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太空备忘记》,被记下的那些瞬间

楼主: adorableyou (Sandy)   2020-03-08 21:32:04
我已经很久没有为演唱会写过心得,
就连我自己都认为我再也不会花那么多心力在这件事,
可是,三刷太空备忘记,我想不写点什么的话我会很遗憾的。
#以后你会感谢你自己的补交系列
简略记录演唱会的感想,混合高雄场的感受一起简单写写。
我一直觉得,每场演出都会在观众心里留下一个“瞬间”。
很久很久以后当你从抽屉里翻到票根,
那个瞬间,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带你回到当时的场面──
你或许会忘记演出绝大部分精心设计的细节,
但总会有个瞬间曾经击中过你,
和你的感动一起定格。
高雄首场,我的“瞬间”,是当我正目不暇给的盯着舞台上的表演者,看他们不论男女一
个个被黑色包裹,正式打扮、慎重其事,就像是在为即将启程的飞行船做最后检查……忽
然间,人群沸腾,而坐在绿215区第二排边边的我们,突然发现青峰就这么从我们右手边
的通道登场,近在咫尺到慢慢地走上舞台……
他穿着白色的素色大衣,造型过的头发翘的像是哪个疯狂科学家,神色淡淡,踏上楼梯、
坐在舞台的边缘,拿起遥控器,播放的影像是他在房间里录下〈天空〉,随着播放录音并
跟着自己的歌声唱和。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小王子》。
想起书里小王子坐在残缺的石块上和蛇交谈的插画。
“寂寞的时候会想要写一首歌给你”
“想问问你现在人在哪里”
应该是毫无关联的。
可是,我却延续了自己的想像,想起小王子的玫瑰。
在文本里,与蛇交谈的小王子说着他要回家了,
背后暗示的意义里包括死亡。
哗──
暗场的时候,耳边传来水声,似是重物沉入海底的声响,也或许是冲出海面溅起的水花;
像是告别,没有人知道告别是结束或是开始。
是掉入娱乐圈这个大染缸,
也或许是,这里是自说自话王国欢迎光临。
而我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是〈失忆镇〉。
当大型玻璃罩盅从天而降,罩住了舞台上的吴青峰,
那个瞬间,他好像也成了小王子的玫瑰。
像是孤身被留在空荡荡的星球。
忘记了姓名,脑海中缥缈的遥远暂时想不起,
一声声你在哪里像是呼唤,
自以为无所谓的面对伤风也不曾畏惧,
唾手可及的冰冷,玻璃外的世界像是被精灵涂上油漆,
那一张张的便利贴像溢入的水从脚踝慢慢淹到颈脖,
仿佛即将缺氧,脑中的声音吵吵嚷嚷,而我是谁而我又在哪里?
兴许是几年前曾在系上的公演分析《小王子》的文本,
我心目中的玫瑰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纯粹,
他有一些自私也有些恃宠而骄。
可是,分离在即,他让小王子拿开他的玻璃罩,
他其实没有玻璃罩也并不害怕外面的世界,
就像小王子要到很久很久以后才会明白,
他的玫瑰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他曾费尽心思耗尽时光去陪伴。
我想,如果玫瑰能失忆,如果小王子能够回去,
那便像是〈男孩庄周〉那样轻快的步伐,
身后的舞者如同山谷里反复的回响,
“不要什么立场/有话都好商量”
“当你徐来想起来/与花相视笑起来/‘嘿!’”
事实上,我的首场记忆,约莫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来了。
坐在绿区的前排,必须仰起头才能看见萤幕,
无论是转播萤幕或是影像都离得好远。
我就这么看着悬浮的手写字歌词,
在〈望春风〉时措手不及,
却又在吴妈妈和团员远远的喊话中感到平常。
高雄的第二场,我从绿区换到了橙区第十三排。
也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当我走到自己的座位,再抬眼看向舞台,
完全不同的视角真的给了我一种正在观赏另一场演唱会的感觉。
我也得以看见首场完全没看见的影像。
(尤其绿区视角中层视觉萤幕真的像是将长型画面硬是压成了方框)
提起第二场演唱会的“瞬间”,
我想是换个角度后看见舞台也成了投影的平台,
当视觉影像在表演者的脚底下泱开,
我们随着〈太空人〉飞翔,
似乎也能与太空人一起俯瞰底下的月光和海洋。
而平静的海仿佛也在〈太空〉中,潮汐随风翻涌,
我总在青峰唱到“爱不是拥有/就是被吞没”时感觉被吞没──
吞噬人的是黑暗、是浓烈的情感,
也或许是初来乍到的白被沾染上第一种色彩。
而我始终私心偏爱〈伤心节目与寂寞码头〉,
这首歌的呈现真的将舞台、表演者,视觉与听觉融合到极致。
我们像是跟着他在列车来来往往的月台漂流,
听着他的压抑透过大声公制造出在空屋内回荡的错觉,
看着有月光照入的窗口,
他的声音打碎了那一条条阻隔他与外界的窗框,
碎片像是宇宙间的星尘将他团团围绕,
不被了解或许是没了限制也难以从中逃脱的寂寞。
其实听完的瞬间是有些难受的,
却没有想到,接续在后的,是〈宝贝儿〉。
我不太确定该怎样形容这首歌的视觉,
但是初次见到时,我的脑海中想像的是一张照片,
也许被火点着也许因时光斑驳虫蛀,
他站在中心,在自己的回忆也站在他人的记忆,
论自身的不完美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了解,
可是,当那张相纸的边缘慢慢瓦解,
当你能安身的空间能在意的范围渐渐缩小边界,
尽管不能确定前方会再遇见怎样的风浪,
可是暗夜到来终将接续太阳露白──
就像是回应那句“来来去去我的心谁也不懂”,
我好喜欢那最后一句歌词:“我不完美/可你的宝贝/仍是我”。
记得青峰笑着说,这是场非常自私的演唱会,
因为他不想用大家定义的“想听的歌”去选择歌单,
就像他希望大家不去怀抱其他的担心,
他只想单纯地分享音乐、创作,还有创作者的心血。
其实我觉得不只那样。高雄的两场演唱会,似乎我们也看见了创作者不同的两面,脆弱的
、坚强的,忧伤的、乐观的。
和他身上一贯的任性与温柔。
这场属于他的音乐飨宴,他希望让大家看见创作原本的样子。
我想说,高雄场时最让我惊艳的绝对是〈作为怪物〉。
并不只是那场如舞台剧情节般的表演编排,
而是音乐,只是音乐,这个编曲版本真的让人喜欢到好期待被收录。
我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太空备忘记,是台北首场。
原本有事不能前往还好最后原订的活动改期。
台北的升级场真的是各种惊喜,
不论是舞台、灯光,甚至影像也有许多细节都和高雄不一样了。
(只是这次座位又偏前排所以影像部分没能看得仔细,像是〈回音收集员〉,也是专注在
舞台上,只有眼角偶然瞥到青峰配合节奏拨掉点点的画面XD)
而我在台北场最印象深刻的“瞬间”,绝对是,当我短暂将视线从吴青峰的身上移开,正
专注地在看眼前的舞者跳舞,余光中瞄到青峰抬起的手,接着是舞台上的骚动,某个舞者
退去装扮变身成为表演嘉宾──
这个出场太惊喜了!
除了惊喜,还不得不说,虽然吴青峰一个人的版本也很好,但是与9m88两个人默契合唱的
〈Everybody Woohoo〉和〈巴别塔庆典〉简直不能再更好了。
特别是〈巴别塔庆典〉。原本很密集的歌词,变成你来我往的对话。他们像是相互理解又
像是自说自话,似是沟通、却又好像是各自表述,同一种语言、同一句歌词,又有谁真的
能肯定两人想法相同?
事后他们说他们排练的时候并没有对的很细,可是我们身为观众看他们俩合唱,真的是每
个点都抓的好像早就设计好了的样子,转身、对视,唱与和,这一段意外成为我在台北场
收获最喜欢的部分。
至于连看三场都喜欢到不行的,无非是〈Outsider〉。
这首歌应该是《太空人》专辑之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家凯的出场,似乎是乍看意外但也不算太意外的事情,
但那口白与吉他交织的段落真的是每次听都能轻易地被拉进漩涡里,
只是瞬间的失神脑袋里就会有很多的念头翻覆,
每一次,都想对他说,“你并没有发疯,还有人和你一样。”
我总在这首歌里安心的藏起某个部分的自己。
“谢谢你等我,我回家了。”
〈Outsider〉之后,是演唱会里另一个水声,
只是比起前一次的暗场,这次似乎伴随着沉入水中的身影。
在这之前是关起门来的自说自话,
在这之后是走出门去的自言自语。
他所谓的家,是除却自己以外还有外面的复杂,
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关联,也是无畏去经历后越渐熟悉的自己。
高雄的小别墅,台北分割出去的小舞台,
记得青峰在请嘉宾话题时谈到,
这场演唱会的一切都必须是和他的音乐与成长有关,
所以一连串的歌手组曲表演理所当然也是吴青峰的一部份。
我想我还是特别喜欢〈那些花儿+望春风〉,
觉得这两首歌被他以这样的方式穿插真的很精采;
而〈花田错〉引起全场热烈欢呼,
除了Rap和京剧桥段无非是直观的厉害,
高雄场的“来高雄”和台北场的“回台北”也让人忍不住想笑啊。
然后,写给别人的歌更是吴青峰音乐历程的一部分。
他在台北场说著,让大家听这首歌时,可以想着你很珍惜很重要的对象,在心里牵起他的
手──〈十七〉,将歌词改回“多种特别的语言”,并且在“上天选了我们围成圈”时,
他用手指画了个圈,我们也成了圆圈圈的边。
那个瞬间,其实除了台上的歌手,心里又能牵起谁的手呢?
不过,我最惊喜的歌单还是〈不及雨〉。
严格说起来,我是在高雄场很喜欢这首歌,才反过来意识到这首歌就是〈不及雨〉。
这首真的每次听到他唱那句“人与人之间的结局谁来决定”,心里都会产生一股莫名的惆
怅。就像你很清楚,只差一步,或许事情就会有所不同,可是偏偏就是差这么一步、只慢
那么一点点,只怕最后已来不及。
雨成了线,青峰与家凯的走位从平行产生交集,
人与人之间抑是有了在意才能称为回忆。
可是,若回归生命与个人价值,
或许一如〈未了〉,周而复始地推动巨石,藉以证明活着的踏实,
又或许是〈水仙花之死〉,再重来一次是否你就不会追求你自己?
人类的渺小对抗悬吊在眼前的巨石,
无视了从天而降的火花只在自己的痛苦里哀号挣扎,
不得不说这两首歌的画面应该是不论多久都难以被忘记的深刻。
他说,遇到事情的时候他就写歌,
尤其是不开心的时候越能够写出快乐的歌。
也许是带着伤的,但是〈蜂鸟〉同样是带着光的啊。
每一次听到这首歌都会觉得充满力量,
就像是有人在你耳边说,
觉得痛了就停一会没有关系的,
付出就算没有获得回报也不会是无功用的,
再微弱的力量只要你愿意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光──
来到〈太空船〉,那些追求好像成了电玩里的关卡,
所谓烦恼好像在游戏中都成了庸人自扰,
可是谁说触礁失利不能拍拍裤子站起来继续呢?
这首歌的舞台呈现太开心了,
开心到让人忽然间觉得人活着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让自己快乐吗?
如果连开怀大笑都办不到了那些梦与追求又有何用?
我其实觉得演出到这里就足够完整了。
而安可,说实在台北场的安可大家不喊安可而拍两下手代替,
那有趣的默契让我与朋友都忍不住在位置上笑倒。
安可有种番外篇的感觉(误)
像是不知道怎么放入歌单但还是想补充说明的PS。
第一首创作,〈窥〉是王希文重新编曲的20周年版本,
能够找到当年为他伴奏的王希文到场弹吉他真是意义非凡。
很喜欢这个版本的慵懒,听的我几乎要忘记苏打绿版是什么模样XD
第一首拿去歌唱比赛的歌,〈我要的幸福〉。
在青峰自己并不算那么“浅显易懂”的歌词中放入这首,
我忽然有种感觉,好像真的看见他正在走向他所选择所想要的幸福。
最后一首歌,家凯又回到舞台上,〈歌颂者〉。
虽然他说,这首歌似乎因为最近的风风雨雨蒙上雾霾,
可是这首歌在我心底始终是初见的模样,
很纯粹的,仿佛能站在他的立场设身处地的想像。
也不晓得是怎么样开始的连结,但是台北场的时候,我的脑袋自行将所有“唱”都换成了
“写”,于是仿佛更加理解,十几年来都在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本来以为只是自己的自私
,怎么会有人附和、怎么会有人愿意一直陪伴在自己身旁……
我好像能够明白,创作从来不是为了去证明什么,
因为光是要掏出真实的自己就已经得用尽全部的力气了。
这或许是我之所以那么喜欢《太空人》,
甚至是这场《太空备忘记》的原因。
因为可以感受的到,他并不是要讨好或取悦谁,甚至从以前到现在大概也没有想过证明不
证明的问题──他只是,赤裸裸的摊开自己,将他的情绪与感受都放在音乐里,演唱会加
上其他的元素也只是让歌曲以他们该有的样子活着──或许,就算是深沉的情感,慢慢的
等待也能够等到知音。
而我实在很着迷于这类似解谜般的过程。
尽管没有任何一个嘉宾都足够美好。
只要有吴青峰就好了。
某种程度上,我觉得错过了苏打绿合体的尾场也不是坏事。
毕竟,苏打绿虽然是吴青峰音乐历程的一部份,
但我也会担心万一看到合体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被转移了怎么办 (大误)
最后,想说一个我在台北场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座位的问题,其实看台北场的时候,我一次也没有抬头去看最上面的转播萤幕。但是
,就在前几首歌曲,我突然在对面区块隐约看到青峰的身影……有过前几场的经验,我很
确定,那不可能会是投影,所以我就仔细地盯着看了一会,这才发现是最上层转播萤幕在
楼上包厢的玻璃窗反射的画面……
看到有影子在窗户时第一眼有点惊悚,
但后来偶然再看到那里都忍不住觉得有点想笑。
我想,这个巡回,大概也是这样,不论看几次都会有细节没能看到,毕竟整场表演真的是
丰富到很容易顾此失彼,再不然就是脑袋的内存完全不够用。只好,默默许愿之后能出
DVD或蓝光让大家继续找巧思了XD
无论如何,和台上的你所经历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其余未能以文字表达的感受就深深放在心里。
谢谢吴青峰。
这真的是场超棒的演唱会。
也许未能完全了解却好像能够离你更近一点。
我想,你很值得,当一个歌颂者。
作者: stlin2002 (Swaterting)   2020-03-08 21:42:00
同样喜欢这像是解谜的过程。另外谢谢你补充了十七那首歌的动作还有歌词,看了四场但我四场在那首歌时都在哭,就看不了也听不到那么细节的部分
作者: childgarden (小小彥子兒)   2020-03-08 22:07:00
我也有看到包厢那的窗户投影,很像缩影,觉得应该只是刚好?!有时会自觉地瞥一下
作者: wanglanchang (蘭)   2020-03-08 22:23:00
我也有看到那个映在窗上的影像!
作者: sodaer (缩成了点还是一条线)   2020-03-08 22:50:00
我也有看到窗上的影像,原本也在猜是不是投影,后来发现是颠倒过来的影像才意识到是LED反射过去的倒影XD然后我也跟你一样虽然没看到合体,却也有点庆幸那些演唱会深刻的记忆没有被合体的冲击打乱哈哈虽然因为坐比较前面没能好好看转播影像,但能清楚且近距离看见舞台上的动态细节也已经满足!
作者: Nian (靈光)   2020-03-08 23:52:00
推S大的心得!我觉得你把我的心得都写出来了而且还写很好,我可以不用写了!(逃避现实)
作者: toredny (Hannah)   2020-03-09 00:00:00
推!喜欢妳对歌曲的切入点,很特别又贴切。例如“瞬间”;例如小王子的死亡、玫瑰的独一无二来自陪伴;例如淹上脖子缺氧的便利贴。同觉得解谜般的过程令人着迷,同个条件下、每个人得到的体悟都不同,是很神奇的一件事。而我通过妳的解读,更加喜爱这场演出了。(至今还走不出演唱会余韵的我)
作者: sasukeagito (你在左边还是右边)   2020-03-09 00:37:00
我也有看到包厢的反射!有时候会特别看向那边来判断上方萤幕的分镜XDD
作者: naracat (猫)   2020-03-09 20:58:00
也有分神在看包厢反射+1 觉得反射的画面蛮有趣的。原po对小王子的解读和提到的几个瞬间我也好喜欢,感觉被写出了我没写出的话~
作者: dseser78 (Mei)   2020-03-09 23:53:00
也有注意到窗户倒影XD
作者: hanashika (Emily)   2020-03-10 15:14:00
ad大好多心情跟我好像,而且我也是很久没有来这边交作业的学生 XDD
作者: yuan15 (绿狂魔)   2020-03-10 19:03:00
总是能够把a大的文章认真看完 不推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