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会写,只能说略懂,以下简单分享。
先说觉得好的地方
1. 对 non-blocking 的封装
大家都知道在 C/C++ 底下要写出高并发性能的 server 很多细节是很麻烦的
你可能说写 server 不就开个 socket 搭配 fork 多么直观
但现实是要达到好的性能就需要 select、epoll、kqueue 甚至 thread pool 之类的东西
但 non-blocking 的世界毕竟不是那么直观
Go 强的地方就在于他让你用很直观的 blocking 写法
一个 client 进来你也就像 fork 一样给他开个 goroutine
但实际上它底层 runtime 就是用 epoll/kqueue 帮你做掉
也帮你做这些 lightweight thread 的 scheduling
当然 C/C++ 的世界也有类似的 library 可以办到,像是 Boost.Fiber
但 Go 里面用 goroutine 搭配 channel 感觉就是优雅了些
不过 goroutine 还是有可能踩到坑的
例如 goroutine 就永远卡在那边,这点可以去了解一下它 scheduling 的实作
2. 简单易写、静态语言
Go 的语法相当简单,keyword 也非常少
等于说让你用简单易写的方式有机会写出接近 C 效能的应用程式
另外它还是个静态语言,程式写久了虽然动态语言写起来爽
但到头来私心还是觉得静态语言更适合做大事 (战)
3. 跨平台、易部署
有稍微写过应该就知道,直接编成一个 binary 档部署真的非常方便
cross-compile 也不是难事
说到觉得不好的地方反而好像可以列出更多
1. 缺少 generic 支援
这点有时候真的很麻烦,顶多只能拿 interface{} 凑合著用
印象中还看过有人还另外开发了一个 generic code generator
例如:https://github.com/cheekybits/genny
不过官方对于 generic 这个议题一直是 open for discussion 状态
我相信 Go 2 是有机会出现的
讨论串:https://github.com/golang/go/issues/15292
2. exception 处理
在 Go 的世界基本上 exception 都是透过 return value 在传递的
所以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嘲讽的图片
https://i.imgur.com/EL0gEUD.jpg
有写过的人看到这图片一定很有感,程式里四处都是 if err != nil
实在是每个 Go 开发者都应该有的按键!
3. 套件管理
这点在加入 vendor 资料夹的支援后稍微好了一些
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第三方基于这个设计的 package management tool(例如 Glide)
官方在这部分其实也开始有了动作,未来应该会由 dep 一统天下
dep: https://github.com/golang/dep
而关于套件另一个恼人的问题则是 import path
import "github.com/user/repo/..."
今天如果 upstream 改了 path 就准备炸裂
而且这也让 open source contribution 麻烦了许多(当你 fork 时)
相关抱怨文:https://bit.ly/2uNrXnA
4. 龟毛
Go 有个我觉得很讨厌的坚持
就是如果程式里有宣告了却没有使用到的变量会直接 compile error
动机是想增进 code quality 是好的没错
但有时你如果只是为了 debug 这点实在很烦人......
我觉得整体来说还是 Z>B
只是到底换了 Go 是不是能让你有 gain,这点还是要好好评估的
或许你根本也不知道你的 bottleneck 在哪,只是觉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