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足球人才断层 职业化找出路

楼主: juyaufan (尧)   2018-05-04 21:39:45
足球人才断层 职业化找出路
台湾足球职业化专题3(中央社记者李晋纬台北3日电)
台湾因缺乏职业足球联赛,让家长“看不到未来”,迫使许多小将们在国、高中阶段为升
学、为未来而放弃足球。从艺文界跨足推动足球产业的前台北市文化局长倪重华表示,只
要产业能健全,踢球的孩子就不怕没未来。
近年因为多场国际赛事在台湾举行,加上中华队屡屡踢出令人感动的好球,台湾的世界排
名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吸引越来越多球迷进场看球,足球运动似乎重新获得关注。
综观台湾足球目前的发展,基层足球扎根从未间断,校园足球、课后俱乐部不断成长,让
从事足球运动的幼年人口逐年增加,但从各级联赛参赛队数、人数不难发现,足球员人数
自国中阶段起就急速流失。
新北市淡水区新市国民小学过去以社团形式发展足球队,2014年在具足球专长的正式教师
张志全到校后成立校队,至今3年多的时间已经拿下3座全国冠军,即便身处冠军强队,包
括家长、教练仍对小选手的未来感到忧心,许多孩子毕业后在课业压力考量下,不得不中
断足球之路。
新市国小教练团成员洪传凯日前接受中央社访问时提到,台湾没有职业联赛,选手在国内
的成绩必须一路保持在最佳状态,才有机会旅外踢球,持续足球生涯。他以自己为例表示
,即便拥有国家A级裁判证、亚足联(AFC)C裁判证等证照,但“专业教练的缺不开,工
作确实就有问题”,让他必须身兼学校社团教练、俱乐部教练等多分工作,零星时间还要
担任比赛裁判,才能维持生活开销。
家中两个小孩都踢球的前台北市文化局长倪重华,自己也跟着参与足球运动,他坦言一路
上听到太多家长的忧虑,也有不少小球员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在国、高中阶段就被迫放
弃足球,“这是教育大环境的问题,家长要跳脱这样的思维,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他认为,只要产业发展健全,孩子除了以职业球员为目标,也有许多相关的工作可供选
择,未来的路只会更为宽广,这也是他努力推动足球运动的原因。
倪重华是艺文界教父级人物,如今却爱上足球,推动足球产业。
跟着孩子投入足球运动后,倪重华受到不少启发,他发现足球能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
踢球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做事该保持的恒心”,倪重华很有信心,小孩子踢足球
,不用担心他们的未来。
倪重华也乐观地说,台湾如果有职业足球,即便没有条件成为职业足球员,包括教练、裁
判、转播等领域,都需要足球专业的人才,整个产业有太多的机会,就等著从小踢球的小
朋友去挑战。
至于如何培育足球职业联盟所需的各种人才,倪重华也有一整套想法,培养专业人才是首
要目标,而包括足球实验学校、职业足球联盟等,他已经开始行动,计画逐步推展。
倪重华提到,台湾过去没有职业足球,自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现在他要推动职业足球
的“软件建设”,希望与国际接轨,近期他引进来自西班牙的团队,将国外从训练到经营
等各面向的经验介绍给台湾,希望协助台湾尽快能发展出自己的职业足球。
倪重华的两个孩子都在前中华队教练陈信安开办的足球学校踢球,陈信安耕耘基层多年受
到国际认同,近期可望正式成为切尔西足球学校台湾分校的合作伙伴。陈信安表示,希望
引进切尔西的系统,让台湾足球训练变得更有趣。
曾是中华队国脚、教练,也拿到亚足联(AFC)职业教练资格,陈信安在足球推展上的脚
步未曾停歇,从小孔雀足球俱乐部到足球学校,他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让球员因为真心
喜欢足球而参与训练。
陈信安提到,以往台湾足球发展以创造菁英为出发点,挑选一批球员从青年队开始一路往
上打到成年队,训练古板、单调,选手无法打从心里热爱足球,生涯发展都不是太好。
以过来人的心情从事足球教学,陈信安掌握选手的心情,也跳脱台湾由来已久的训练框架
,不仅不责骂选手,也不强调复杂战术,更不以比赛胜负做唯一考量,逐渐在基层足球圈
建立起口碑,除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员,也替台湾“养”出不少真正的足球爱好者。
陈信安认为,欧洲大俱乐部包括教练、训练品质都有一定水准,训练上除以重质不重量为
前提,也设法让训练更有趣、更好玩,在这样系统化的训练养成下,让青年训练发展得很
好,“扎根一旦能做好,往上发展的成年国家队自然可有出色的表现”,这样的观念值得
借镜。
谈到与切尔西足球学校台湾分校的合作,陈信安说,切尔西的训练模式专业、有趣,小球
员参加后,家长、社区也会一起关注,看的人多了就会吸引媒体、赞助商的投入,一旦资
源丰沛起来,台湾足球的发展就会更加蓬勃,“这会是一个正向的发展。”(编辑:黄瑞
弘)1070503
http://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1044-1/201805030200-1.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