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基本工资要练基本功夫

楼主: chiayimayor (夢已經振動奮鬥毋通放)   2014-09-02 11:11:37
文章出处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02000044-260202
陈冲专栏-基本工资要练基本功夫(总统府资政、东吴法商讲座教授)
最低工资(minimum wage)无疑是今年国际经贸的火红话题。从未立法规范的德国,由去
年大选的电视辩论,延烧至本年7月3日在执政联盟的支持下,首次通过2015年起每小时
8.5欧元的最低工资。而稍早在5月19日同样从未立法规范的瑞士,藉公投方式以76.3%的
多数反对订定22瑞士法郎的最低时薪。虽然结果不同,却留下不少正反意见的素材。
而在大西洋彼案的美国,欧巴马无疑是最低薪资的斗士。连续两年在国情咨文中均主张提
高最低时薪。在国会未予回应的情形下,本年2月12日欧巴马迳行签署行政命令(
executive order),要求2015年起与联邦政府新签或续约的承揽商(不包括货品供应商
),须将其员工的时薪由7.25美元提高为10.10美元。及至4月2日欧巴马赴密西根大学演
讲,又以最低工资为题大声疾呼,甚至要自己女儿去寻找最低时薪的工作。
打铁趁热,今年七月欧巴马又对记者发表统计数字,就响应其号召于1月起提高最低工资
的13州,与另外37州比较,发现该13州增加0.85%的就业机会,而另37州只增加0.61%;
但欧巴马此一说法旋即遭媒体踢爆是在玩弄数字,原来欧巴马系将本年6月与去年12月比
较,媒体认为依理应与今年一月比较,结果反而是未调高的37州以0.69%比0.59%胜出。
报纸甚至在结尾时还以马克吐温的名言调侃欧巴马:“谎言有三种,谎言、可恶的谎言及
统计数字(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虽然饱受共和党、媒体、学者及企业的评击,欧巴马的努力至少有三点值得肯定,也值得
我国劳动部及高层学习:1、二年来在各地演讲都强调“提高最低工资不会影响就业”,
因为他了解这是反对者最有力的理由。2、推销主张都不忘引用数据佐证。3、严守法律与
预算,纵然签署行政命令也是由联邦承揽契约着手。
本年初在“最低工资是good politics?”一文中,我曾引述 Miller, Benjamin及North三
位教授合著教科书的一段话,大意是:只要谈到基本工资,不论采何立场,都注定会被相
对立场者痛批。的确,长期以来学界对最低工资争辩激烈,相关文献早已汗牛充栋。
基本上,工资是一种价格,应由供需决定,如在均衡价格之上再人为拟定一法定最低工资
,由供需曲线即可看出会减少工作机会的提供,尤其是不具专长的边际劳工;讽刺的是,
边际劳工正是提倡最低工资者想要保障的对象。但此一教科书理论是否过于简单?是否忽
略市场中还有搜寻成本、资讯成本、买方垄断(monopsony)及流动不足等因素?类此理
论之争,常流于公婆各说其理的局面。
至于实证研究方面,自1992年起也有较具规模的努力,先是有Card、Kruger针对纽泽西及
宾州的对照追踪分析,得出不影响就业的结论;但另一方面 Neumark、Wascher则得到相
反的观察。及至1996及1997年因联邦提高最低时薪,Hoffman、Trace趁机针对该二州再予
分析,认定确会影响,其后类此实证报告不时推出各有不同结论;认不会影响就业及边际
劳工者,有Dube三人(2010年);认会影响者,有Sen等三人(2011年)及Sabia等三人(
2012年)等。
在双方各有所本情形下,欧巴马之所以急于跳出解释,多半是因为曾任其白宫经济顾问委
员会主席的柏克莱大学教授Christina Romer投书纽约时报表示,总统意见易于获得群众
而非经济学家共鸣,经济学家并非冷血,而是不认为调高后的好处会流向弱势家庭,买方
垄断优势不再,甚至调高会吸引纯熟劳工及退休者重新投入市场,排挤边际劳工的就业及
训练机会。欧巴马虽然着急,但还是引用支持者观点、尽量提供数据,而且在国会通过前
,仅在职权范围内藉联邦契约达成部分目的,不采莽撞行为。
反观台湾,每次劳动部(劳委会)欲提高基本工资时,其理由均系物价上涨、经济成果共
享。我曾对劳委会表示,卖馒头不能仅因面粉涨价就提高售价,也要看本身馒头的品质、
口味及需求弹性,观察消费者是否买单,否则售价提高,馒头滞销,岂非适得其反?另一
方面,工资只是生产要素之一,每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应视对最终产品价值的贡献而定,未
经详细分析就谈分享,不容易有说服力。
国外的最低工资,台湾称基本工资,既称基本,就应有基本功夫。是否调升,不必有成见
,练完基本功夫,就容易看清问题。本次基本工资审议委员提高月薪至20,008元,其实资
方、劳方代表,或行政院在依劳动基准法第21条核定结论时,都应要求加强基本功夫。
所谓基本功夫,我在不同场合曾经提过,包括:1、领取基本工资本劳的确实人数(如此
方知本国劳工究有多少人受惠以及企业所受冲击,而且在此big data时代,不宜再用1.2
%的取样推估或以明知低报的投保薪资充数);2、基本工资提升后的追踪研究(不要有
如蒙古大汗西征,勇往直前鲜少回顾检讨);3、台湾Kaitz index公式的合理化(分子不
含变动给付、分母包括变动给付等);4、确实了解全国薪资结构,以分析调升后的涟漪
效应(ripple effect),进一步研究有无就行业、地区、年龄订定不同标准的必要;5、
其他有关基本工资制度的持续研究(不必再说GDP将成长3%,就一半1.5%算员工的)。
基本功夫未精熟前,意图拟定固定的调整公式,有如在未打桩固基的楼宇上雕梁画柱一样
,不会长久。
作者: hydra60319 (收收)   2014-09-02 11:32:00
标题类别有误,且违反版规3-4。请于24小时内修改,并补充字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