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post.tw/archives/57737
<社福纾困知多少?/《NPO 大调查:COVID-19 对 NPO 的冲击与影响》专访卫福部社家
署>
公益交流站 7 月 29, 2020
文/高翠敏、傅观
为因应疫情对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所造成的冲击,卫福部提出相关纾困方案。不过,4 月
23 日正式公布纾困方案至今,仍有许多社福团体表示没有收到讯息、不知道该向谁求助
,也有单位质疑,相较文化部所拟定的艺文补助方案,艺文团体最高可得 250 万元补助
,社福团体补助对象有条件限制、金额低,恐难维持基本营运。
申请纾困的标准也引起讨论 —— 申请团体限近 5 年曾接受政府委托办理社会福利业务
且未违约之单位,对于未曾办理过政府委托案的组织,有其不公之处,未能获得同等纾困
之待遇;另外,纾困条件中,须连续 3 个月平均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15% ,对于平时收
入较少、规模较小之社福团体,可能无法符合纾困条件,而面临难以持续经营的情形。
虽然卫福部社家署对以上质疑有提出“专案认定”的配套措施,但却还没揭露实际受理情
形,使团体对于纾困是否可带来即时协助产生疑虑,很多组织都还在观望中,也在《NPO
大调查:COVID-19 对 NPO 的冲击与影响》的回应中表达对纾困方案的不理解。因此,
NPOst 特别专访卫福部社家署副署长李临凤、妇女福利及企划组副组长陈智伟、妇女福利
及企划组管制考核科科长林婉如,期盼能借此协助组织更了解纾困方案动向。
首批纾困申请共核定补助 13 案,申请“维持费”居多
本次纾困方案,社家署提供 3 项纾困项目让组织申请。第一是“员工薪资贷款利息补贴
”,第二是“短期周转金贷款利息补贴”,两者皆透过信保基金提供信用保证,协助组织
向银行取得贷款后,再由卫福部补贴贷款利息;第三是“维持费及超时工作酬劳”,协助
组织负担、维持营运支出,包括水电、办公室租金、加班费等,社福单位最高得申请
收入短差之 40%,最长补助 3 个月。
为了让组织方便作业、减少外出,5 月 18 日开始受理申请后,组织可以选择在线上进行
申请作业。截至 6 月 30 日,社家署已收到 29 件纾困申请,总申请金额约 2,100 万元
;6 月 30 日至 7 月 28 日,申请件新增至 44 件,总申请额约 3,896 万元。目前共核
定补助 13 案,计 1,092 万,以申请维持费为最大宗。
7 月 21 日,有 10 案申请结果已出,其中 6 家通过补助审查并已收到拨款函。予以补
助者,一般约二到三周内会收到款项,有一些采个案审定的需要再补件,会花一点时间。
李临凤说,第一批申请案审理时间较久,是希望藉著这批申请案微调作业流程,作为内部
审核参考,进而完善申请规定。她进一步表示,纾困申请采随到随审,且由委外会计师事
务所协助审查,跟受托单位约定一周收一次件,如果资料不齐,每周五都可以补齐再审。
接下来的申请者,会在提出完整申请文件后 2 至 3 周获知结果,并于一个月内拨款。
社家署:现行标准尚称合理,未符合标准的组织,可选择“特殊状况”进行个案审查
面对申请标准严苛,不利社福团体的质疑,李临凤认为,从目前收到的案件来看,这 2
项标准尚称合理。会订下 5 年内要执行政府委托案件且没有违约这条限制,是想借此确
定组织确实有提供社会服务,运作量够且值得信任。
她也提醒,有些组织较少跟政府互动,或是规模比较小、服务对象特定,如果组织不符
合 5 年内曾接受政府委办社福业务且未违约这项标准,还是可以自行提供资料佐证服务
实绩,用“特殊状况”申请专案认定,社家署将透过委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个案审查。不
过,如果组织在选择是否以特殊状况申请时勾错选项,也就是说,未满足 2 项标准又没
有以特殊状况申请,就会被退件。
相较于大型组织平时捐款收入金额大,疫情期间捐款减少显著,平时收入较少、规模较小
之社福团体,可能很难符合“连续 3 个月平均收入较同期下降 15% ”这项条件。李临凤
说,如果地方、小型组织过去几年自己靠劝募、办活动募款,但因为疫情导致募款活动停
摆,面对这些中央较不熟悉的团体,会请地方政府协助过滤,社家署的立场是尽量给予帮
助。
陈智伟也回应:“捐款收入减少幅度,确实会因为组织大小而有差别。大型社福组织募款
下滑比例比较明显,但相对的,大组织的财务状况本来就比较健全”。陈智伟建议,大型
组织虽然短时间内流失的金额大,但营运状况稳定,比较不会有立即的困难,大型组织是
因为收入来源一次减少过多而提高危机意识,因此可以考虑第一、第二类针对贷款的纾困
。
有组织反映社福团体纾困条件相对严格,林婉如指出卫福部设定的条件跟其他部会差不多
,甚至相对来得好。例如经济部对艰困事业的认定标准是月营业额减少 50%,但卫福部的
门槛是减少 15%,补贴则最多为收入短差的 40% ,与经济部一致。
补助案未核销也先拨款给组织,疫情期间难执行标案,视情况可进行契约变更
疫情让活动停摆,使得以政府标案作为收入来源的单位难以如期履行契约,进而衍生出
2 个问题。首先,社福组织担心,没有履约难以得到阶段性拨款,现金流成为问题,此外
,为达成 KPI,组织可能会把累积的业务压缩在下半年执行,导致失衡,甚至有违约的可
能。
对此,李临凤表示,卫福部已于 4 月 22 日发函予直辖市社会局及各地方政府,表示有
关卫福部 109 年度公益彩券回馈金及推展社会福利补助案件请款事宜,受补助单位完成
以前年度同一经费来源、同一县市、同一福利别案件核销并设有专户,得申请预拨;而考
量武汉肺炎疫情冲击各类产业与事业,地方局处可自办及核转卫福部公益彩券回馈金及推
展社会福利补助案件,若未及完成以前年度核销,仍可检附函件、核定函等文件办理请款
,不受上开规定限制。换言之,现在放宽规定,未核销也先拨款,为的就是减少组织面临
资金断流的危险,卫福部也有设立核销专线,有疑问都可以透过专线询问。
而关于疫情期间难执行计画的问题,林婉如补充,5 月 8 日,卫福部也已经发函通知各
地方政府与部分公益团体,原核定计画若不能配合实际需要,如实体活动无法如期执行或
改线上办理等,可说明理由,申请变更计画项目、执行期间、进度或计画总经费,全国性
计画可向社家署申请变更,地方性计画则由原核转之地方政府核准。以前计画变更,组织
需要透过地方政府核转到卫福部同意才可以,需要上报到卫福部,现在已简化由地方政府
直接审核即可,也就是不必再经过“层转”这个行政手续。
林婉如说,工程会有发文通知,“依循《采购法》,遇到特别状况时,契约责任得以免除
或得以展延,社福团体都可以比照办理。”特别状况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不可抗力因素,
比如疫情,一种是政策要求,比如禁止群聚。例如某地方政府的亲子馆营运原本要求一定
服务时间与人次,未达到要罚款,但因为疫情影响,所以反映情况后,地方政府因应实情
,免除了罚则,因此标案若有执行的困难,都可以正常反映。
社家署:文化事业是商业行为,与社会福利非营利性质相较纾困方案,似有不宜
此外亦有质疑,相较文化部所拟定的艺文补助方案,艺文团体最高可得 250 万元补助,
社福团体补助有限制、金额低,恐难维持基本营运。
对于舆论认为艺文团体核发金额高、审查迅速,李临凤认为文化事业是商业行为,不是非
营利事业,将文化事业与社福事业比较,似有不宜。“5 年内承办政府社福案件且未违约
”这个条件,也是为了确保可以协助到有一定服务能量与品质的社福组织才设定。
关于有些民间团体因立案性质未被列入纾困申请范围,变成无法申请纾困的孤儿组织,林
婉如提到,立案类型并不是审查的唯一标准,主要是看组织平时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不是在
做社会福利,所以申请资格并不侷限于组织当初的立案性质。陈智伟则补充,如果只看社
福团体因销售产品产生的事业收入,就跟文化团体比较像一点,但把整个社福组织跟文化
团体类比,目的与性质不同,确实不太一样。
中央单一窗口受理、收入让组织自结、标案只需列明细卫福部盼组织尽快得到纾困
为了让平常比较没有跟政府打交道的团体也能纾困,卫福部已经尽量降低行政手续门槛,
让审查流程按照“3 从”原则——从宽、从速、从简,减去繁复的程序。林婉如表示,已
经尽力把流程简化,组织不必透过地方政府,全部中央单一窗口受理,也可以透过资讯系
统协助试算最高可申请金额,套印相关领据、财务报表、线上查询申办进度,送件信封也
准备好,需要的时候只要印下来寄出即可,也设立纾困专线。此外,不需要检附原始凭证
,组织只要列出收入与支出明细并切结,“你说你收入减少,我就相信你。”审查过程也
会由委外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审查。
李临凤说:“目前收到的申请案件大多申请是加班费、维持费,然而,在审查时常发现组
织没有加班必要,例如有些地方政府的社区关怀据点明明已经暂停,但仍申报工作人员加
班费,让我们觉得很奇怪。”如果审查有疑问,承办人员会用 Email 通知,请组织说明
。另外,也遇到组织申请维持费时报了一大笔不符合现实的租金金额,后来才厘清这笔金
额包括分会的租金,“对于这种状况,如果组织讲清楚,我们也就接受了。”
数位转型需求、社工心理支撑系统,可列为后疫情的关注议题
根据 NPOst 对 NPO 调查,疫情让很多团体意识到数位转型的必要性,然而,许多组织看
见其他组织已有结果,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过程怎么进行。根据《NPO 大调查:
COVID-19 对 NPO 的冲击与影响》,组织在涉及转型的措施中,有 52.1% 正在研议新营
运或服务方式,31.5% 已实施新型态工作,包含“改变作业流程、加强内部改造、组织重
组升格”等去芜存菁的内部调整,以及现行服务的调整,如分流上班、线上进行活动会议
与培训、“将原本规划的倡议工作,转为线上的方式”、“室内课程改外户外课程”等,
都是许多组织应变的方式。
然而在数位转型的过程中,组织几乎是“赶鸭子上架”,现学现卖,小如选择线上会议软
体的资安考量、内部电子打卡的流程设计,大至服务对象的沟通线上化、工具与沟通效益
的评估与试错等,数位转型的重要性因为疫情再次浮上台面,且随着组织服务性质、服务
量体的差异等,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变化。
此外,就申请经费来说,数位相关的经费需求几乎少有可归类的会计项目,致使数位转型
的需求常被夹杂在其他支出里,组织一难寻找直接对接的科目,二难解释数位转型相关支
出的必要性。过往,数位转型的支出因此常成为被节约或优先次序往后调整的对象,当随
著疫情避无可避的数位转型已成为必须,组织在极短时间内的转型可向谁求助?政府是否
有相应政策,让这个议题有机会被考量进去?
李临凤说,如果民间团体想趁此转型,可以考虑申请公益彩券回馈金补助,公彩补助主要
在支持创新跟实验性的计画,经费审查项目较有弹性。不过她认为,组织如果要依靠政府
辅导转型,真的太慢了。因为政府作业仍有僵化缺点,民间相对来说还是灵活很多,理想
的状况是,组织能自己找到数位转型的破口与需求,再跟政府申请相关经费去改变,就转
型过去了。
数位转型变得势在必行,尤其对疫情收入减少、行动受到限制,但又必须维持服务的社福
组织来说,转型压力首当其冲。但陈智伟也坦言,公部门可以补助经费,纾困方面,也有
补贴贷款利率,不过政府也看到,有些组织其实远远有足够的经费可支应,却不愿意拿钱
出来负担组织运营的合理费用。卫福部也审过很多创新案件,然而所谓创新是真的创新,
还是只是要申请人事费的名目?也是过往在审查案件的为难之处。
“这种大机构通常接政府案件,如上述所提,政府委托案子经费照拨,所以即便捐款减少
,现金流还是要有能力负担员工薪资。我们也希望各分会要自己反映到母会。”陈智伟说
,政府一向鼓励数位转型,会去调查需求,包括人力问题(雇聘用)、行销问题,也视资
源给予协助,但数位转型如果全部依靠政府,并不是个务实的作法。
政府各部会与有自己的资讯系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常常面临资料很多,
却调不出来、无法整合的窘境。因此,比起冀望繁文缛节的政府伸出援手,其实更重要的
是,要有人才扮演桥梁的角色整合资讯。从公部门的角度,李临凤建议民间社福团体,数
位转型绝对不能忽略培养数位协调人才。也许,民间团体先评估自己的数位转型阶段,在
政府委托案上提升执行量能,公部门也可以借此向上级机关反馈,再回头挹注更多资源。
最后,NPOst 也收到社工团体反映,疫情期间社工尽量维持量能,但对社福工作者而言,
心理负担很大。一方面担心接触过程自己把疾病带给个案,一方面担心不亲自触及个案会
错失承接的机会。然而,面对心理压力,社福组织给予的关怀可能不足以支撑社工,社工
的心理支持系统也需要更多的关照。
李临凤回应,指挥中心有相关工作指引,社福工作者前往案家,应先以电话询问个案身体
状况再进行家访,与个案见面时也要做好基本防护措施。也有进行机构的防疫演练,但防
疫演练仍仅止于隔离、疏散等行动,并没有讨论到工作人员心理层面支持,日后,针对防
疫工作人员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支持作为,可以列为接下来的讨论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