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童年末日 / 亚瑟‧克拉克 / 1953

楼主: weq (weq)   2015-04-10 08:36:20
“今天每个人走到窗外,就能看到巨大银白色的外星飞行器就飘浮在每个人的头顶上...
宇宙中是不是只有人类这个问题今天已经有了解答!weq,你怎么看?”
“是的,保洁,这里有一张二十年前我跟外星人的合照......”
最近几年,人们对:“外星智慧是否存在?”似乎渐渐倾向开放的态度。而人群渐渐倾向
赞同的主因,我想是因为人类已经明白自己所处的宇宙中,就有上千亿个如同银河系般的
星系;而每个星系中,就有一千到四千亿个太阳系...若再进一步进而思考宇宙之外是否
还有宇宙?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下,实在很难继续坚持“宇宙中只有人类”如此的说法。再
加上好莱坞电影的推波助澜,影像的拟真走到极致,任何外星人的扮相跟特效就像天生就
长那样般自然...所以,现在理应当是科幻小说最好的时代。
只是,现实来看并非如此。人们看待小说及戏剧中的外星人,心态上似乎跟在电影里看一
只会说话的狮子或看魔戒里的角色没两样。过去经典的科幻小说好像也没有因为电影技术
的突破而开发出更多的阅读人口。就我个人来说,每当电影台重播《机械公敌》《变人》
,我的注意力就会很自然的逗留在那些电影上,不过,我仍然无法读得下艾西莫夫的机器
人系列。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在书店或图书馆拿起科幻小说随意翻览,都会感到一股像是磁铁同极相斥的那种反作用力存在于自己与手上的小说之间。回忆起来,当初在读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跟艾西莫夫的经典《夜幕低垂》时,心里也同样出现过对于科幻小说的排斥感。不过,也并非所有的科幻作品都让我感到难以亲近,譬如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跟这本《童年末日》,就让我感觉到磁铁似乎翻了面,“啪!”的一声小说竟黏了上来,拍也拍不掉,唏哩呼噜一下子就读完。所以,有必要好好想想这其中的关键:
“科幻小说的本质中,我所不能忍受的部分究竟是什么?”
先谈“小说”。小说作为一种载体,乘载了某些思想跟意念。如果无法让人读完,那就是
失败的乘载,思想与意念无法传达到读者心里,影响力是零。不论那一类型的小说,如果
人物扁平、缺乏故事性、无法唤起读者情绪,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讯息没有传达,白忙一场

所以只要是小说,我无法忍受“不好看”。
而若进一步缩小范围,限定在“科幻小说”,讨论“所无法忍受的部分”,我想有以下几
种:
一、无法忍受毫无根据的幻想
科幻小说必然会有想像的成分,但必须在现有的科学基础上进行想像,譬如在没有重力的
外太空,不能让角色在没有重力装置的协助下像在地面上行动自如。当然由于人类对宇宙
的了解还太少,小说中许多现象不能完全找到科学依据,甚至目前被视为理所当然将来也
许会被推翻,但只要在阅读这些具有想像成分的内容时缺乏一个合理的说法,或提出来的
理由非常牵强,就会令我难以忍受。
二、无法忍受毫无创意的改装
譬如所有外星人都长得像人,有五官有四肢,都跟地球人同样呼吸空气,都用语言沟通,
且都讲英文......一看就会感觉只是人类假扮成外星生物在演戏,充其量只是寓言故事,
不叫科幻。比如《星际大战》。又譬如《银河英雄传说》,我情愿他的故事乖乖地发生在
地球的海面上,名字就叫日本名,且时间在二次大战,这样说服力还比较高。还有像《寻
秦记》,一个未来人类在古代生活的例子,若站在作家立场,或许会因为参考资料相对多
而容易写,但这样的取巧(项少龙一到战国时光机就炸掉了)无法满足一个期待科幻想像的
读者。而从这个点上来看,也应该可以找到我不太能接受艾西莫夫机器人系列的理由。
三、无法忍受众生平等其乐融融的宇宙
目前人类的科技极限,就是送两台无人探测车在火星地表上走来走去,对于已经能掌握接
近光速的飞行器或是掌握扭曲空间甚至穿越虫洞在宇宙间移动的外星智慧眼里,大概跟现
代人看原始人已知将石头磨尖当武器差不多。所以每当看到人类与外星人平起平坐其乐融
融的设定,总会想起狮子老虎跟大象兔子羚羊都是好朋友的晚安故事,对于看惯
Discovery频道的人来讲,实在很难接受。尤其霍金警告地球人不要去招惹外星人,决不
是空穴来风。
******************************
将上述理由作个整理:
§只要是小说,我无法忍受“不好看”。
§而关于“科幻小说”:
一、无法忍受毫无根据的幻想
二、无法忍受毫无创意的改装
三、无法忍受众生平等其乐融融的宇宙
由此可知,科幻小说的阅读对我而言是有相当门槛,只要一个环节不如我意,我就会放弃
阅读。然而,克拉克这本《童年末日》,竟穿越自己所设下的重重关卡,实是近年仅见。
它是一本好看的科幻小说,所有的想像都有根据,都合情入理;宇宙众生从不平等。
如果说,《1984》中“老大哥”对人群的控制算是极权主义,那《童年末日》中的“主宰
”对待人群的态度应该能算得上开明专制。所以有人说它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
相较之下,《童年末日》其实在小说设定上好过《1984》。因为,人类是被更高的外星文
明所统治,在面对压迫时,更无助,更难有出口。且最后主宰解释何以压迫人类文明的理
由,又回归科幻小说本色。读完小说的刹那,对主宰所提出的理由其实并没有特别感觉不
同意,只是对于人类的进化与灭绝的说法却感觉有些牵强,这其实是最关键的一步,力道
却走的最弱。
不过我还是愿意原谅这个结构缺陷。毕竟这个命题太大。小说家用过无数巨大灾难企图毁
掉人类文明甚至人类这个物种,至今还没有人完全成功;而关键是也已经走到小说最末段
,结局如何其实不是最重要,而是小说点出了:人类的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若用现在
人类的角度来看是如何?若以未来人类角度来看又是如何?而在整个宇宙的立场上又是如
何?而看完小说后,“你”的看法又如何?
宇宙本是自然如此,从不思考。而当人类出现,开始观察宇宙,为宇宙万物命名,宇宙依
旧本来如此,无知无觉......而杰恩最后的存在,看着一切消散,代表着人类终究知道自
己被宇宙毁灭,而这一切,宇宙依然一无所知。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5-04-10 11:15:00
找不到不能接受机器人系列的理由
作者: wxes50608 ([Intellect/_______/VWB])   2015-04-11 10:55:00
思想狭隘只能等慢慢成长 一堆成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