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自揭“学霸非不劳而获” 吁别浪费基因里

楼主: una283 (无)   2025-06-06 13:54:09
不后悔22年前拒读台大…徐伯均自揭“学霸非不劳而获” 吁别浪费基因里的好奇心
2025-06-06 12:23 世界日报/ 特派员
黄惠玲/芝加哥专访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40岁的徐伯
均,回首18岁时意气风发的选择,从未后悔。
“给自己多一点探索的机会。”徐伯均坐在芝加哥大
学校园书店里,轻啜一口咖啡后说,“选择真正喜欢
的领域,就是你最好的出路。”
选系不选校 轰动一时
徐伯均是2003年台湾大学入学指考第二(理工)
类组榜首,目前任教于全美顶尖高等学府芝加哥大
学;当年他未选择排名第一的台湾大学电机系,选
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系时轰动一时,被视为“选系不
选校”的特例。
当时媒体多用“天才”、“学霸”形容特立独行的徐伯
均,他帅气的外表也引人注意。22年过去,近日因
联合新闻网“报时光”回顾徐伯均的故事,在社群意
外引起广泛讨论,网友各种意见都有。本报特别到
芝大访问徐伯均,他回溯这段过程,侃侃而谈年少
时的坚持,与此后实践的理想。
在许多年轻学子面临选校、选系的迷惘时刻,现为
芝大分子工程系(Molecular Engineering)助理教授
的徐伯均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当年我选读
清大材料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他一直对材料
的微观结构到宏观运用有很大热情,加上从事劳工
工作的父亲与从商的母亲对他采取开放教育,让他
能自由从容地选择所爱。
顶榜首光环 带来压力
不过,榜首的光环带给徐伯均荣耀,也带给他庞大
的压力。
“学霸并非不劳而获。”徐伯均说,到清大的前两
年,为了让自己的“榜首”头衔名实相副,加上来自
师长的“善意期许”,他花了绝大多数时间钻研学
业,“几乎没日没夜地苦读,直到有天体力透支,却
发现隔天要交的报告没时间完成时才顿悟,我高估
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从那次后,徐伯均开始放松自己,不再执著“学霸”
身分,校园生活也开始变得有趣,但代价是成绩日
走下坡,“多少影响了之后我申请赴美留学。”
徐伯均说,服完兵役后的2008年,他进入中央研究
院工作,后来也申请美国大学研究所,没想到第一
年竟然没有拿到任何录取通知。
“当时的确很失望。”徐伯均说,很多人都不清楚他
这段经历,原来榜首并不是一路顺遂的保证。
知道自己的不足后,接下来的一年,徐伯均努力强
化研究项目,2009年以更完善的履历,进了史丹福
大学研究所,并在2016年取得材料博士学位。也是
在这段求学时期,他成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在
奈米技术、能源与环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华裔材料
科学家崔屹的入门弟子,奠立了他日后的职涯走
向。
爱上教书 从没有后悔
“崔屹教授让我真正了解教授的工作。”徐伯均说,
他开始“爱上投入研究、教书、贡献社会的这个行
业。”徐伯均毕业后留在史丹福当了两年博士后
研究员,直到2019年他接获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教职聘书,才离开待了八年的史丹福
校园。
“如果没有在攻读博士时期,有机会看清楚自己的兴
趣,或许今天我仍在职涯路上跌跌撞撞。”徐伯均坦
言,当年一起在清大材料系的同学,不乏已经成为
科技业的“亿万富翁”,不少人也都曾经看坏他的选
择。但徐伯均很清楚未来在学界及产业界之间扮演
的角色,他认为金钱与成就无法画上等号,他从来
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当了六年教授,这份工作跟产业界最大的区别在于
学生。”徐伯均说,培养出一批学生,从他们什么都
不懂到取得博士学位,然后在社会上不同工作领域
做出不同的贡献,“那种成就感无法跟金钱做比较。”
从进入大学到当美国大学的教授,22年的时光不可
能没有感到过挫折或沮丧。徐伯均说,累积过去的
经验,他将“情绪”跟“问题本质”做出了区别,“很
多挫折是可控的,只要有对策、时间、耐心,自然
就有解决的时候。”如果遇到“不可控的挫折”,那么
必须要将心态扶正,告诉自己只能继续前行。
“时间拉长后往回看,很多当时以为是重大挫败,成
长后觉得其实只是小小石头。”徐伯均说,从这段体
验发现,“愈早碰到失败,后来吃亏的机率愈小。”
非不费吹灰之力天才
徐伯均说,前阵子一些学生、朋友都传了联合报“报
时光”的新闻给他看,“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年的榜首
新闻又被重新炒热。”一位学生还告诉他,“老师你
应该让大家知道你投入了多少时间在教学、研究。”
意指他并非是那种不费吹灰之力的天才。
“除了周末有一天是家庭日外,其他时间都沉浸在研
究、教学、写论文。”徐伯均说,他在芝大几乎全时
工作,“要学习的太多了,尤其科技进步迅速,还有
太多想要探知的领域。”
因为感念当年在台湾清华大学的教育,给了他受益
良多的知识,徐伯均从去年开始,与其他三位来自
台湾的芝大教授金政(理学院)、陈津渡(医学物理)与
高建民(医学物理),共同主办了“芝加哥大学暑期台
湾学生交流计画”(UCTS,官网:
https://uctsfellowship.uchicago.edu/)。该计画去年
招收了八名学生,今年第二届学生已经激增到30
位。
徐伯均说,希望透过这项计画,让更多的台湾学生
可以在实体环境,了解做学术是怎么回事,让台湾
的年轻世代,有机会探索更多的选择,更具有国际
视野,“这也是现阶段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徐伯均在芝大所领导的实验室,主要专注于创新性
光热调控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并运用从基础
材料科学到系统级机械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致
力开展具有变革性的科研工作。
想以辐射制冷解决暖化
徐伯均说,假如要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应该就是“把
辐射制冷”的理论,运用到解决地球暖化的环境危
机。
近年积极投入“凉感衣”研究的徐伯均表示,气候变
迁导致的极端气候日益恶化,在一些缺乏冷气等公
共卫生设施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正遭遇酷热的严苛
挑战,“我们正研发把利用奈米科技反射太阳光的技
术,运用在制造可以让这些民众减少受到酷热伤害
的衣物。”
他说,假使可以把这种实验性的概念量化生产,未
来研发出防止冰川融化的产品,甚至解决随着人工
智慧发达带来的数据中心散热问题,都将不再是纸
上谈兵。
对于年轻学子如何对未来做出正确选择?徐伯均
说,不妨多听取建议,从而独立思考;不要浪费每
个人基因里的天赋“冒险精神”和“好奇心”,“跬步
千里,养成好的习惯,让时间累积实力。”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8788973#
———————————————————
推荐给走在前端的菁英们读读他的经历
漫长的人生路里,你不会是永远的第一名
菁英最大的障碍永远是自己
了解自己比认识敌人来得重要
作者: lovehan (寻找初衷...)   2025-06-06 22:39:00
不是哈佛,safe。凉感衣?不是已经商品化了吗?
楼主: una283 (无)   2025-06-07 06:09:00
天才最怕作茧自缚,还好他有走出来榜首的光环也是枷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