的S.H.E为例,优势是:三个人
个性鲜明、会唱歌,威胁点是没有成功先例,且市场不景气;接着,历经消费者、上下游
业者等上千人调查整合,再经过一年时间,才产生出“女生的好朋友,男生的女朋友”定
位。
在制作时就先想着怎么卖。举凡艺人头发、服装、设计风格、相关代言到通路,其实早在
一年前的制作筹备就已经底定,“品牌接触点管理越清楚,保持产销风格一致性,开发艺
人经纪目标族群就更精准,”何燕玲说。
为了打好基桩,前后就花了两年半时间,相对过去唱片业一张专辑定位包装时间,通常只
有一年,因为只想到专辑就打住,而非将后续的演唱会等衍生商机计算进去。
前端定位精准,后端产生的杠杆效应自然大。以S.H.E为例,前期制作费与行销费用虽都
在千万以上,但因为精准敲中市场取向,第一张专辑大卖18万张,是同期新人的四倍。截
至目前11年共发13张专辑,三人年产值约三亿元,签约华研期间11年,共创造超过30亿元
的商机。
在预算上,华研也控制得谨慎。唱片产业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高是产业特性,而企画与
宣传预算占变动成本极大部分,华研国际音乐副总经理李首贤指出,财务部光是处理机票
一年就达一万人次,若依传统方式,先代垫或口头申报,到了年底,就易产生财务差距。
目前华研主要营收来自实体唱片、演艺经纪、数位版权经纪三方面,其中演艺经纪超过四
成,约实体唱片的两倍,将歌手当作品牌经营的综效显然已显现。
但根据法人观察,其未来也有两大难题。一为:数位音乐总值即将超越实体唱片,但新的
游戏规则尚未明朗,如何拉高数位版权经纪,强化因创作而衍生出的营收是一个挑战;另
外,艺人跳槽是产业常态,怎么预防天价版税抢人,也是华研未来放眼华人流行音乐市场
须面对的课题!
【完整内容请见《商业周刊》1305期;订阅商业周刊知识库;订阅商业周刊电子版】
作者: OpenGoodHate (什么东西什么东西)   2011-01-24 15:35:00
上市就可以布空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