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谈需求遇到的问题

楼主: NDark (溺于黑暗)   2014-08-21 13:58:58
※ 引述《wh319 (wh319)》之铭言:
: 工作上除了写程式还要与 User 讨论需求。
: 常发现 User 不一定会讲清楚需求,也有事前讲得很急但是当程式无成交付
: 测试,却是一拖再拖似乎没有之前那么急...
: 不知道担任同样工作的网友,与 User 讨论需求时遇过些什么问题?
谈需求是软件工程的重要一环,需求谈得不好整个专案几乎可以说布下了失败的征兆。
但就我游戏业的经验,谈规格常会碰到难关:
客户不懂软件。估算时程上会有认知上的差异。客户可能认为电子游戏APP两个礼拜就要做完。就跟纸上大富翁一样,应该是丢到工厂就会产出产品,甚至恨不得应该是已经有现成的模具换个塑料就可以有新的游戏。时程上的认知差异,就会造成预算上的认知差异,这大家都懂就不讲了。
客户不懂软件。这会造成对规格的描述错误。对实作方式的要求,他觉得应该这样做。可是常常是绕远路。譬如说明明可以离线做到的功能,会要求一定要即时。
产业差距,对商品利润(风险)的认知差异。会有人认为看了新闻游戏应该要能七百万赚三千万,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的游戏都是赔钱的。能大赚的游戏都是凤毛麟角。而已经流行一阵子,跟风的游戏除非资本雄厚,或是有区域隔阂很难打赢正在当红的第一名。就拿电影来说,知名的电影其行销经费都是开发的至少一半,而游戏商品,其行销的经费是更有可能比开发金额还多。这些多出来的成本会造成对于利润的误会。
客户太有专业,这边讲的专业是客户想要做的东西,一定是他非常了解的专业,想要用软件或游戏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打比方说客户要做一个麻将游戏,那么客户本身一定是麻将专长,这时除了麻将以外的功能,如连线,社交,排行榜,控制,接口。在谈规格的过程中,其价值就容易被过度轻视,开发团队会觉得自尊受到伤害,谈判就会触礁。
谈规格行政成本的认知差异:客户本身其实并没有认真要买单,只是谈谈看,开发团队却误判情势。导致花了很时间甚至已经实作下去才发现无法请款,或是对方其实只是比稿。
双方互信基础不足,付出过少,过于保护自己:这是上述情形的相反,开发团队很明确表达要先下订金才开始谈规格,希望客户做出"专业"的需求文件才动工,在合约上有太多保护自己的条款。但通常事与愿违,客户搞不清楚状况的机率很高。尤其是台湾大多是中小企业,老板一人扛全局的情形很常见,老板才没有时间跟开发团队慢慢聊,老板派出的助理也通常已经业务满档,根本无心谈好这额外的事情。
另外补充,原文推文中很多人都说要cc给老板。这其实没错。
但是就我的经验,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是不鸟制度化这套的。
在形式上太过于专业反而很容易达到反效果。
CC是一回事,可是谈归谈。不知道有没有人分的清楚这两个的差异在哪里。
开发团队对于商业行为缺乏敏锐,这种情形是为何要雇用业务的原因。开发团队可能过于技术本位,认为自己是在卖技术产品,但客户可能其实是希望买一个技术服务。开发团队若没有发现这个原因,很有可能再谈价钱的时候错用单位。(同样是一百万单子,依照订金三十万,结案七十万来付钱,这是交付技术产品。开发期三十万,上线后第一年营运每月支付五万,然后售后更新服务一年十万。这是技术服务的谈法,后面这种谈法让客户[消费者]有分期付款的感觉,比较容易谈成,而工程师可能会认为前者比较省事简单)
一点浅见给大家参考参考
作者: lovdkkkk (dk)   2014-08-21 16:02:00
作者: GoalBased (Artificail Intelligence)   2014-08-21 19:21:00
说真的,你在游戏业,那你们公司帮客户做的游戏产品有任何一个是赚钱的吗?
作者: DrTech (竹科管理处网军研发人员)   2014-08-21 19:57:00
Good
楼主: NDark (溺于黑暗)   2014-08-21 22:58:00
讲老实话,我经手的案子都是赔钱的。其原因可能不是纯开发团队得问题。游戏专案常常是十年不开张,一开吃十年。近年来行销导向让很多脚步慢的开发者吃鳖也是事实。
作者: viper9709 (阿达)   2014-08-21 23:32:00
推~~讲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