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 报导者 读者投书: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pixar-loser
文/张永翰
我是皮克斯动画公司(Pixar Animation Studio)的故事分镜师(story artist),也是少数在皮克斯工作的台湾人,曾参与了电影《脑筋急转弯》(Inside Out)的制作,很高兴这部片受台湾观众的欢迎。
从去年在接受台湾迪士尼公司的邀请回台替电影宣传时,我便不断在公开场合上和媒体上表达“电影是团队工作的成果”,个人对于《脑筋急转弯》的付出实属一小部分。如今《脑筋急转弯》获奖,这份荣耀应属于所有在皮克斯的台湾人和全体员工。
3年多前我进入皮克斯,在《脑筋急转弯》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后,我陆续接到台湾学校和媒体邀约,希望我聊聊“追逐梦想”的过程,但是我回绝了大多数的邀约。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家庭及学校教育都是传统功利主义导向的教育,强调竞争和利益。
没有人问过我“未来要做什么?”或是教导我“梦想”为何物,所以我“没有梦想”。进入皮克斯工作完全是我人生中预料之外的事。我顶多只有绘画兴趣,但随着在台湾的教育程度愈高,绘画便离我愈来愈远。所以我觉得台湾的教育文化和家长与体制内教师的观念问题比我的经历更值得被报导和讨论。
我不是“台湾之光”,而是被台湾教育流放的鲁蛇
在体制内的教育里,我一直都是网络上俗称的鲁蛇。小时候我最喜欢读的书都是课外读物,像是有附插画的“小飞侠彼德潘”、“希腊罗马神话”、“诸葛四郎与真平”,国中开始便沉浸在《七龙珠》、《灌篮高手》、《20世纪少年》等数不清的漫画和武侠小说中。有深度一点的书籍,大概也只有文言文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最爱幻想自己是广成子,手持翻天印);周星驰电影对白我朗朗上口,每晚7点必看卫视中文台的《樱桃小丸子》。
学业方面表现,除了“国文”和“历史”之外,我没有一科是有兴趣的。国中3年每次理化考试我都要从元素表开始背,尽管被祭上竹笋炒肉丝
(我们对打手心体罚的俗称),背到国三毕业还是背不起来,补习是根本就是浪费父母的钱和自己的生命。所以高中联考时,自然科连满分一半的分数都达不到,差一点点就名落孙山。当好友们相继进了公立高中、公立大学,那些年聚会我时常自惭形秽。我在五专的学业表现也是差强人意,会计和统计时常被当。所以,虽然非常感谢媒体对《脑筋急转弯》的支持与友善,但我不是“台湾之光”,被这样称呼感到十分别扭,甚至时常在很多公开场合自嘲是被台湾教育流放的鲁蛇。
像我这种被“台湾教育制度逃汰”的六、七年级生并非少数,比我状况和经历更惨的都有。在台湾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时常被划在失败的那一方。如今那个当年常因为学业表现太差被体罚的鲁蛇,意外进入美国知名动画公司工作,竟有幸被戴上“成功”桂冠?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文化,教育制度与社会风气是如此的功利取向,忽视孩子的个性与兴趣,同时又在追逐各领域台湾之光的故事?
假设我的起薪比硅谷工程师的平均起薪少了约一百多万台币,买不起房子,你还会觉得我的故事值得一提吗?或是若我的年薪是一个公务员年薪的2倍,你会因此鼓励正在当公务员的孩子辞职,转而学习动画,以进入皮克斯为目标吗?
功利主义的台湾教育建立在“分数标准”上,逼迫着我们从小就习惯在竞争中追求利益。那些“懂得背正确答案”和“拿高分”的人受到各方鼓励,然而在“没有标准答案”、“没办法量化”的技艺方面展露兴趣或是长才的人,则是慢慢被长辈说服,或是被体制强迫转向,投入能早点赚到钱的行业。
为什么许多人,包括导演李安在内,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都曾和长辈起过冲突,伤害了亲子关系?为什么许多人在大学填选志愿时,都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或是不能照自己的兴趣去抉择呢?如今我们的市容缺乏美感,专业不受到尊重,职业有分贵贱,文创概念被财团把玩,追根究柢不也是因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所以当学校和媒体提出采访的要求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是吃台湾米、喝台湾水长大,爱台湾的正港台湾人,但我并不是台湾基本教育成功的正面案例。现在台湾以进入美国一流动画公司工作而努力的学生很多,多数可能正承受着庞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我很替他们感到担忧。因为皮克斯里有许多跟我一样的台湾人,在出国前都不是就读艺术或电影相关科系,而是出国后才开始学习相关技能(有社工系毕业,也有日文系的)。那么那些经济状况不允许而无法出国的人呢?曾经还没上到滩头就死在海里的人,一定不计其数。
梦想,能当饭吃吗?
几天前,在新竹某小学当三年级导师的朋友,传了篇班上学生作文给我看。内容如下:
……我长大希望将来想跟 NBA球星 Kobe Bryant一样,打进NBA,拿到冠军戒指以及奖杯,更要打破 Kobe的纪录,并且成为史上第一位打破三万分的台湾人,在篮球体坛上为台湾争光!
这是个多美好的一个愿景?所以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孩子会懂得“放弃”,大多都是被外在环境因素所迫。
台湾媒体听我说是“违抗父命”踏上动画之路,但我的父母虽不赞同我为艺术留学,他们仍是在经费上给予我资助 (所以其实我也不是太鲁),只是在我每年回国的时候,不断“道德劝说”我回彰化员林跟在他身边学习他的事业。父亲曾经对我说:“我不反对你学习绘画,但是艺术可以当兴趣。等到你赚到钱了,有时间再去发展兴趣。”其实这是变相在问我:“梦想,能当饭吃吗?”
以前还在唸书的我不敢回答这个问题。而如今的我能回答:可以。而且在喂饱自己的同时,还有太多金钱买不到,父母给不了的东西。让我举几个例子:
● 我跟世界各地来的一流高手一起工作,我时常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刺激我不断学习。出社会后还能进步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如果你进一间公司时已经感到你已经是能力最好的人,那只有两个可能性:a.你太自负了。b.这间公司太差了,吸引不到一流人才。)
● 跟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工作,打开了我的格局,看待许多事情,世界和自己的人生的角度也完全不同。我深刻体会牛顿说过的: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在皮克斯工作容易接触到业界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和拍片的观念和方法。
● 我在许多导演和同事的身上学习如何放下竞争,学习如何丰富自己的生活。
● 我那新鲜的肝只替我自己工作,不替公司加班的。(偶尔还是有加班,但非常态)。
还有太多了,我讲不完。所以,我们的教育能不能不只谈功利?社会在看待一份职业的标准能不能更多元?
也许一个有“梦想”的小孩并不一定会有很大成就。但看看那些被“扼杀天分和兴趣”的小孩长大后“成功”的又有多少?
没错,就读电影戏剧的学生要达到李安和史蒂芬史匹伯的成就并不容易。但每个唸电机的学生要达到贾伯斯、祖克伯、郭台铭、张忠谋,也绝非易事。如果孩子的目标不是变成李安、贾伯斯,那长辈们能不能对于“孩子的选择”有更多的尊重与鼓励?即使基于担忧或是爱而不支持孩子的梦想和兴趣,但也不要成为他们追逐梦想道路上的绊脚石。毕竟,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给的,但人生却要由孩子自己负责与承担。
我承认社会现今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对于“兴趣发展”的阻力很大,但是如果家长和学校僵化的观念不改变,不愿当孩子的正面支持力量,只会让前线正投入教育改革的勇者们成了砲灰,我们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只会持续恶性循环。谁知道下一个媒体报导的“台湾之光”会不会又是曾经在成长过程中上演过“父子互相失望”或是“一人对抗一城”的戏码?
我期盼那位想成为Kobe的小三生的家长陪他看Kobe的比赛影片,帮他找到Kobe的训练方法,陪他多练习英文,去球场投投篮。而不是急于否定他:台湾人不可能去打NBA的,光是体格就是输人家了;还是去当医生,律师,公务员,或是去科技公司当工程师比较实在。
| 张永翰 |
发过传单,做过客户服务员,是位“谜一样的男人”。现旅居美国,过幸福小螺丝的生活。著有《我的废话多到爆炸》一书。(骗人的,我根本没著作。)(contact@twreporter.org)
备注:看完这篇文章,身为六年级的一条鲁蛇深受感动,
便手动转发在这个板上,希望能被更多六七年级同辈人看到。
希望台湾下一代还有救,就要从我们这一代的观念改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