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政附与松山110-112年录取台大统计

楼主: parkpre (parkpre)   2024-09-18 13:05:47
看到七月这一系列有关政附和松山升学率的比较,
好奇的上去看今年两校的榜单,做个简单比较
(补充:查了这届三年前会考分数应该是政附28.6,松山30.6)
当然午休时间有限,这边就不比较热门科系,
留待其他有兴趣的人深入比较,细节就由大家各自解读。
政附 松山
总人数 202人 684人
台大 9.40%(19人) 7.89%(54人)
五大 41.58%(84人) 29.24%(200人)
五大+四中 49.50%(100人) 40.50%(277人)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18 21:02:00
讨论激烈主要在于考上台大文组系跟其他学校理工不等价112出任薪资统计显示大学学历薪资科系间差异不大除了医药相关证照系有明显较高薪资外其他科系毕业生薪水仅高于基本薪资4-5千元真正要有明显薪资差异要到硕士学历才有明显落差而六成以上的硕博士学历集中在理工科系也许大学就读理工或是文法商对毕业薪资没什么差但大学理工生继续投资2-3年取得硕士学位投资报酬率比文法商会高很多至于政附和松山读哪家比较对升学有利200多人去比600多人也没什么意义两家高中所在的等级本就存在一些有潜力和往下堕落的国中生就自身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需要为了什么排名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19 03:06:00
当然有意义,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政附升学比松山好,但是录取分数却是松山较高,可见政附的cp值较高。
作者: pcj (爱睡觉的小熊)   2024-09-19 06:23:00
历史,地点,升学率。政附只有赢一个,输两个啊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19 07:46:00
第四第五名有什么好争的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终生台大人)   2024-09-19 09:00:00
在理工科,硕士是必备学历了,就算应届没唸的 工作后很多会回校补学历 只是在职生和一般生程度就是有差
楼主: parkpre (parkpre)   2024-09-19 09:05:00
这篇是整理两校升学表现,至于文法商理工的选择并不是这篇的重点,想讨论的可以另外开一篇讨论。对照之前几年的升学贴文看,有趣的是,在政附这个会考分数落点区(28-29上下),包括大同,中仑,丽山,板中,和平等校相比,政附顶大的比例是明显高于这几所学校。看历史资料,顶大比例也是多数略高于松山。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19 09:23:00
上学方便就好不需要为了多一点成效舟车劳顿政附学生数也不多刚好就吸收文山区的学生文山区老公寓也是近期小家庭询问的重点丽山位置虽然也偏僻但只要内科还在跟着爸妈上学这样的人口红利还是会使丽山分数不坠松山的地理位置可以接收松山港湖甚至汐止基隆位置太好惹不太可能下去中仑也是小班加国中部就是定位在就近入学中仑附近还是以住宅区为主就学人口不会有大变化唯一可能有大变化的大概就是市大同了成渊与市大同吸收的族群重叠而成渊位置更好两者分数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互换==先说一下没有想战学校只是若细看台大科系==政附19个台大科系里较前面的仅法学、企B、会计、医工各一机械二但松山台大54位前段科系占比较高法律2、财经B、国关4、会计3、政治2、经济A、企B2、物理、医工2、数学、机械、兽医、生机2、工海、化学、药学2、物治、职治、医检、护理2怎么看都是松山都是大胜吧现在只数台大录取率是不准的还是要进去看录取的系别松山应该就是永远的老四也不会赢过成功
作者: Xkang (一日台大人 终生台大人)   2024-09-19 10:51:00
其实楼上可以回文 好大一串XD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19 12:31:00
不好意思,时间很零散就写成这样了。
楼主: parkpre (parkpre)   2024-09-19 13:08:00
如果用una283的数据,因为当中把台大护理算进来,所以我就用上面一篇una283台大尺标的贴文,把台大护理以上的科系都算入,松山共37人,比例68.5%,政附共13人比例68.4%。看起来也没有到有差别,当然如果再看更高标准的科系,我相信会有差别。不过我主要还是比较五大和四中以上。政附会考分数虽然低于松山,但升学表现却远胜同级分数学校,且可和松山平起平坐。虽然政附社区高中化已经是事实。但看起来还是有点能耐可以维持毕业生水准。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19 23:15:00
2014年学测70级分以上:政附11.2%松山8.6%政附还是比较好
作者: NEWOLD (乱红飞过秋千去)   2024-09-20 01:19:00
为什么政附的录取分数低 升学表现确比较好
作者: kendavid001 (小云)   2024-09-20 06:45:00
这就跟拿实验比建中没两样==母体数量差太多
作者: aro3810 (cherng0800)   2024-09-20 07:06:00
人数差了三倍多比什么鸟蛋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0 07:24:00
人数不是借口,因为这种情况不只一年,政附是长年赢松山这跟实中建中的情况不同,实中录取分数本来就赢建中,所以大考成绩赢建中很正常但是政附是在录取分数低于松山的情况下,在大考逆转胜,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10:29:00
单纯就天花板效应啊,一堆县市第一志愿录取分数只有台北五六志愿,升学率却跟成功、附中差不多。录取分数只代表最后一位,不能反应平均实力,松山天花板卡在成功,政附却可能接近附中。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0 11:02:00
2023年公立高中升学率(五大+医科):竹科实中 85.2%建国中学 63.0%(不含医科)北一女中 63.7%(不含医科)师大附中 62.3%(不含牙中)新竹高中 54.8%武陵高中 54.1%台中一中 51.4%台中女中 49.3%高雄中学 49.1%成功高中 47.3%(不含医科)中山女高 44.7%(不含医科)台南一中 44.8%县市第一志愿录取分数是台北第五六志愿的只有雄中跟成功升学率差不多而已,没有一堆不过政附的确类似于县市一中,能收到一些高分群因为距离市中心比较远,较不会被成功磁吸所以填志愿不能只看最低录取分数,也要看高分群比率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16:30:00
政大与松山录取分数就摆在那,113年的落差更大,松男31.6,松女30.6,政附28.8,这是接近2-3分的差距,基北区靠前高中除了板中有大量约10-20%超过最低28.8,2分以上,多数该校就在那1分内(松男今年80%都是31.8)、这个分数之前都是成功的分数,松山今年有8个医牙中,政附没有。三年后落差会更大。不是说松山多好,毕竟被扣了4分,有弱科了,小孩在班上考理科开学考、小考等,老师直说有问题问小孩,因为分数差太多了。而松山非常多国中就是数资、语资的学生、绝对是政附三倍以上。但松山就是会有很多考砸的,有明显弱科的学生,但整体素质就摆在那!
作者: kendavid001 (小云)   2024-09-20 16:41:00
人数不是借口...结果下面放整个母体五大统计数据 统计学是这样讲的XD?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17:06:00
政大的光环还是能吸引到一些高分群,我印象景美的升学表现也胜过同录取分的社区高中,老牌虽然过气但仍然有价值。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0 19:48:00
政附一届200多人,三届600多人,统计样本已经够大了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0 20:10:00
96楼小马克大大的小孩是读松山吗通常开学考学校都会考超出范围好让老师了解程度若是考太简单拉不出高分群的分布就没参考依据同时还能激出学生好胜的本质听过的升学高中都会这么做但不确定社区高中是否也有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0:46:00
看不太懂小马克的论述重点,是说因为松山学生很多是数资、语资出身,太偏科而导致后来容易考砸吗?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1:04:00
政附的表现真的很好,我是给高度肯定。政附有数资班、也有国际班,教师群也十分有活力,升学成绩也很好,这么小的学校有这么大的能量,不容易。松山整体是非常好的,教师学生环境社团学习等都保持很高水准,非常均衡。但目前看不到松山对所有学科顶尖的追求(如篮球),不是说要成立数资班或什么的。而是有没有对一群学生专长项目的培养(科展/学科竞赛)等。(我知道地理有)、但需要每一个科目都形成系统。例如以学科竞赛为例:校内先初选(由老师半推半就)、高一先找20人(每班1人)(这样每班至少都有5-7人各科顶尖)让他们初选过、暑假培训、高二学期初复选、纵使都没有人进入校队、甚至市赛被打假的。但种子已撒下,每一科都这样,松山就会像校长的愿望进入前三。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1:10:00
没那么复杂吧,县市一中的普通班也没有一堆科展、竞赛等级,一般民众看的顶大升学率(五校+医牙),主要还是看普通学生的竞争强度和读书风气。你这种培训法比较像是想冲台大电机、奥赛人数,但老实讲以第四志愿能收到的质来说很困难。应该是去分析和松山普通班和成功、中山普通班在高三阶段时学生状况到底差在哪,升学率纯粹输在少了些高分群,还是真的没那么认真。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2:50:00
如果是这样松山现在就很符合现在榜单表现了!不需改了雪莉112顶大中山44%、松山34%、政附29%、板中22%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2:53:00
你目标是进入前三,却觉得现在的升学榜单很棒了不需改...是精神分裂吗XD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3:08:00
所以说我要改啊!才能进入前三、重点是怎么改政附只有6班、没有天高皇帝远、每一班每一人都很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可以专注到每一个人身上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3:11:00
你20分钟前才说不需改了= =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3:13:00
可是松山是一个20班、每届超过700人的大校、易忽略现在就是符合松山第四志愿的成绩、是政附超过了但政附不是因为会考成绩高而是政附有计画如6班就是收数资生冲高顶大数理比率2班一类、3班2~3类、学校就是分别照顾这5个班松山1类至少4~6班、二~三类至少13~15班、没有政个别所以我认为要靠顶尖的学生到各班去影响其他人奥赛、全国赛得名当然不可能、但会影响学校的文化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3:24:00
这点我不认同,两校规模有差,大校不适用这种方法。应该说,等你普通班水准强到会去跟数资班打时,这种顶尖学生的存在才会有明确影响。松山要先变强,参考标的应该先放在附中、成功、中山的普通班。你可以思考一下,一般民众看的顶大升学率(五校+医牙),在大校里面,决定这个数据是数资班的强弱?还是出几个奥赛国手?都不是吧,决定大校整体升学率的其实是普通班程度。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3:34:00
可能你不知道松山没有数资班,也没有人社班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3:36:00
你的意思是就是输在少这两个班的升学榜单?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0 23:37:00
建北有三个特殊班、附中多到不能数了、成1、山2当然若成立数资那至少影响1%、但不会改变全局(板中)但松山的文化是均衡发展、数资班不是第一选择成立数资班也不会改变太大(大校与政附不同)我认为透过分布式资源班的方式、让各科顶尖的入班把这些人抓来训练、等高三他们就是班上的小老师让同侪知道顶大热门科系学科需要具备这样的水准你要达到这个水准才有机会、也有榜样像我小孩也不补习、反正该科都最好了~到时很怕平庸化
作者: MT6797 (Helio-X20)   2024-09-20 23:50:00
同侪有优秀会刺激竞争这点我同意,不过我觉得你这做法斧凿痕迹过重,尤其入选校队、寒暑假培训这种事。其他同学多少会认为他们“比较特别”,没什么好比。追踪高一成绩和后续状态,分班时动手脚,让每班都有不错的竞争强度,或是去研究成功、中山的普通班教学、考题难度等隔壁座位跟我上相同的课,相同老师,我才不想输他。隔壁座位是校队,寒暑假有老师额外加课,我输他是正常的。我个人以前经验,班上良性竞争会偏前者一点。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1 07:08:00
我大概知道小马克大大的重点,意思是松山是大校所以学生进来的会考程度有落差应该要分班学习是为了更切合学生能力去教学倒不真的是指拼医电建附班上学生差异更大但他们是有能力自我修正调整一群到成功松山的学生的确多少都有弱科有些弱的只是国中还没开始努力的那种很好补上但有些弱的国中已努力了仍有过不了的槛后者的确是需要外力来辅助的还有,印象中现应已停开新的数资人社班了就算松山想开也是没有办法可以开
作者: kia123 (kia123)   2024-09-21 09:17:00
我记得政附以前是分数超过成功接近附中怎么现在已经到了要跟松山比?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1 10:01:00
在梦里吗?
作者: iele (就是那道彩虹)   2024-09-21 11:52:00
政附高中部没有都文山区学生,外面来的学生也很多政附高中部的升学一向都优于他的排名
作者: weijade (宝爹)   2024-09-21 14:41:00
前三之外的高中办学好坏不应是用顶大录取率来衡量尤其当学生数量少,顶大录取数的波动会很大108课纲已提供多元升学指标,高中端并不需要执著于顶大
作者: AFAINPTT (五格柜 )   2024-09-21 18:00:00
各位大大,想请问松山的问题,我是六年六班的成功,当时成功差点被松山干掉,松山蛮新锐学校的,为何现在看松山好像稳定落后成功了?
作者: vbn22 (vbn22)   2024-09-21 18:47:00
66年次 所以是81年考 成功577 松山573 有一点点差距
作者: pcj (爱睡觉的小熊)   2024-09-21 19:52:00
历史,地点,升学率。三个成功都赢松山啊(成功输附中就是升学率,要是成功升学率拉起来,说不定又变成大老二)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1 19:57:00
松山地点在于吸北市东南板块成功的地点吸新北市大部分区域都不成问题离台北车站近还能就近补习一开始差点输掉是因为松山男女合班一旦回归人口红利(板中也是)分数自然上升
作者: pcj (爱睡觉的小熊)   2024-09-21 20:23:00
楼上大大讲的一开始,也就是松山一路分数上升那时候。但是松山升学率卡在那边,其他两点也没赢成功,当然还是稳坐老四。(也很好啦,不然给板中当老四也很赞啊)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1 20:57:00
松山旁边有松菸、百货购物城、世贸、国父纪念馆喔还有大巨蛋还是挺有老四的价值的
作者: pcj (爱睡觉的小熊)   2024-09-21 21:03:00
松山真的要嫌,就是可以拿到HBL冠军,但是校地(含操场)居然没多大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1 23:51:00
松山地点不输成功,主要是输在升学率历史其实不重要,基中创校近百年,但现在是基北区垫底的高中。薇阁是新学校,但升学率高
作者: AFAINPTT (五格柜 )   2024-09-21 23:54:00
to pcj:小弟有在松山服务过,我虽然只是从旁观察,他们体育班应该是花掉大量资源的,如果那些钱用在每天请五位有水准的家教老师给同学在图书馆自习室问问题,应该早就干掉成功了!但教育变成选择了...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1 23:57:00
政附、薇阁、延平、松山、板中等校都有很多分数可上成功的高分群。第三志愿的选择相当多元,台北已经没有单一的第三志愿高中了。
作者: AFAINPTT (五格柜 )   2024-09-21 23:57:00
那个炖你xx 炖的,根本跟校内一般生没半毛钱关系...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2 00:06:00
基本上,建北附是第一级,成中政松等是第二级台北的蛋黄区是大安区,附中的地点最好,捷运站出口就是学校。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07:38:00
应该是建中第一级、北附第二级建中几乎全部可以上中央以上、北附只有一半中山成功就只剩1/4-1/3可以上中央以上松山也是1/4、到内中只剩1/10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0:24:00
to una283 你是不是打错了? 建北不含医顶大就6成以上附中顶大也有55%、成功中山大概45%、松山约30~34%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0:32:00
我指的是分数的水准不是指真正读的系用中央地科来划分只是一个分数指标中央地科的分数就走差不多是建中尾了中央地科附近选哪一个校系当指标都可以只是他刚好是中央理工群最低的分数而已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0:36:00
我举北一,顶大+医牙中+海外(2~3X,美1/3)=过7成中字辈北一已经不太统计、甚至4校加起来比北医还少北医有医牙药公卫等、中字辈除非是特殊或热门才去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0:45:00
中央地科的分数相当于成大外文系也差不多是清大英语和中文系要选哪一个当指标都可以反正他是建中尾巴拖几位也没差要选北医护理系也可以很多都能选政大地政测量组也可以主要要说的是顶尖学生分布其实不是线性的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0:53:00
是建科的专利、北一派出各队得2024美加瑞韩土1~3等奖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0:53:00
如以建中尾巴做标准,第二级已经变成一半,后面又一半这是一个等比级数不是等差级数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0:54:00
附中科资也有他强大的地方、三所要归同一级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0:55:00
北一女比较尴尬介于建中附中之间学生很有弹性套一句景美校长说的话学生还有成长空间有人进来高中后会突破自己再往上有人也会不想再努力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1:01:00
你是以男性理工来看成绩、我是以两性专长多元入来检验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1:01:00
希望学生可以明白人人都想上顶大但不是用想的就可以也许国中还可以用努力但高中绝不是努力就可以高中阶段要跳出既有框架才能充分认识自己要让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不是一直用过去的方法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1:07:00
北建附顶大加医牙中60~70%不反对吧?那何来一附中字1半何况北一台大加医牙中+外国(以美为主)都破4成了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1:09:00
中央地科不是指四中不要扩大那改政大地政或清大英文系为cutoff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1:11:00
附中有科、数班、顶大(不含医牙)55%、不会比北一差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1:16:00
所以我前面说的都是尾巴cutoff在哪里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1:17:00
OK三校同一级、因升学成绩差不多、但顶尖部分建中竞赛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2 11:17:00
中央和医学类以外应该看不到建中人但可以看到北一附中各校都有顶尖学生他们都很努力没有要点这块
作者: juniormark (小马)   2024-09-22 11:19:00
北一科展比较有优势、建附二类较强、北一较多人选三类北一一类也较多人、所以只是选择不同、同一级那请问建中体育班的学生去哪?北一体育班美国、成大物治、中央资管、北大企管等等你觉得其他普通生后5名会多差?
作者: vbn22 (vbn22)   2024-09-22 18:21:00
各校体育班几乎都是社会组附中有国中部直升的(会考28分以上) 当啦啦队拉下成绩升学率还能和建北不输太多 表示附中的师资应该很强师大是全国最会教的大学 他们分配给附中的老师 应该不会差
作者: NTUempire (Emperor)   2024-09-23 08:33:00
中央和医学类以外建北附都有,三校差不多淡大有建北附中山校友会,由四校校友共同组成代表建北附中山四校有考到淡大的其实建北附的尾巴都一样2021国际科学奥林匹亚:建中附中都是4金,金牌数并列世界第一高中。附中科学班3金,赢过建科就我的了解,附中科学班的教学团队实力非常坚强
作者: sdd5426 (★黑白小羊☆)   2024-09-23 13:13:00
zzz只有高中生会在那边争得你死我活 大学好好选凉课刷分拼推甄比你只会在那边忆高中勇有意义多了
作者: AFAINPTT (五格柜 )   2024-09-24 00:27:00
所以天资只是平均之上的孩子,进到附科与脑筋好的孩子同班,满需要自我调适的。
作者: una283 (无)   2024-09-24 07:23:00
的确是,也是看过一些进入建附反而变自卑起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