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彰银的那些事

楼主: lintan (想交个射手女孩)   2015-05-24 16:32:41
彰银的那些事
彰化商业银行:
世界排名:274(2013/12)
净值:119,328M(市占4.13%) (2014/12/31)
资产总额:1,842,801M(市占4.33%)
存款余额:1,444,768M(市占4.42%)
放款余额:1,251,260M(市占4.83%)
国内分行家数:184
员工人数:6,373(平均年龄41.74)(平均服务年资16.63)
海外据点:纽约、洛杉矶、东京、伦敦、香港、新加坡、昆山、昆山花桥支行、东莞、福

华南商业银行
世界排名:231(2013/12)
净值:139,894M(市占4.84%) (2014/12/31)
资产总额:2,216,203M(市占5.21%)
存款余额:1,808,385M(市占5.53%)
放款余额:1,479,651M(市占5.71%)
国内分行家数:185
员工人数:7,048(平均年龄43.31年) (平均服务年资18.21)
海外据点:洛杉矶、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深圳、胡志明市、河内代表办事处、澳
门、雪梨、深圳宝安支行、上海、福州
台湾中小企业银行
世界排名:414(2013/12)
净值:62,747M(市占2.15%) (2014/12/31)
资产总额:1,391,992M(市占3.27%)
存款余额:1,133,710M(市占3.47%)
放款余额:991,698M(市占3.83%)
国内分行家数:124
员工人数:4,703(平均年龄45.42)(平均服务年资19.66)
海外据点:洛杉矶、香港、雪梨、上海、布里斯本
彰银的不幸从一开始命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好了。在所有以城市命名的银行
中,台北银行被富邦吃下了,从此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老员工几乎都走的差不
多了,台中银行除了欺负自己的行员之外,连在台中的风评都普普通通,而高雄
银行即使有官股的成分,但资产几乎是所有银行中最低的,可以说彰化银行的确
是替彰化出了一口气,远胜其它三个以大城市为名的银行。
同样是历史悠久,同样是三商银,彰化银行永远排名在一银与华银之后,连
在成立金控时,都被迫缺席,也许其中一个很大的理由是叫彰化金控或彰银金控
实在是太不顺口了。而在无法成立金控的时候,或许就已经可以预期政府的立场
大概就是要将彰银卖掉。台湾的民营金控是财团的天下,也是家族企业的天下,
当初国泰并世华银、富邦吃台北银,元大吃复华银,而台新大概就是彰银了。
只可惜,元大买复华银,让国民党党库进补了不少,也帮国民党处理掉了一
个不赚钱的负担,也同时免掉了党营银行的骂名。
而中信金当初准备插旗兆丰金,一旦成功了中信金大概天下无敌,而台新金
一旦并彰银成功了,威力也将大增。只可惜,在台湾姓蔡的最大,不论是姓吴还
是姓辜都要往旁边靠。所以中信金失败了,少主逃亡海外,最近才回来搞棒球,
而台新与彰银却陷入了一个完全无解的窘境。没办法,这几年的合并案,只有姓
蔡的会成功,不论是银行、保险还是电信业。
原本,彰银与台新的合并未尝不是一件同时救二家银行的好方法之一。毕
竟,彰银不是金控,存款量第9名在八大行库中也只赢台企银,而台新银虽然是
金控,但存款量0.72兆排名14名,不只远逊官股行库,也输中信、国泰、富邦、
永丰、玉山等民营银行,可说相当弱势。而新光、国泰有保险双引擎,中信托几
乎是最强的民营银行,当然更没有富邦金的政通人和,所以一旦合并成功,新台
新彰银金控几乎是仅次于台银的新银行,也会是第三大金控。但是,民营银行要
并官股行库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富邦并台北银是小并大,但彰银的规模
远大于台北银,而某种程度台新又不及富邦银,所以这个并购案可说是难上加难。
吴东亮是很有魄力的,并彰银的决定也不完全是错的,如同孔明北伐一样,
伐亦亡,不伐亦亡,何如伐之?以台新的规模,别说拼不赢官股行库,连在民营
大银行中都算是相对弱势的,如果不赌点大的,几乎可以说是慢性自杀。而彰银
在官股行库中的地位也几乎与台新相当,是相对看不到远景的官股行库之一。但
无奈,台新没趁彰银弱的时候抓住契机,反而是在换股的过程中处处高姿态,最
后让彰银反扑成功,社会观感刚好也反对财团,反并购,所以因小利而失大惠,
双双陷彰银与台新与万劫不复。
台新为了彰银投入了数百亿银弹,在金融海啸时差点倒闭,后来也被迫卖出
了金鸡母台新证券,元气大伤。而彰银,员工整天活在台北银行的梦魇之中,就
怕那天突然真的被台新合并了,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突然跑进来接管,然后无所不
用其极的逼退彰银的员工。因此,在合并案未解决的一天,台新与彰银都没有力
量做任何改变,原本,就是因为彼此都弱势,所以才需要合并,结果合并不成,
反而让原本就不强的力量变的更弱。
说真的,台新实在很倒霉,阿扁为了减少官股数也好,为了捞钱也罢,吴东
亮用求用借用押的凑了几百亿来买彰银的股权,结果后来彰银反对,立委反对,
彰银变成了烫手山芋,成了一家不能合并银行。那既然不能合并,那将股权卖回
去总行了吧,偏偏又卖不回去,几百亿资金卡死,与彰银像没了感情却又不能离
婚的夫妻一样,只能挂名为彰银的大股东,只能看不能摸,互相绑在一起,却什
么事也不能做。这祸都是阿扁惹出来的,阿扁被关,阿亮与彰银的员工应该都很
高兴才是。
有人说台企银与彰银的工会很强,所以对员工很有利,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
公司福利不够好,所以才需要强力的公会。至少,在八大官股行库中,的确是最
弱的彰银与台企银常常有工会的新闻。没办法,因为随时有被卖掉与并购的危
机,所以需要团结一致对抗外敌。因此,比起其它官股行库,彰银与台企银非常
非常低调,深怕一旦被立委诸公或其它政府官员看到,又会急着将他们卖掉。
事实上,现在没有人敢碰台新与彰银的问题,如果台新并不成彰银,如果彰
银不想被并,那么换成其它家民营银行也一样并不了彰银。台新当初花那么多钱
买,现在股价那么低,政府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拿钱出来的,更何况那是扁政府的
烂摊子,摆在那边让大家看看阿扁如何图利财团,如何祸国殃民不是很好吗?更
何况彰银本来就是官股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既然卖出去了就算了,
何必自讨苦吃。
因此,台新彰银问题注定无解,曾经有一度让彰银员工觉得台新要来了,所
以有些人想办法退休或开溜,因此需要招新人,但后来发现没像没那么急迫,又
没那么急着离开了。因此之前彰银招了一堆人,但却都是后补,望穿秋水后才发
现无法进入彰银,最后只是一场空。没办法,因为彰银的员工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更遑论要顾及新人了。因此,彰银招暮行员的不确定性最高,福利也差,当然更
不用说所谓的MA还是其它人才的培养了。
很明显的,彰银现阶段的目标是脱离台新,先不论有没有可能脱离台新,但
就算脱离了台新又如何呢?金控的门票早就满了,原本就只比台企银稍强的国
力,也在合并的过程中消耗殆尽。最近几年的获利几乎都是靠着处理不动产与台
新当初几百亿的资金充起来的场面。近年来各家银行求新求变,但彰银的黄金时
间却在与台新的聚散离合中一点一滴的消逝。更惨的是,目前还看不出解套的可
能,连要认赔计算损失的机会都没有。
彰银发展的黄金时间就在与台新的纠缠之间,从马上任前耗到马快下台了一
事无成。但员工却享受了一段美好的黄金时光。每任董事长与总经理到彰银时,
不管是来自财政部,还是来自台新,大概都会接到一个命令,好好的管好彰银。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做管好彰银呢?如果把彰银弄的太好,财政部怕台新又更爱彰
银,到时候更不想放手,而台新也怕财政部更舍不得彰银。
反之,如果将彰银搞烂了,财政部怕彰银没卖相,到时候不只台新不要,收
个烂货回来还会被立委修理。台新则是更怕彰银烂了,到时候合并不成,要将股
份卖给其它人,也没人要收。更重要的是,财政部与台新都怕彼此互相指责是将
彰银搞烂的罪人,这责任可没人担的起。同时,也不能用业绩压力把员工逼的太
急,到时候万一财政部跟台新在争战时,一个不小心,也许一点小火花,员工就
借故上街头,星星之火就足以燎原。
不像支持林家治理华银,财政部几乎都一直监视著台新在彰银的一举一动,
而台新有了财政部这对手,也没多余的精力去好好的治理台新。当然,台新深知,
如果用台新银行那一套去管彰银,那彰银员工一定是会揭竿起义,跟台新拼个你
死我活。因此,即使吴家内心有千万个计划想在彰银实行,也要等到将彰银完全
吃下来之后再说。
这几年,吴家想尽了各种方式想要解决跟彰银这段孽缘。不论是用低姿态的
请彰银来并台新,用彰银的名字作为存续银行。还是接近用撕破脸的强硬态度来
征求委托书,想一鼓作气处理掉彰银的问题,但最后还是一无所获。甚至,遇到
了态度比以前更为强硬的财政部,让台新连维持以前的局面都做不到,在董事席
次上节节败退,财报变的异常难看,情况比前几年更糟。
然而,即使台新与财政部的战争一直在进行中,彰银的表现却没有比其它官
股行库差。因为,其它官股行库的奋起大多是空包弹一场。信用卡从核卡到发卡
的成本至少一千元以上,若加上赠品与对帐单寄发等帐务管理,成本则会更高。
在台湾,大概只有花旗与中信二家的信用卡业务是有赚钱的,而且主要的理由还
是因为刷卡机的量最大。
因此,其它官股行库即使拼命逼行员推卡,让数字好看。但许多人情卡,时
间一到就剪卡,根本没太大成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即使办了不剪卡,大家也都
还是会继续用民营银行的信用卡,因为便利程度实在是差太多了。所以,官股银
行的信用卡业务总是在新官上任时大力推新卡,过没多久,优惠没了,或者是时
间过了,就会被剪掉,总是在开卡与剪卡间不断循环,绕来绕去,市占率与刷卡
金额又会回到原点,白工一场。
而保险,官股行库的奖金与升迁制度连要激励银行的员工都很困难了,更遑
论要让旗下的保险与证券子公司的员工像民营银行一样动起来。国泰、富邦保险
会赚钱,是因为奖金敢给,而且有强力的后援系统,所以业务员敢冲敢拼。而官
股行库的保险子公司,整个心态上非常保守,设计出来的产品都非常不吸引人,
根本没有竞争力。而理赔与保险相关问题咨询等售后服务光是有上下班时间这一
点就差很多了,提到理赔更是完全不能比。
所以,许多官股行库曾经试着要弄保险子公司,但算了之后,发现这样成本
太高,除了产品没有竞争力,后续的服务又容易引起客诉,倒不如当个中间人,
单纯帮国泰、富邦、南山、新光卖保单就好了。纯赚手续费,前端的产品设计,
后端的售后服务,就全部交给这些保险公司就行了。省麻烦又能赚钱,保单卖出
去后就是保险公司的事了,一劳永逸,何乐而不为。
而且,银行为了消耗定存,也怕以后保单会有纷争,所以特别喜欢卖类定存
保单。而保险公司也喜欢在银行通路卖类定存保单,因为这样既可以保住传统业
务员的饭碗,在跟银行员解释时,也比较简单好懂,以后发生纠纷的机会也比其
它类型的保单来的少。于是,银行帮保险公司卖保险,保险公司帮银行消耗定存
的跨业合作就出现了。
因此,最近几年富邦、国泰、南山的保险获利大增,很大的理由就是因为几
乎全台湾的银行都成了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子公司,纷纷在帮这些保险公司卖保
险。只是,这些保险的手续费收入几乎都是一次性的,上面有逼才有成绩,不逼
就没有,不像存款与放款都是可以与客户建立长期往来关系的。说白一点,就是
银行为了多赚手续费收入,将自己定存客户或长期往来的客户送到保险公司手
上。让保险公司只花微薄的钱,甚至是只靠几张DM,就利用了银行的通路,也
靠着银行的信誉,借力使力,就得到了这些可以缴费数年或数十年的宝贵客户。
也许,某种程度而言,官股银行是在割自己的肉来壮大国泰、富邦、南山、
新光等几家保险公司而已。所以,彰银在保险领域的无所做为也许在某种角度是
保护了自己的宝贵客户也说不定。扣除这点,彰银跟许多其它试着想在保险业有
所发展的官股行库一样,都可以算是一事无成,顶多就是卖保险的手续费收入比
其它官股行库少一点而已。
说到基金,不少行员都是拿自己的钱买,闭锁期一过就赎回来,赔的钱就当
做是不想被上面钉所付的保护费。根本也只是在做表面工夫而已,跟信用卡一
样,不停的重复上面逼就买,闭锁期一过就赎回的循环。即使拜托客户买,也是
等闭锁期一过,只要报酬率是正的,马上就赶快请客户赎回,以免到时候亏钱被
客户骂。
美其名是银行无风险的手续费收入。但银行不想担风险就表示风险要转嫁给
客户。景气好时,客户好来好去,彼此相安无事,风向一转,客诉就不断,偏偏
金管会又偏向消费者,所以银行赚了一点手续费,赔了信用,甚至最后还要赔偿
客户损失,得不偿失。就像之前双卡风暴、连动债、最近的TMU,最后都证明这
些短线的获利,最后还是要吐回来的。
卖了保险、基金,有了手续费收入,要奖励行员,就多了支出。而行员在推
销的过程又会减少进行一般业务的时间,也许会因此造成人力短缺而让客人觉得
服务不周或过度行销而将存款转往他行。这一来一往之间,到底能多为银行创造
出多少利润?若是再加上万一以后景气反转,客诉与赔偿的处理成本,那就更需
要令人好好的算计一番了。
以人民币业务为例,各大银行拼了命吸了一大堆定存之后,想说可以放中银
台北稳稳的赚利差,最后还是抵不过大陆的降息,变成没啥赚头,甚至收愈多赔
愈多的窘境。想想看那各大官股银行抢著做的黄金存摺,现在下场为何?还有那
狂推的高利澳币、南非币基金与澳币保单,现在还有人敢提吗?可以说,其它官
股银行在这几年虽然动作连连,但绕了半天,成效有限,最后还是要靠利差来获
利。所以,最后缴出成绩单时,大家来比的还是利差,而这点,彰银并没有比其
它官股行库差太多。
大概是台新与财政部都想讨好彰银的员工,所以最近加了不少薪。而员工因
为没有太多额外业务,所以很多行员都早早下班,既少花了不少加班费,也不用
像有些官股银行一样,要不停的招人,整个人事成本并不会比其它积极运作的官
股银行高太多。也因为上面不太给压力,所以员工很容易就沈溺于在这桃花源之
中,离职率也没有想像中的高。
于是,彰银的员工就像身处台风眼一样,老员工庆幸又平安渡过了几年,离
退休又更近了一步,退休之后,到时候彰银跟台新的发展就与我何干了。新行员
享受彰银的舒适,虽然升等加薪不易,但比起其它银行,效能比算高的,所以积
极一点的可以边准备其它考试,消极一点的静静享受早下班的好日子,等待财政
部与台新之间能有个所以然之后再说。
总之,彰银原本稍胜台企银,但现在几乎与台企银成了官不要,民不收的难
兄难弟。就某种程度而言,台企银传出来的亲家都是好人家,不是兆丰就是台银,
即使嫁不掉,至少上面没有一个像阴魂存在一样的台新。虽然说,这几年彰银员
工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但台新的问题依然还没解决,政党轮替之后,只怕又将有
一场腥风血雨。现在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实际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彰银人心中,有台北银行的例子在前面,超级恐惧会被台新吃掉,但一旦
跟台新关系解除,看看另外二家三商银的样子,好像也没比现状好多少。也许,
能够一直维持现状,是不少彰银人心中不能说的秘密吧!想进彰银的人,千万别
将过去几年的好日子当成以后的好日子。不进彰银,彰银与台新的故事可以当做
阿扁金改的茶余饭后话题,一旦成了彰银的员工,一不小心,就会成了一段凄美
的爱情故事了。
作者: AppSync   2015-05-25 00:11:00
优文
作者: sca133   2015-05-25 07:58:00
高手 金改真的很白烂
作者: ron830927 (胡子卤肉饭)   2015-05-26 00:39:00
员工因为没有太多额外业务,所以很多行员都早早下班,既少花了不少加班费我还在念书 但爸爸在彰银当襄理每天为了业绩烦恼 没有提早下班 每天8点出门 晚上7点多才下班回来!可能每间分行不太一样!?(爸他们公司业绩不太好并购那个时间点 我家老爸很怕失业是真的 !
作者: gipu (yes,I do)   2015-05-26 01:14:00
详细
作者: will9527 (9527)   2015-05-26 23:54:00
其实二者合并,彰银有转机,台新也能踏出新的一步
作者: sing80230 (sing)   2015-05-27 01:52:00
这胶着状况,政府的不定也是原因之一,如今痛苦的都是老百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