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2014年度十大电影专书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2-13 14:33:08
※ [本文转录自 Artfilm 看板 #1KtPfQa3 ]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46
文 / 洪健伦、曾芷筠
岁末盘点,年终回顾。【放映周报】向读者推荐十本电影读物,冷天里随手捧一本,跟着
电影来趟跨时空之旅吧!
《真实的叩问:纪录片的政治与去政治》
著|郭力昕
出版|麦田文化,2014.10
经过2013年多部热门纪录片引发的话题,台湾社会由上到下越来越关注纪录片;加上今年
初在318社运掀起的荡漾下,不论政府体制或社运团体内部权力运作都变成关注者所思考
的问题,而体制、环境的权力关系如何影响事物表象,而纪录片又如何才能拨开表象,梳
理其下错综复杂的因素——也就是郭力昕强调的“政治”,正是这本《真实的叩问》所欲
向台湾纪录片工作者大声疾呼的核心价值。
由摄影评论将关注延伸至纪录片的郭力昕在书中谦称半路出家,前三章快速梳理纪录片各
项重要理论,严谨地带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基础,也慢慢引导读者纳入后殖民理论的重要概
念,建构纪录片和当局、市场各种权力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他认为,当台湾受到消费文化
大举入侵,轻易就被种种“小确幸”收买的当下,台湾“主流”(也就是最受大众欢迎)
的纪录片最需要的不是消费弱势让大众进戏院洗涤心灵,而是去拆解体制中精心伪装的权
力关系。当中央政府打出砸钜资发展纪录片,地方也以包装市政形象的立场向纪录片工作
者招手的当下,郭力昕所提出的观点非常值得所有创作者与观众深思。
尽管前半册大量引用学术理论,但下笔轻松不失严谨,其实比想像的还好亲近,而后半册
则集结作者近年发表的中外纪录片影评,这些在2000年到2014年之间发表的评论不是简单
的照时序排列,也没有下分子单元,但从各篇评论的顺序中,还是可以发现作者细心引导
读者,透过作品实例的正反辩证带大家更认识他心目中的佳片,也更厘清了他所关注的政
治性的定义。而若从影评集的角度来看《真实的叩问》,本书不但聚焦明确,除了影评之
外,更透过前半册论述的书写清楚建立了评论者的角度,也可算是本年度数一数二的优质
影评集。
《大路:高速中国里的低速人生》
著|张赞波
出版|八旗文化 2014.9
三十多岁的张赞波说话火爆直接,掌镜时却能捕捉到小人物的立体面貌,甚至小奸小恶,
从而有了一种又悲又喜的讽刺效果。他的镜头同时深入又兼有批判位置,大声言说对世界
的意见,呈现国家发展与底层个人家庭的矛盾。
此书根植于拍摄《大路朝天》的田野调查,张赞波以近乎人类学家的热情,勾勒中伙铺村
里、为了修建省际高速公路而群聚的建筑工民族志,同时揭露自己的位置与自我怀疑(他
对民工说自己名“张赞”而非“张赞波”,两个不同的自我交互竞争出现),并清楚描述
受电影学院品味影响、开始拍摄纪录片的轨迹,把拍片这件事放置在中国独立导演地下处
境、历史发展、与道德关怀的脉络中思索,将自己的立场、知识系谱、国家灌输的认知现
象给对象化了,是相当珍贵的经验。因此书里有着底层小人物的精彩故事,他们的婚姻家
庭、流离迁徙、下工后的性消费、被国家企业抛弃后的处境,也反应着手持摄影机的人如
何反过来被拍摄对象观看影响,彼此映照。若非坦然深层的自我觉察与对现实的掌握,绝
对写不出这么细致又具体的“跨域文本”,既巨观社会世界结构,也微观个体存在样态。
很少看到拍片之余生产出的文字有这么惊人的力道,它不是随笔随想,而是指向更高信仰
的道路。这条道路就像张赞波个人的工作室名称“渐近线”那样,拉近了国家大历史与发
展反面的小历史之间的距离,清楚呈现彼此的暴力关系,尽管最后也会如那句中国古老谚
语所揭示的那样,现代化国家资本主义移动的脚步,与地方人民卖命工作、生老病死的速
度相比,终究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蛤蟆的油》
著|黑泽明
出版|麦田 2014.1
“我写这本类自传,里面真的都老老实实地写我自己吗?”
1982年,时值72岁的黑泽明在他自称“像是自传的物语”的《虾蟆的油》一书最后这么说
著。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过了32年,才终于在今年年初以繁体中文版和台湾读者见面(在
此之前中国早已于2006年出版了简体版)。“人很难如实地谈论自己”,这是黑泽明在其
名震国际的《罗生门》之中所探讨的母题,也是他在这本自传中留下的一记回马枪,而他
书写的回忆也就在这部40岁登上大师殿堂的代表作中划上句号,颇有在生命最璀璨时画下
休止的日本樱花精神。
所谓自传,难免从童年开始讲起,而黑泽明不愧是说故事的能手,自传的开头从导演襁褓
中的一段记忆开始,有着一股神秘的色彩,也让笔者联想到了英国小说家乔伊斯的《一个
年轻艺术家的肖像》。从婴儿的回忆出发,黑泽明导演以简洁而不疾不徐的步调娓娓道出
回忆,情感真挚不时带着感慨,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而黑泽明的前半生见证了转变中的
日本,他的童年正是日本从明治过渡到大正时期的末期,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与东京大地
震这些重要的事件,而他对胞兄的回忆也让我们见到日本当时电影辩士对己身的高度专业
期待。他进入电影圈的工作经验,见证了早期日本电影的黄金年代。他对于一手栽培提携
自己的“山爷”山本嘉次郎充满了崇敬之情——尤其黑泽明引述山本导演某次和副导们谈
笑间信手撚来的短片故事真的令人钦佩不已。此外,七十岁的黑泽明对于儿时看过的电影
如数家珍,也令人对他过人的记忆力印象深刻。
黑泽明这些在成长、修业中的所见所闻,便构成了本书最主要的内容,而他在执导演筒之
后的导演生涯,反而变成了这本书的终章。这样的设计,似乎是让读者了解这些生活养分
、工作经验,如何造就今日的电影巨匠。是“像是一本物语的自传”也好,是“大师黑泽
明前传”也说得通,这是今年最令人爱不释手的导演专书。
《纪录亚洲》 Asian Documentary Today
编撰|游惠贞
出版|远流、清华大学 2014.12
电影本身的丰富面向在遭遇了亚洲此一论述框架后显得更为复杂,不只因为其内涵的艺术
、政治、产业、文化面向,也因为电影被发明之初的帝国殖民背景,亚洲地区国家使用电
影此一媒介发声的历史,总是先政治而后艺术的。在许多国家,摄影机先是作为殖民主的
调查工具拍摄非剧情的纪录影像,尔后才成为本土政权官员或文化菁英的使用工具。比如
电影在传入伊朗之初受到穆斯林领袖反对,1950年国内第一批工作者还是美国人训练出来
的,有趣的是同时期受美国支持巴勒维政权却严格控管创作自由,使纪录片远离政治社会
议题。不约而同地,在亚洲各国,独立制作或有艺术表达意图的影像创作,纷纷在1990前
后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股动力许多是来自于从事媒体工作掌握了工具的年轻工作者
,在经济发展达一定程度、集权政治松动前提下开始展开探索,朝向民间的、具有社会性
意义的自由创作,如台湾解严前“绿色小组”的出现亦不脱此脉络。
2006年成立的“亚洲纪录片连线”(Asian Network of Documentary)起先以支持纪录片
工作者拍摄募集资金,2011年才在中国学者张献民的提议下往论述跨出,此书集合11篇研
究者专文与10篇纪录片工作者现身访谈,对于认识各地域的历史与纪录片存在现况是很好
的参考。除了可对各地的题材、风格、工作者处境、政治宗教社会差异更加理解,此书也
试图提出作为类型的纪录片不同于传统剧情电影的意义,包括:摄影机创作完成了什么?
纪录片可否只是个人的呓语?结合行动主义与反抗的纪录片如何改变现实?与大众/观众
的关系为何?
此书的出现不只是地域性的踏查,更应该视为各国在戮力建构小范围社群多年之后,又向
更大范围的亚际连带跨出了一步。其所内涵的政治性与关系构成后的走向,必须持续追索

《故事的解剖》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著|罗伯特麦基 Robert Mckee
译|黄政渊、戴洛棻、萧少嵫
出版|漫游者文化 2014.8
今年坊间出现了极多的编剧书籍,不管是翻译外文著作也好,国内学者执笔的专书也好,
反应的不外是我们的电影产业在开展之时,从制作端到民间都想要得到更多好故事。之前
我们已经在“影迷私房货”中介绍过这本《故事的解剖》,而再和其他同类的书籍相较,
本书还是值得再次推荐。
一部能够和大多数观众沟通的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好的故事来自于对每
个细节精心的推敲和设计,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从过去的观影与创作经验归结出
几个精彩故事所应具备的特质,以及创造、仿效好故事时可以遵循(或推翻)的几个基本
原则。不论是故事的节奏、场景的设计、角色的建立等等,作者指出几个实际的方向,并
且进一步告诉读检视与修改剧本时可以注意的几个重点,让你的剧本得以发挥更大的张力
。不论是编剧新手或是资深影迷,都可以从中间得到对于解读一个剧本更多的了解。
但创作一则动人的故事并不是一味地套用名嘴帮我们所整理的黄金方程式就可以达成。一
个好的故事,最重要的还是灵魂,也就是创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所信仰的价值观。麦基在《
故事的解剖》的第一部份就带读者探讨了如何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灵魂,也让我们了解剧本
创作这个职业的挑战与难处,理性中带着感性与期许,也十分适合我们在看完本书开始创
作遇到挫折时,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这本书里找到继续向前行的力量。
《看电影的人》 A Moviegoer
著|詹正德
出版|有河book、一人出版社 2014.11
淡水河畔独立书店“有河book”的老板出影评集了,日积月累的单篇拓出广阔幅员,文艺
中年的当代进化版。詹正德(686)是五年级生,从他的书写范围与品味中,可窥见台湾
艺文输入与本土化发展的历史经验轨迹。解严前的党外运动、台湾新电影浪潮都走在他前
面,随着90年代后学生、社会运动进入国家体制,站在浪头上的是四年级的学院菁英,对
照此五年级个体艺文爱好者,其失落的浪漫主义情怀、年少革命想像也转向电影世界,而
使得生命“延长了三倍”。也是认了这“一直都坐在最前排看电影”的评论人位置,他的
文字有时读来仿佛鲁蛇的悲剧性告解,却如此勇敢负责。前言提及,就是在跟魏德圣工作
的那段时间,发现他的热情更胜千百倍,自此甘心以文字耕读。686熟习多种艺术形式与
政治历史,书中章节自成一个凝结的切面,考究癖与牢靠的记忆使场景血肉活现,专注于
美学形成的源头,并能灵活调整观看的方式。一书在手,按图索骥,花十分钟消化一篇章
,同时灌入知性与感性的酣畅。
比台湾电影更陌生:台湾实验电影研究
编著|吴俊辉
出版|恒河 2014.8
在台湾电影复苏,微电影成为产官新宠的当下,在电影创作的范畴里有一个领域一直受到
多数人甚至多数影展的忽略,那便是永远站在电影美学最前线的实验电影。或许这一类的
电影着重背后的种种概念理论,也因而一直处于文化菁英的讨论范畴之中,未能向外普及
至更多观众群中,但是更可惜的是,尽管过去数十年间一直有少数人关注与创作实验电影
,但是在书籍出版品中,相关的讨论却未曾被以专书的形式为这个从六〇年但就出现的电
影体裁留下有系统纪录与论述。因而,在2014年出版的此书显得格外重要。
也因为前人没有留下太多纪录,在九〇年代以前的历史爬梳,诚如刘永皓文中数次以实验
性的文字变化方式呈现指出的:
空白
空白
巨大的空白与苍白
这不仅是研究论述的空白,还包括了原始作品因散佚而出现的记忆空白,得直至九〇年代
以降才有较多的资料可循。研究者所能做的当务之急(也就是本书试图尽力满足的)就是
就现今仅存的破碎线索,尽力的搜罗各种史料。也就是这样,本书集结了包括黄庭辅、石
昌杰多位当代实验片创作者的自述,以及庄灵、陈耀圻、吴俊辉等重要先驱者的访谈,其
中更可见到各位创作者对于实验片美学定义的自我辩证,也可以作为对实验片有兴趣的观
众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汉内克谈汉内克》Haneke par Haneke
访谈纪录|米榭席俄塔 Michel Cieutat、菲利浦胡耶Philippe Rouyer
翻译|周伶芝、张懿德、刘慈仁
出版|远流 2014.9
法国两位电影学者米榭席俄塔(Michel Cieutat)与菲利浦胡耶(Philippe Rouyer)在
这本访谈实录之中对于奥地利电影大师麦克汉内克进行了全方位的访谈,内容从导演的成
长过程,到他开始创作,带读者认识汉内克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角色——对古典乐充满
兴趣的少年、哲学系学生、书评和影评人、电视剧编导、从剧场到电影的导演工作、电影
系教师、甚至是歌剧导演。他们带读者全面的了解汉内克的生平,而在针对作品提问的部
分,两位学者也不拘泥于完全的作者论,而是在兼顾微观与巨观的前提下,针对每部电影
的创作环节以及创作光谱都提供了详细且实际的提问,加上汉内克真对两位提问者也都侃
侃而谈,因此,这本书不但让我们对于汉内克的成长过程、个性得到更多线索,也对他拍
摄每一部片的手法,以及他由此谈论之中透露出的创作方式,有更多了解与借镜。
《马鹿野郎!噩梦中的喜剧,绝无冷场的北野武》
著|北野武、米歇尔坦曼(Michael Temman)
译|贾翊君
出版|漫游者 2014.3
北野武本身就是传奇。他成长于二战后东京的贫民窟,在充斥工人、木匠、美军的街头打
滚,学生时代参加反安保条约学生运动只是因为“比较容易把到女孩子”。他毕业后立志
成为搞笑艺人,极简冷酷的风格让他在日本一枝独秀。他碰过电视、广告、棒球,当过画
家、踢踏舞舞者、歌手、清洁工,意外严重车祸后颜面神经受损,又遇上大岛渚,让他走
上拍片之路,最后成为国际大导演。他的电影处理家庭、青春、爱情与性、黑道社会,但
刻划的永远是一个不适应社会体制的失败者,以奇怪癫狂的坚持挺在那里。此书是法籍记
者米歇尔坦曼与北野武经历四年四十多次访谈、酒酣耳热掏心倾吐后的整理,从这位疯狂
梦想家的奇幻经历,折射出的实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反面。包括进入国营电视台后目睹
NHK的堕落、与美国关系良好的保守右翼自民党、经济泡沫化与快速私有化使社会整体走
向存款零元时代,他说:“我的国家是美国殖民地。”战后依赖美国发展钢铁工业达到经
济稳定的日本,人们以性命搏机运出线,北野武则反其道而行,走了一条只有他能走的路
。这么酷的书,你一定要自己去看。
《煮海时光 侯孝贤的光影记忆》
著|白睿文(Michael Berry)
出版|印刻 2014.3
再次娓娓道来关于伟大电影的记忆,作为侯孝贤的忠实影痴,美国学者白睿文以无限热情
写就了这封真挚情书。此书以章节分段锚定漫长历程,从父辈自广东梅县跨海来台、居住
于凤山日式宿舍的童年往事,到进入片厂拍摄商业片,确立作者论的新电影革命浪潮,探
索本土被压迫历史的史诗长篇,进入历史过往或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学尝试,以及2000年后
转向陌生外国的文化反射,最后是电影产业、生活经验的记忆拾遗。此书也收录了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捷、朱天文、林强、黄春明等人的说法。沉潜数十年的煮海时光,对光
影的迷恋透过问答缓慢编织,呈现一代电影大师的生命记忆。
作为第一手研究资料,此书可作为后续丰富的参考依据。例如本次出土的重要记忆:侯导
的母亲曾因来台不适而自杀未遂,脖子上留下深长疤痕。侯导自己说,拍《童年往事》时
因为还不能面对,因此没有放进去,但这个经验却对沈重悲伤的故事风格有关键性影响。
白睿文并未企图提出新的理论诠释或带有目的性评价,读者可自行站在不同位置提出疑问
,发展多向度诠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