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好莱坞编剧不藏私 剧本名医教你孵梦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7-08-08 15:01:32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804insight002/
文|祁玲
如果说好莱坞是个梦工厂,那么编剧就是孵梦人。在好莱坞,从餐厅服务生到加油站工作
人员,都有可能是编剧。这句玩笑话其实很真实,说明好莱坞怀抱编剧梦的人有很多,梦
想成真的却屈指可数。
正因好莱坞编剧竞争激烈,能脱颖而出的剧本少之又少,身兼编剧、剧本医生(Script
Doctor)和剧本分析师的好莱坞知名编剧系统“先让英雄救猫咪(Save the Cat!)”开
发总监荷西塞勒里欧(José Silerio),以逾10年的资深经验,来台分享巷仔内的好莱
坞编剧撇步。
编剧高手:荷西塞勒里欧(José Silerio)
年龄:50岁
职业:编剧、剧本分析师、剧本医生
经历:电视广告文案、目前为“先让英雄救猫咪(Save the Cat!)”开发总监,与各国
新兴小说家和编剧合作,协助指导剧本开发和撰写,部分作家已成功售出剧本。
1973年,好莱坞名导法兰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因《教父》(The
Godfather)一片获颁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上台时当众感谢另一位金奖编剧—劳勃
唐尼(Robert Towne)。因为《教父》 中有场戏,描写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饰
演的教父受重伤,对饰演儿子麦可的艾尔帕西诺(Al Pacino)说:“我从没想让你入行
。”这场经典对白,便是出自唐尼之手。
柯波拉当年本想让唐尼挂名,但唐尼婉拒了:“我只写了2场戏,为什么要我挂名?如果
得了奥斯卡,你再感谢我好了。”像唐尼这样不挂名,却为某个剧本新增、修改对话,甚
至重写故事的人,就是好莱坞分工细腻的编剧系统中的“剧本医生”。
“先让英雄救猫咪”编剧系统,是已故编剧布莱克史奈德依自身经验,整理出商业剧本应
具备的编剧技巧和基本概念,以及“好故事该遵守的定律”。
身兼编剧、剧本医生(Script Doctor)和剧本分析师的荷西塞勒里欧(José Silerio)
,也是好莱坞知名编剧系统“先让英雄救猫咪(Save the Cat!)”的开发总监。虽然在
好莱坞缜密的剧本开发生态中,已产生剧本分析师和剧本医生,这套编剧系统则像是“好
莱坞电影人的共通语言”,协助已入行的编剧或新手顺利打入市场。
荷西接受本刊专访表示,此系统依据已故好莱坞编剧布莱克史奈德(Blake Snyder)于
2006年出版的编剧指南《先让英雄救猫咪》一书发展。该书是布莱克依自身经验,整理出
商业剧本应具备的编剧技巧和基本概念,以及“好故事该遵守的定律”。他把所有电影分
成10个类型,且每个类型具备的元素各不相同,并包含“布莱克史奈德架构表”:将110
页的剧本分成3幕剧、15个转折,明确标示每个转折应该落点的页数,俨然成为一套标准
化的公式。
荷西表示,好莱坞6大片商之一的迪士尼高层办公室书架上,就陈列了这套书。每当接见
新的编剧,高层会问对方是否读过这套书?如果没有,就会丢一本给他们,要他们回去研
究、了解书中的架构,例如开场如何处理、哪里该出现冲突点,以此让双方建立共识,成
为讨论剧本对话的工具,“建立编剧和制片或片商沟通的平台和标准,正是这套系统的功
能。”
虽有人批评好莱坞太仰赖这套系统,电影会太公式化而失去特色,对此荷西不讳言,如果
只按书中的顺序和架构写剧本,会很难看。架构可以被打破,前提是要先了解架构,之后
再“设计、发展角色,加入自身经验,才会有感染力”,毕竟人物才能牵动观众的心,“
必须透过角色表达自己的观点”,架构只是协助编剧发展角色的工具。
荷西更透露,好莱坞每年约有25万部剧本,但大部分的制片每部剧本只看5分钟。因此好
莱坞的剧本开发流程有一套SOP,从制片、专职各项目的开发经理、编剧团队、兜售剧本
的经纪人、评估剧本的分析师,到润饰改写剧本的剧本医生,权责分明,确保剧本品质。
 
“剧本分析师”像是守门员,为评估剧本设计一套量化标准,根据角色设定、场景设计、
对白等项目打分数,最后再就剧本表现注记为淘汰、可考虑或推荐。
“剧本分析师”像是守门员,多半受雇于片厂、剧本经纪公司或制作公司,为评估剧本设
计一套量化的标准,但每家做法不同。通常分析师会根据角色设定、场景设计、对白等项
目在表格上打分数,最后再把表格附在剧本封面(称为Coverage),就剧本表现注记为“
pass(淘汰)”“consider(可考虑)”或“recommend(推荐)”。通常列为pass的剧
本,很难起死回生。
因为剧本分析师对剧本的意见或眉批,只给片厂大老板看,作者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也无从修改重寄。作者当然可以再找其他经纪公司或片厂,但有可能落到同一个剧本分
析师手中,后者可能会记得这剧本已被淘汰了。所以,如果先前寄出的剧本无下文,荷西
建议重写一个故事再投稿。不过,如果片厂不喜欢的是作者的写作方式,那么就算重写,
结果也不会比较好。
曾有1位好莱坞剧本分析师,在10到15年间看了5,000至7,000个剧本,但经他筛选,最后
只推荐3个剧本给片厂或制片人。其他的不是惨遭淘汰,就是被放进“可考虑”档案夹中
,命运未卜。
问题剧本 9大通病
主角没有明确的动机或目标。
缺乏有意义的冲突点。
主角心境未因故事推演进化。
角色的行为太容易预测。
主角没面临存亡关卡、太平顺。
情节太过复杂。
搞不清楚编剧到底要说什么。
啥事都没发生。
观众看完电影,情感却得不到满足。
 
“剧本医生”让能拍成电影的剧本更具可看性,主要的工作是改写,剧本医生在对白、结
构、角色刻画等项目各有所长。
剧本分析师主宰剧本是否有机会拍成电影,“剧本医生”则让能拍成电影的剧本更具可看
性。荷西强调,剧本医生的主要工作是改写,因此必须是编剧出身。通常片厂或制片公司
,在一部片子开拍前,觉得剧本仍有待加强,就会请剧本医生修改、补强或重写剧本。
剧本医生在对白、结构、角色刻画(character development)等项目各有所长,已故好
莱坞女星、《星际大战》(Star Wars)系列的“莉亚公主”嘉莉费雪(Carrie Fisher)
就曾经是有名的剧本医生。由于她具备独特的女性观点,擅长描写女性对白,只要片厂觉
得某个剧本太阳刚,或属意某位大咖女星演出,就会找嘉莉费雪重写对白。一部好莱坞大
片通常会有好几位剧本医生, 主控权则在制片手上,才能维持剧本调性统一。
部分身兼剧本医生的编剧也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例如以《社群网战》(The Social
Network)夺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艾伦索金(Aaron Sorkin)。这些人收入都很高,
有些改一部剧本的薪酬达百万美元,亦是好莱坞一线明星决定接戏与否的关键。但剧本医
生从不挂名,就算第一把交椅也是如此,因片厂不想伤害原著编剧的感情,也不希望外界
知道曾请“名医”为剧本“动过刀”。
作者: pauljet (喷射机)   2017-08-09 01:28:00
我的印象中 好像有在哪里听过 剧本要写超过1/3才可以挂名编剧?这是为了避免有些人只加一两句话 就分食原编剧的果实 所以剧本医生即使想挂名也不能挂名 只有实实在在写满1/3篇幅的编剧才能挂名
作者: l23456789O (优良碱民)   2017-08-09 12:49: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