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
失去工作或找不到工作而赋闲在家。
汉书˙卷八十五˙谷永传:“百姓失业流散,群辈守关。”
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经济学理论中,失业可分为“循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循环性失业
景气循环波动所成的失业。景气萧条时,厂商销售不佳,会减少对劳工的雇用;
这就成循环性失业增加;当景气复苏时,厂商增加对劳工的雇用,造成循环性失
业减少。当景气萧条时,一个汽车工人可能被暂时解雇,当景气复苏时又被雇用
;我们就称他是经历了循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
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例如
,台湾的纺织、制鞋、洋伞等产业外移至东南亚或是中国大陆,台湾制造业的工
作机会便减少;此时取而代之的是电子、资讯及其相关产业。先前失业的工人将
失业一段时间,直到他们迁移到其他地区或者再受训练,然后在新环境找到一个
新的工作为止。
摩擦性失业
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在求职求才的过程中,企业
会花时间来寻找最适合该职位的对象,而求职者也会找寻和自己专长和兴趣一致
的工作。当这些失业的人在找工作时,便处于所谓的摩擦性失业状态。经济学者
一般都将摩擦性失业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
失业率
失业率的定义为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在美
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月23日由行政院主计处公布。
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大多数资料都经过季节性调整。失业
率被视为落后指标。
造成失业的原因很多,因此失业的结构与变动情况是观察重点。失业可分为:
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增加职
业训练计画与提高资讯沟通(使失业者能确实掌握就业机会
)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结构
性失业通常较摩擦性失业持久,因为结构性失业常表示人员
需要再训练或是迁移才能找到工作。
3.季节性失业: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特别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4.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而失业者。
自然失业率or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为摩擦性失业率及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
人们的消费偏好改变等等因素,社会上总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就
长期而言,景气循环带来的失业情形常会消弭无踪,社会上只留下自然失业现象
,"自然"的定义并不明确,没有人能明确的指出一个社会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它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而变化,以台湾地区而言,一般
认为自然失业率是介于1.5%~2.5%之间。
失业型复苏
失业型复苏是指经济复苏未能有效改善失业情况,反而有经济成长但失业率高的
现象。造成失业型复苏的主要原因,乃是经济不景气时,导至就业市场结构改变
,一些产业的工作机会永远消失被其他产业取而代之,而新的产业却创造新的工
作机会,而不像景气循环波动所成的失业,可以在景气转好后,又可以重新被雇
用。要重新找一个新的工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且适应不容易,这些都是造成失业
率居高不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