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不同的,常常碰到啊,尤其是交往的人不是同行。
先讲最亲近的家人,我就有一个极度阶级歧视,完全自我中心无同理心的老爹,
所以促成了我走社福的决心。我无力也没有计划改变他,只能把他当案主。
再讲朋友/同学,背景不同,各行各业,不会完全了解,但也不会是无心肝的人,
物以类聚吗. 歧视来自于不了解, 我也不强求每个人都能同理弱势者的来龙去脉,
但是一但他们亲身遇见了,会来问我怎么办。这时候就是考验自己做理念宣导
的能力了,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引他们"入门".
跟交往的对象又不一样了,因为生活会很多交集,未来有些决策也是要彼此有
共识才能走下去。我前一段是资本主义者与社会主义者的恋爱,同婚与反同婚的争执,
个人归因与贫穷循环的辩论......你可以想像我们价值观差距有多大。
可是,这跟要不要放弃感情无关。这些互动是增加看清一个人值不值得你
爱的机会,而不是结果。他可以不认同我的理念,但不能口出恶言;他可以去
支持跟我完全两极的政治决定(例如统独),但我包容他的同时他也必需包容我;
他可以不了解我的工作价值,但不能觉得我付出心力努力的事是无价值的,
多方阻扰。每个人都有地雷,不管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上.
说到底,一个人说爱你的人能尊重你到什么程度(还有你对他也是),才是能不能
走下去的原因。就算青梅竹马,也有许多异同要处理。
孩子是另一个境界,跟许多关系中"共有"的东西一样。怎么去协调?彼此都愿意
让步才有机会。共用一条牙膏都可以吵架,为什么别的事不会?那根本不是分两条
牙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进入两人关系,本来就要学习放弃一些自我,
试着去和另一半建构最大公约数。
无法取得共识的事,我会想是我的说服力还不够,而我也不是菩萨,
对某些族群也有无法跨越的厌恶感在, 只是在态度上有意识的去修正.
像你说的例子,就算以后孩子遇到,我们能做的是引导他用更宽阔的想法去
思考这个世界,而不是把我们自己"同理心"的价值观塞给小孩。
歧视有时是同理的前阶段,也不必急着贴对方标签.
我对自己相信的普世价值是很有信心的,还不理解的人只是时候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