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我最近在公司(某国际药厂)内推动支持某 Open Source 的专案。
我个人的动力是增加对外谈判的能力。最近跟一些 3rd party 搞得很毛。他们的产品用
open source 也不是作不到(其实本来也是用开放软件叠出来的)。不过老板一向都比
较相信花钱买的东西。
想说若公司表现出支持开放软件的态度的话我跟 3rd party 谈判态度可以比较强硬。
不过上头不会想到那么细,要说服上头要有从 business model 看的优势。
想请问一下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例如 IBM 支持 eclipse 的商业策略是什么?
对公司来说除了 PR 以外有没有直接的商业利益?
谢谢..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吴彦祖)
2019-08-24 08:50:00药厂会在乎花那一点钱?
经典名言: linux is free if your time is freeopen source 也差不多意思
作者: OhNo386 (OhNo386) 2019-08-24 10:23:00
反过来思考 为什么有些商业公司会想出钱来开发open source
作者:
sxy67230 (charlesgg)
2019-08-24 10:34:00open source 的好处是可以借由社群快速发展基础用户,累积大量的文件跟stackoverflow,处理问题。我的观点是支持开源的,但是是有版权的开源方式,如果有公司要商用需要向作者购买版权或回馈社群鼓励创作,但是不会影响到其他非商用的基础用户。
作者: longlongint (华哥尔) 2019-08-24 11:01:00
Open source 需要自己改程式码
作者:
alog (A肉哥)
2019-08-24 11:10:00你顶多能用 open source 抽换掉低技术低门槛的那些需求,高阶/复杂一点 或特定领域独有的软件,应该没有人会支持你没事要用 open source 取代,药厂一台设备动辄千万应该不差这点钱第三方的姿态高 你可以先想想看人家产品的优势为什么可以让他们讲话大声 or 不甩你任何修改
作者:
atpx (秋雨的心情)
2019-08-24 11:25:00上头要的就是支援度与品质, 买服务也许要签服务水准(SLA)保证出事的时候原厂能协助. 用open的谁能保证? 员工会离职阿
作者:
ckvir (ckvir)
2019-08-24 11:47:00公司当然支持花钱买的啊 谁还跟妳花时间玩 3rd而且花钱还可以有售后服务
作者:
bitcch (必可取)
2019-08-24 13:43:00假议题 open source也要看license
作者:
allenxxx (fufuxxx)
2019-08-24 13:54:00你抓出bug但是作者不鸟你,没空.免钱的你要怎样?如果你的技术跟他同一个水准,你改;没那水准,你死!
作者:
Hsins (翔)
2019-08-24 14:45:00不知道原 po 在哪间,我之前待的经历也是很努力推一些第三方或能够替换的开放式资源,可是通常卡的地方就是你如果要让服务可以 go live,这些药厂医材厂还需要丢到 QA 去跑,通常要节省时间都不会想跑啦!
作者:
allenxxx (fufuxxx)
2019-08-24 15:34:00免钱的最贵,眞的是工作久了少数眞理之一
作者:
tvbic 2019-08-24 18:07:00完全没有好处,这是给自己找麻烦
作者:
wake01 (醒来)
2019-08-24 18:26:00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XD
作者:
m490521 (阿青)
2019-08-24 21:51:00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1
作者:
mathrew (Joey)
2019-08-25 07:37:00花钱买的 你可以叫厂商来罚站 反之就是你自己罚站
open source是要看license的,你软件卖到全世界都要很小心
作者: lion0208 (TGK) 2019-08-26 10:20:00
免钱的最贵,不花钱就要花其他资源,买服务的好处是出事有人帮忙处理
跟主管反应用商用对方不来sup 又不改.到时候不改叫VP扛
作者:
sxy67230 (charlesgg)
2019-08-29 23:47:00我之前搞过韧体,想说直接买solution,但遇到状况也是想说抠原厂协助处理,结果对方原厂台湾的工程师超废,最后还是自己搞出来。后来也有处理过直播,台湾工程师也是无法解决,写信去美国原厂来来回回花了一个礼拜,最后还是靠自己解决问题。得到结论是买solution有时候反而没比找开源好,开源如果讨论社群够是可以累积大量解决方案快速解决问题的,原厂有时候来来回回真的很浪费时间,浪费掉的时间搞不好都可以进到底层直接改code了
没错喔 免钱的最贵但是有收费的 你可能得跟厂商一起de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