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宣] 伍薰的海穹英雌传

楼主: nightlight39 (乃赖)   2014-03-15 11:40:07
本文无剧透,请安心服用。
1977年,33岁的乔治.卢卡斯为了坚持他电影的开头字幕:“很久以前,在非常、非常遥
远的银河彼端…”,以及整段银河史的字幕不要被工作人员名单打断,违反了美国导演工
会制定的“片头设计规范”。被罚款之后他退出导演工会,并长达二十年不担任导演。
也在同一年,24岁,失学而迷惘的詹姆士.柯麦隆在电影院浑身颤抖,发下了这样的宏愿
:“我要超越乔治.卢卡斯。”
20年后,在奥斯卡领奖台上,柯麦隆高举双臂呼喊:“我是世界之王!”
伍薰与《海穹英雌传》其人其书,总让我想到这些逸事。
乔治.卢卡斯,将黑泽明《战国英豪》的落难公主与滑稽农民,放到星际与银河的遥远彼
岸,用前所未有的特效打造影史上最梦幻华丽的舞台。而詹姆士.柯麦隆,则沈迷深邃的
海洋,除了《无底洞》和《铁达尼号》之外,他更独自一人潜入海底十一公里的马里亚纳
海沟,创下单人潜水的最高纪录。
他们两个浪漫的梦想家,都将目光投向人类的疆界:外宇宙-太空与内宇宙-海洋。在西
部片逐渐式微的世纪末,为全世界爱幻想的青少年们,找到了可以做梦的新天地。
而如今,伍薰又带领我们瞭望大洋的彼端,那里是季风和洋流的源头,是海上游猎民歌瓦
-结合海鬣蜥、恐龙与人类的原创幻想种族,驰骋的猎场、渔场与战场,也是台湾曾经可
能的伟大征途。
诞生自对大海的热爱,伍薰创造了架空世界“极光之洋”与幻想种族游牧民族“歌瓦”,
完成了当代台湾独一无二的原创生态科幻故事-《海穹英雌传》。讲述很久很久以前,或
是很久很久以后,一个属于海洋与陆地的故事。一群拥有智慧,居住在海穹庐中,脚跨蛟
龙争逐大海的歌瓦,他们之间的权谋斗争、爱恨情仇。
我认为,这本书的土壤有四:第一,来自伍薰自幼热爱的生态、恐龙与演化论,他为故事
中出现的所有原创生物,都设定了详实精彩的演化历程;其次,有西方奇幻爱用的中古世
纪冷兵器时代背景,熟悉奇幻小说或游戏设定的读者,能很快进入故事的情境;第三,信
仰自然神、随水草飘零又暴虐直率的蒙古文明,让故事充满肃杀与凛冽的史诗感;以及最
后一项,就是台湾伟大的海洋文明。
位于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与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交界的台湾岛,曾经在人类横越大洋的史诗
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要角。
这段故事不是发生在西侧的黑水沟,而是东侧的太平洋,故事的时间远早于明、清开始的
汉人移民,也远早于西班牙、葡萄牙或荷兰、英国开启的所谓“大航海时代”或“地理大
发现”。
在欧洲人开始涉足太平洋的四五千年前,南岛语族就乘着棕榈树干作成的独木舟,逐一登
陆广大海洋上的无数岛屿。他们最远,到了智利的复活节岛,最南,则到了南半球的纽西
兰。根据语言的演变,许多人猜想,这场被西方中心观点无视了数百年,真正的“大航海
时代”,踏上万古无人岛屿的“地理大发现”,起点很可能就是台湾。或至少,台湾是一
个重要的中继站。
这是多么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事。或许是因为野心、好奇或战乱,曾经有无数的人们,在漫
长的数千年间,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乘上小舟,航向未知的彼端。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火药、罗盘与印刷术,没有枪砲与钢铁,所以在帝国主义崛起的时代
,这群古老勇者的后裔,被视为野蛮人,他们的文明与历史已经大多被彻底灭绝了。
虽然伍薰说的是发生在架空世界的幻想故事,却总让我想起这段历史,或许因着他和先民
一样,受这片土地滋养、受相同的海风吹拂,也抱持着对海洋的着迷与眷恋。
看完《海穹英雌传》,我想的是:这本书早就应该出现,早就应该诞生在这块土地。幸好
,现在还有机会,见证海穹故事继续成长茁壮,让消失在近代砲火与烟尘间的传奇重生,
而我们又重新学会,眺望蓝色的波涛,眺望很久以前,遥远、遥远的大洋彼岸。
浪潮将起,洋流与季风的岛屿,乘风破浪的史诗,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属于台湾的过去
,现在与未来。这本书厚不过两百页,却承载着伍薰十年意志,毕生热情的《海穹英雌传
》,能不能像当年的台湾先祖一样横渡大洋,为当代台湾科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有没有可能,《海穹英雌传》成为是台湾的《星际大战》和《阿凡
达》;而伍薰,有朝一日成了下一个乔治.卢卡斯或者是詹姆士.柯麦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