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真实故事怎么“说”下场差很大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4-10-02 21:46:09
https://tinyurl.com/3abam7xw 叶郎:异闻笔记 / Dr. Strangenote
佛罗里达大学法学教授 Lyrissa Lidsky:“当你意识到你改编的原始素材和真实事件有
所偏离,然后又决定把它形容为事实之后,你的观众就有可能相信它是事实。他们不仅会
以为这些事真的发生在这些虚构人物之上,也会相信真的发生在那些你改编依据的真实人
物身上。”
报导连结 https://tinyurl.com/bdfmwbay
Netflix 电视剧《驯鹿宝贝》(Baby Reindeer)的诽谤官司有了新的进展。Netflix 企
图请求法院直接撤销当事人 Martha Scott 的尝试踢到了铁板,因此诉讼将继续进入审理
程序。
法院拒绝 Netflix 请求的主要理由是, Netflix 在节目开头开宗明义地宣示了这句惹祸
上身的宣告——“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This is a true story)。因此确实有可能误
导观众以为节目中的描绘是真正发生在事件当事人 Martha Scott 身上的事实,即便角
色名称已经改成完全不一样的名字。
这句话怎么“说”,差别很大。
早先同名舞台剧《驯鹿宝贝》标示的是更常见的“依据真实事件(改编)”(based on
a true story)。如果 Netflix 当时如果没有打破这种更常见的惯例并用了如此强烈的
陈述方式——“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他们说不定有机会撤销诽谤诉讼。
《驯鹿宝贝》能够成为 Netflix 今年最成功的节目,这句陈述也算有点功劳。行销上,
更强调真实的陈述确实可以激起观众更强烈的收视动机。代价就是现在已经发生的法律风
险。
取得当事人授权是常见的避险方式。不过这并不能够理解成“事实”可以被某人专属拥有
,未经当事人授权就不能传播那个“事实”。只是当剧组拥有当事人授权的时候,可以大
大减少将来和当事人法院见的机会(但也不是减少至零)。
另一种更常见的风险其实是侵权。好莱坞大片经常受到曾经写过同一个真实事件(比如人
物传记)的作者提告,指控出现在剧情中某些细节并非依据“事实”而是抄袭自他在著作
中的“创作”。因应而生的避险方式,则是在改编前先购买一本据钜细靡遗记载该事件的
大部头著作改编权当成依据。即便编剧可能正眼都不会看那本书一眼,光是书的授权就能
在法庭上上扮演防御工具的角色。
比如《社群网战》(The Social Network)的编剧 Aaron Sorkin 是完全依据自己收集的
资料完成剧本,但开拍前还是取得了 Mark Zuckerberg 的传记作者授权当成保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