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na283 (无)
2025-01-31 19:05:01将招生人数依排名累积并作为横轴,纵轴紫红实/
虚线为113年A自组/AB组累积人数,所以实+虚
会等于横轴的数值;纵轴草绿实/虚线为112年结果
(蓝实虚线是依112排名累计113的招生名额)
https://i.imgur.com/Q11XUJZ.jpeg
使用前面提到的分析组合方式,将筛选标准做更多
组合再进行交叉关系回归,得出“A自”、“社自”及
“B自”属同一类且彼此关系清晰,简称为A自组
(B自虽列入但几乎不存在高分群)。非以上三组
的几乎会跟“AB”组关系密切,故以AB组称
用这些组合的关系可以大致做出校系排名,当然因
级分粗粒化的关系,部分校系前后顺序随程式定义
就不再另外加入其他因子。
可以看到112到113A自组招生人数其实是下降的,
不过113实际结果(紫红线)却明显在“A自”的累
计人数3000到8000有明显增幅。
前几篇提过的,以A自组为筛选关键的校系,
在113年有排名前移的情况。另外,由于电机、电
子、物理这几个跟半导体明显相关的科系,已在
112就获得了大幅提升,因此在113增幅不大。113
半导体产业效应则继续外溢到,尚未提升到电机电
子系,以及公立学校其他工程类,例如:化工、其
他理学院、环工、机械、土木等。
以下挑出一些变化较明显科系,前段是113排名增
幅大的“A自”组,后段是113排名跌幅大的其他组
第一个数字是该组113累计人数,后面接比
112提升+/退步-的累计人数,再来是113关键组合
的级分,以及比112增/减的级分数。
656 +736 国英A自56 +2 中国医中医甲
753 +779 国英A自56 +2 中山医牙医
847 +1057 英A自42 +2 清大资工丙组
1421 +669 国英A自55 +2 中山医医学
1904 +966 A自27 +2 成大工程科学
2266 +377 英A自40 +2 清大材料工程
2231 +461 英A自40 +2 台大化学
2459 +1981 英A自39 +4 中央电机工程
2466 +233 英A自39 +1 中央资电学院
2554 +801 英A自39 +2 阳交理学院丙
2740 +423 国英A自52 +2 义守医学公费
2896 +1118 A自26 +2 中央光电机工
2975 +1901国英A自51 +4阳交机械工程
3048 +1204国英A自51 +3中央通讯工程
3352 +805 英A自38 +2 台北药学药学组
3377 +685 英A自38 +2 阳交工工管理
3440 +532 英A自38 +2 中央资讯工程
3760 +914 A自25 +2 台大农业化学
4341 +821 国英A自49 +3 阳交运输管理
4441 +1505 英A自36 +4 台大农艺
4691 +712 A自24 +2 中兴化学
4832 +409 国英A自48 +2 中正机械工程
4939 2359 英A自35 +5 清大医学科学
4955 +1040 英A自35 +3 阳交土木
5020 +1638 英A自35 +4 阳交医放射科
5081 +1695 英A自35 +4 中山物理
5409 +811 A自23 +2 台大地质科学
5930 +1086 英A自33 +5 中央大气科学
7806 +933 英A自29 +3 中山海洋资源
#################################
371 -257 国英A39 -1 政大金融
989 -390 国英A36 -1 中山资讯管理
1994 -1360国英A社48 -4 政大保险及风险
2007 -975 国英A社48 -2 政大统计甲组
2149 -1130 国A21 -2 台师学习科学士
2832 -1482 国英B31 -4 台北不动产
3141 -1710 国英A社46 -3 政大地政学土
3191 -2400国英A社46 -5 政大企业管理
3343 -1080国英B社45 -3中兴企业管理
4555 -1996国英B社44 -3 清大外文
6320 -1115 国英B社42 -1 清大中文学甲
—————————————————————-
目前看来半导体效应还是挺有力的,至于外溢到
其他工程类或其他理学院的部分,可能会随着考试
难易鉴别度,在不同年度产生上下波动。
虽然“A自”、“AB”是资料跑出来的结果,但背
后意义也不难想像,数学、自然、社会(高分)
是最需要努力与天份的科目,三选二就足以鉴
别考生程度了。所以A+自甚至高分群社+自
就可以分辨现在学生的能力与程度。
可以看到不管112、113 “A自”、“AB”在快2万
发生交叉,也就是在那之后再用“A自”来筛已
无意义,学生程度顶多用“B自”来分,对大部
分二万以后的学生来说,用数学单科来分便以
足够,用再多反稀释了数学的辨识度。
“A自”校系排名往前与当年度“AB自”级分分布
很有关系,当“AB自”级分分布有鉴别度时,也
就是“AB自”45-25级间人数增加较缓时,全类
组排名3,000-7,000的“AB自”系会往前跃进。
反之,当“AB自”级分人数在35级后增加快速
就代表纯看数学的中上校系排名会往前。而3
千到七千的校系大致介于,顶大尾到四中师政
尾的范围。
等月底114年度的“AB自”级分分布出来后,
我会再把112-114分布图贴上来,应该可以
预期三千名到七千名校系今年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