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关于练习数学,遇到不会的题目时

楼主: pnicarevol (砍中卒)   2022-05-13 13:38:52
公式或概念(暂且称之为工具)都会有它的“使用条件”,需要锻炼的是,当题目符合使用
条件时,有足够敏感度发现、想到可以使用该工具。
学到一些新的工具时,一定会不熟,一开始写题目(课后练习)时,不妨先对照着公式和概
念去看,看看这题的条件下,我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渐渐的有时候还没去看工具表,自己
就会想起来,这可以用哪一条。
就好像玩卡牌游戏,各种效果、技能都有“发动条件”。一开始玩的时候一片混乱,不知
道哪张什么时候用,所以边玩会需要边反复去看去读效果卡的发动条件。渐渐的会开始记
得,好像这个情况下有某张卡可以用?去找一找才确定是哪一张、条件是什么。然后越来
越熟。到最后根本不用看发动条件,遇到某个情境自然就会想到那张卡。
如果是自己没想出来的问题,看完解答后不要直接就看下一题,要把握这一题可以吸收的
养分。为什么这一题可以使用此工具?原来这种情况也符合“使用条件”吗?还会有什么
我原本没想到、但也适用的类似情况?要加深的不是这一题的印象,而是使用工具的经验

如果是更大范围的问题,例如求极值、求面积、长度、座标的方法,高中两三年下来
,可能累积了五种十种不同章节的处理方式。这种可能就需要去做跨章节的整理,学到一
个新的工具,如上所说的熟悉之后,就把它放入你(脑中的)的工具包(例如:求极值工具
包)。
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从工具包里面,一个一个看看,使用条件是否符合,符合的话是否对
解题有帮助。先全局的观察,有哪几条路有通(符合条件),会通向哪里(可以帮我算出
或推得什么结果),再选择一条你觉得可行性最大的路下去试。试一段时间发现不行,再
换另一条试试。避免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然后一条路走到死。
最后就算发现是你没想到的路,还是一样可以把握机会,累积对这个工具的认识和经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