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软件工程师的幸存者偏差(二) 不想加班的新创 WEB 仔

楼主: qmailtw (爱八卦的主管滚远点)   2021-09-11 00:51:10
人各有志, 此文参考一下就好。
我的职场大概分成四部分。
1. 初入社会时, 学长找我去帮忙。当 SA + SWE 过了数(4?)年。
薪资从最初的 3 万/月, 到后来的6 万/月。
中间换了两次工作,有 startup。
2. 专心当 SWE , 收入 6 ~ 10 万/月之间来来去去。
我对薪资要求不高, 只要过一个门槛就会接受。
不会因为前一个工作是 10 万, 就不接受 6 万的
工作。
3. 开始 freelancer, 接一些难搞的案子。从 smart tv,
NAS, Linux driver ... desktop 上 access mp3 player
的特殊软件等。收入不稳定, 估计税后一年 1xx 万左右。
4. 因缘际会下,进入某外商某不错职位。
之后谈的工作都给不错的薪资。同样的,
我不会主动要求资方的薪资, 通常资方开口
我就接受, 从不谈价。
我一开始不太确定未来要做什么, 只知我很爱写程式,
对系统很有兴趣。所以头几年我都在做 SA + SWE。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工作类型, 有点像现在的 SRE。
写的都是一些小程式, 但类型很多样,很有趣。
后来我决定要专心当 SWE, 做一些更完整的系统。
前前后后我大概换过十几个工作, 但除了其中一个工作之
外, 都是靠别人介绍拿到工作,没自行投过履历。
直到阶段 4 之后,因为尝试海外工作, 才开始投履历。
我个人的职涯最重要的是人脉和口碑。我是私立大学毕,
但我在大学生涯中, 结识的人脉扩及全台湾各大院校。
所谓的人脉不是见面、聊天、吃饭, 而是别人对你能力
的认可, 要找人帮忙时会想到你。这一点对我日后
有很大的助益。而口碑, 就是人格设定, 你想让别人怎么
看你。而我给人的印象就是专解一些复杂度很高的技术
问题, 在学校时就常挑一些不容易处理的任务。除了
自我满足之外,也会让人留下印象。基本上, 靠着人脉和
口碑, 我的职涯一直都不需要主动找工作
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人脉和口碑的建立, 其实有很多可以谈的。除了在学校,
即使在职涯的早期, 我专心做的事也都能累积人脉和
口碑。重点在于, 不要做苦工, 要 work smart。
Work smart 不是指你作事快, 有效率, 而是挑有价值
的工作项目。日常工作中, 大部分是杂事, 是苦工,
花时间熬。这些工作总得有人做, 但价值不高。
但总有一些事, 是放在那边很久, 大家都很想解决,
但一直提不出好辨法。我把精力放在这类工作上。
这类工作意谓困难, 别人没去解决是有技术上的原
因, 因此风险也会很高。相反的, 报酬也很高。
大部分人不愿意碰, 是不想接受风险。但风险是相对的,
当你越常接触风险, 风险的代价就会随着经验而
下降。就这样, 慢慢的我在别人眼中就变成一个专
解这种妇科杂症的专家。
换工作。我平均一份工作不到两年, 大概一年多一点。
每次换到新的工作, 我自然而然, 就会找到一些重要
但难解的问题。我主要的心力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每当这类问题解决到差不多时, 我就会离职。
休息一两个月后, 就会有前同事或朋友来问我要不要
去他们公司试试。然后就进入下一家公司, 重新开始
这样的循环。每一家公司都会认识新的人脉, 而他们
对我的印象就会是专解杂症。因此到下一家公司时,
新东家也会放心的让我挑那些工作。所以, 人设
清楚, 能减少换新工作 rampup 花的时间。年轻时多
换工作也能帮助建立人脉。但必需有好口碑当作前题。
年轻时, 你能单打独斗。但到一定资历之后,必需要能
在技术上引导团队。因此, 你必需要有能力将你的想
法推销给其它人。有口碑时, 这当然容易多了。另外,
多参加一些活动进行分享也很有帮助。分享算是一种
自我行销的途径,也是建立人脉的好地方。重要的是
帮助你建立沟通的模式, 把你的想法推销给别人,让
人买单。长此以久, 甚至你只要开口, 别人就买单
七八成。
物以类聚。当你有口碑时, 自然别人会主动想认识你。
甚至是一些很有名人物也会主动找你聊天。
因此你的人脉会有愈来愈多高手。
你不一定会变得很有名(在大众之间),
但你在领域内(巷仔内)的口碑和人脉价值会以指数成长。
达到这一点, 你也必需提供一些机会给自己。
例如参考一些公开的聚会, 就算你只是个配角,
也能提供机会让别人认识你。
成名有好有坏, 机会更多, 但也容易成箭靶。
我是比较内向的人, 也讨厌麻烦事, 所以选择
不用成名(公开)的方式。
失败会成为养份。很多人怕失败会破坏自己的名声。
我也很怕。但哪有吃烧饼不掉芝麻的。人们往往是
健忘的,就算有人记得你的丑事, 那也是少数人。
只要正直的解决问题, 最后大家会忽略那些你失败
的例子。而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 能帮助你做更好
的判断。
年纪的问题。随着年纪增长,现在不能动不动就换
工作,因为project 花的时间变成了。
除了继续年轻时打下的人设, 现在还要能
leverage 其它人的工作能量。这不意谓你要当
manager, 但你要有能力把人组织起来完成计划。
你要清楚牵扯的相关技术, 了解可能的风险。
规划架构和完成步骤。特别是完成步骤。错误
的步骤往往会让一个良好的架构失败。这层面
比较像软件工程的领域。我个人的习惯,不会一
次完成一个大架构。而是从简单的设计, 之后
再分次演进到完整的架构。相关层面要讨论的内容
也很广, 就不多谈了。总之, 多数人只说的一
口好架构, 但却没提出一个合理的执行步骤。
在40 岁之前, 就需要建立这个能力, 不然
很难做到退休。
我一开头就说,人各有志。
年轻时, 我选择不打安全牌, 反而是对未来安全的投资。
当然,我的选择不一定适合其它人。
作者: yoshonabee (我右手拿笔如神一般)   2021-09-11 00:54:00
作者: Hsins (翔)   2021-09-11 01:05:00
想知道怎么去美国的
楼主: qmailtw (爱八卦的主管滚远点)   2021-09-11 01:08:00
去美国的过程有太多资讯会让朋友猜出身份, 所以sorry
作者: saladim (杀拉顶)   2021-09-11 02:19:00
其实不是想挑战难的人家就给挑战 多的是赛的伪装的
楼主: qmailtw (爱八卦的主管滚远点)   2021-09-11 02:21:00
确实,就看你能不能闻出屎味。也挑战对技术的品味能力。
作者: rayway30419 (RayWay)   2021-09-11 08:57:00
在新的地方提出解决方案能被接受,也是需要累积一定credit的
作者: brianhsu (坟墓)   2021-09-11 09:43:00
很棒的心得,推解决问题和领导那段写的很棒。
作者: dogppatrick (没梗)   2021-09-11 09:54:00
推闻不闻的出屎味XD
作者: Ouranos (å—¨)   2021-09-11 10:48: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stock999 (史托克柰褦錼)   2021-09-11 12:28:00
4.的价码大概? 很棒的分享
作者: DCTmaybe (竹竹人)   2021-09-11 13:58:00
谢分享,不过内向的人要想办法拓展人脉其实有点困难QQ
作者: hungyanbin (1up)   2021-09-11 14:38:00
推一个
作者: luweber88 (猫咪)   2021-09-11 17:32:00
作者: wulouise (在线上!=在电脑前)   2021-09-11 18:55:00
技术人脉跟社交人脉还是有点差异吧
作者: akito117 (宗益)   2021-09-11 19:16:00
推 积极解决问题
作者: safe (safe)   2021-09-11 23:35:00
楼主: qmailtw (爱八卦的主管滚远点)   2021-09-12 02:23:00
4的收入比3好上一大节, 但除非你要背房赁, 不然3 就不错内向确实是个问题。尽量让你的产出有机会让大家知道。我认为pcman 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作者: alongalone (沿着孤单的路)   2021-09-12 10:12:00
"因缘际会下" 困难的点就是这个吧
作者: wens (文思)   2021-09-12 12:47:00
推口碑
作者: unmolk (UJ)   2021-09-12 14:56:00
推 谢谢分享
作者: nayeonmywife (sanamywife)   2021-09-12 19:30:00
推 刚出社会就入行
作者: hellomotogg (你好机车)   2021-09-13 00:39:00
你的经历好像黄金小子唷
作者: whylu (明哥)   2021-09-13 06:22:00
作者: yuhui6666 (派大星教授加博士先生)   2021-09-13 08:02: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