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什么都泪流满面,读《少女布莉达的恩赐》泪水一塌糊涂,三刷《灌篮高手》一次
流泪比一次多,第三次一发不可收拾;昨天看《铃芽之旅》也溼透了口罩。连《金刚经》
都可以带走我的泪。
我其实不是这么会哭的人。
随着年龄增长,某些方面变得心很软,不可思议,特别是变得很喜欢故事有 happy end,
其实 bad end 让我心碎却又很喜欢的故事也不少,不过在忧伤的绝望之中,我总要想尽
办法找出藏在里面的希望,汲取一点点 happy 带来的信念。
可能我是比较寡淡的,当换了个生活环境,不会刻意去维系前一个生活圈的人际,当时序
迁移,人都有各自阶段要前行的责任,喜欢的、在意的、追求的目标会变化,是再正常不
过的。我学会接受无常与改变,自然不会去执著非要守着与谁的情谊,也不会想责怪谁变
得不像从前;毕竟我也是整天变来变去。
大学练吉他的时候以为自己会一辈子爱吉他练吉他不变,没想到后来选择的是鼓,而且明
显鼓的程度要比吉他练得好很多。对于拆和弦的音感不太在行,拆拍子比较能掌握。
因为现实中人际情感维系对我太难,所以很喜欢另一个世界中有圆满、延续下去的情感,
那是现世的我没有积极去做的,可能有点渴望始终互相支持的伙伴,同时又渐渐认知到,
人出社会之后仅存的力气真的不多,如果步入家庭有了牵挂,更没有余力去考虑当年多热
血的梦想与同伴。
所以动漫主角才会是高中生啊!
我喜欢在创造的世界中,用脑内小剧场满足自己错过的。
因为在该奋不顾身呐喊梦想的年纪,我提前毕业认识了世界与自己的有限,接受理想与现
实的差距,没有用尽全力去不顾一切奋不顾身,那一点点遗憾都在各种想像的故事中弥补
自己。
年岁渐增心更软是,我不舍得让小孩们太早从年少怀抱梦想的热情中毕业,宁可看他们继
续天真可爱,长大有很多不容易,我也就……舍不得看人长大,大概是如此,所以会很想
要梦想与情感真挚不会熄灭的全糖结局,宠豹故事里与世界上的孩子。
这周有点微妙是在公司开始被尊称“姐” ,这种称呼不是要等到主管阶吗? XDDD
虽然换个领域重新从 Junior 爬起,但我确实对后辈新人都会多留分心思,刚出社会吃过
职场霸凌,觉得这世界不该这样,我希望能好好照顾人,职场上这样其实很容易被说乡愿
,或是被劝阻不要做多余不在份内的事,又没 KPI。
反正现在还有力气,还愿意做些没 KPI 的事,可能改天遭遇了什么心态,变成不想做了,
趁能力所及多给世界一点善意也好。
我的乐观主义是奠基在已知的悲观上,尽管知道世界很多苦,仍想努力给自己和相遇的人
们写下 happy end。
不知道这样的志向能坚持多久,总之想努力练习当一个创造 happy end 的人,不管故
事或现实生活中都让人感觉到希望和温柔的拥抱。
因为自己没有拿到 happy end 知道心碎的感觉,天真希望这世界不要再有人如此心碎;
也因为受过伤,会有种我再多受点伤也无妨的使命感,如果我受伤就可以有一个人好好的
,那就让他好好的没关系。
沉浸于 SLAM DUNK 的后韵中,会幻想很多有的没的小剧场,但作为年过三十的人类,其
实会有点悲伤的想见后来的他们,可能变得跟我差不多,当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与这群
患难与共的队友趋于平淡,大概只在 Instagram 上互相按爱心、看看动态,参加婚礼时
闲聊千篇一律的往事。当年誓言不会忘记的热血,所有细节终究会尘封直至遗忘。
(真是过于现实而悲伤的幻想,我为何要帮一群二次元的人担心这么多? XDD)
我最喜欢的是木暮和三井学长,然而朋友给我的定义是最像流川,行动比言语多,想得很
多但不会讲出来,直接用行动让别人理解,然后不知该说是优点还是缺点,发现别人不行
就喜欢自己来,因为一个人可以做到就不太依靠队友,好用的时候自然很好用,可是跟人
的距离很遥远。
流川是典型的魔羯座,刚好我也是;从小就觉得这人跟我是同类,很难相处的那种。不过
作为一个地球人,我好好学习了社会化,进化成有常识的木暮学长,可喜可贺。虽然性格
中难解的部分还是很流川猫。
或许是来到容易伤春悲秋的春天,泪腺才会敏感得不可思议。
泪水洗过的每一个昨天,心都会更安静清明,然后继续努力的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