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nclefucka (冰不汁酱,酱不汁冰,难吃!)
2019-06-01 10:21:55※ 引述《vinnyk (vinny)》之铭言:
: ◎新闻标题:
: 申请入学沦多钱入学?大学教授发起“流言终结运动”
: ◎新闻来源:(请填入媒体名称)
: 联合新闻网
: ◎新闻日期:
: 2019-05-31
: ◎新闻内容:
: 书审资料不做会比不上人家吗?干部证明及志工服务到底有没有用?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学
: 系系主任陈婉琪,在脸书发起“申请面试流言终结运动”,邀请大学教授一起澄清社会大
: 众对大学申请常见的误解。她表示,一旦想要跟风,你就失去了独特的你自己。包括台大
: 电机系教授叶丙成等上百名大学教师,都认同并分享此文。
: 部分家长团体日前指出,申请入学比例大幅提高,已经成为学生兵家必争之地,为了让备
: 审资料“漂亮”,各种琳瑯满目的营队因应而生,价格更是节节高升,申请入学已经变成
: “多钱入学”。
: 然而,有大学教授站出来,盼传达正确的资讯给家长跟学生,免得一直被骗花冤枉钱。
: 陈婉琪表示,关于申请入学,相同的公共意见每几年(或甚至每年)就要翻腾一次,为什
: 么?冷饭也只能炒一次好吗?很多家长(有时会出现高中老师也)以为面对大学申请必须
: 这样做那样做,导致自己焦虑不已,连带地让整个社会焦躁不安。可是有许多“以为”,
: 真的不是大学端的实际筛选运作原则。
: 为了让不正确的迷思停止散播,陈婉琪发起一个“申请面试流言终结运动”,邀请所有在
: 大学教书的老师们,来一起澄清社会大众对大学申请常见的误解。
: 陈婉琪指出,已经有很多大学老师,不论是亲自写文章,或是受访报导,都曾提过类似的
: 内容,但为什么这些误解总是长驻人心、萦绕不去?他想,是因为个别发声(尽管那位老
: 师再怎么有名气)仍不够有力量吗?那如果我们集体发声呢?
: 陈婉琪邀请在大学教书的老师们,如果同意文章的QA内容关于个人申请筛选原则,请留下
: 校系名字或分享此文。如果能够透过系务会议得到多数同仁的同意,请直接留下校系。也
: 可以选择性的同意(譬如商学院是否可能不同意服装Q1题,但同意其他部分),也可共同
: 增补缺漏的常见迷思及适当的回答。
: ●[申请面试 Q & A]
: Q1:【服装】大学申请面试需要穿西装、衬衫、套装、丝袜吗?
: A1:穿得像学生,整齐清洁不邋遢就可以了。穿衬衫、穿套装虽然不会扣分,但“绝对不
: 会”有加分效果!
: Q2:【书审资料】我看新闻说很多人都花钱找人帮忙制作书审资料,弄彩色漂亮的封面,
: 我担心我不做会比不上人家。怎么办?
: A2:跟服装问题一样,印刷材质及色彩比别人精美,虽然不会扣分,但“绝对不会”有加
: 分效果!重点是你如何透过文字内容来适当表达你自己的独特性。如果找人代做(先不讨
: 论这其实属作弊行为),实质上很容易导致千篇一律,显得你全无特色,面试时也容易漏
: 馅。
: Q3:【活动经验】既然多元入学的精神是重视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备审资料里是不是活动
: 经验越多越好?
: A3:学生课外活动的学习固然同样重要,但并非必要,也未必是越多越好。首先,面试的
: 功能之一便是确认你的书面资料呈现就是真正的你自己,因此通常会根据你的书面资料来
: 深入追问。书审资料中“膨风”越大,实际一见面一对谈,落差就越大,可能反而成为你
: 的败笔。其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未必非要以活动来勉强自己。举例来说,当多数学
: 生都以活动经验来点缀自己时,一个喜欢独自看电影,累积许多优质影评作品的学生就会
: 脱颖而出了。
: Q4:【营队】参加学科主题的营队,应该对该科系之申请有帮助吧?
: A4:与上述活动经验类似地,营队参不参加绝非重点。你有无表现出对特定领域的了解与
: 热情才是重点。若你总是为参加而参加,或只因为父母指点才去参加,自己说不清为什么
: 参加以及对自我探索有何帮助,也只是徒然暴露你参与模式的浅薄性,造成反效果而已。
: 反过来说,若你真的有心探索特定科系领域,浩瀚网络资源及公共图书馆,都是你的宝库
: 。
: Q5:那么,干部证明及志工服务到底有没有用?把我们搞得很累耶~~
: A5:【社团干部或志工】干部证明及志工服务本身没有太多作用。跟活动、营队都一样,
: 堆叠出来的项目资历本身并没有意义。除非这些经验刚好可以对学生产生什么深刻影响,
: 且学生能够清楚地、诚挚地表达自己。换句话说,活动、社团、营队这些都只是媒介(不
: 会因为有了营队证明就如何)。透过媒介,我得以成长为更棒的人。如果是媒介,那么喜
: 欢读书、喜欢听Podcast、喜欢写小说并在虚拟空间与人互动…… 不也都是很棒的替代媒
: 介?且适合的媒介不也会因人而异?
: 当申请者(或辅助申请的家长、学校)觉得这样搞很累时,就表示很可能抱持着跟风的心
: 情(认定做了有用,一定要做,不敢不做)。一旦想要跟风,你就失去了独特的你自己。
: ◎原始连结:
: https://reurl.cc/vAy2L
: (标题、内容须与原始新闻相符,否者予以删文,)
: 请注意转贴新闻的字数不列入计算,
: ↓请在此线下方加入至少20字并超过一行之心得或讨论!
: >
作者:
redsa12 (哈吉米)
2019-06-01 10:36:00教授不需要有天眼通吧 正常的教授你说看不出小朋友是在装会还是真的有花时间去了解研究过 我还真不相信 先修大学的课程也没什么问题吧 这也的确是在了解自己兴趣的范畴然后 要深刻的了解自己本来就是一件耗心耗力的事情减轻压力本来就是本末倒置 联考那套才是不负责任 不让学生花时间心力在了解自己上 一昧的研读上大学后根本相关性不高的高中教材
照楼上讲的,国文地科基础物化都可废了基础物化改实验物化高三数甲乙用一堆的,居然能说相关性不高
作者:
nigelhu7 (ice_man)
2019-06-01 12:33:00帮一楼补血,高中有一堆课程内容对以后没什么用,那是在培养基础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如果用联考制度要把所有用得到用不到的基础知识都练习到很熟练背一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每个人所需要的技能不同),不是很浪费生命吗?所以我认为申请入学是一个救赎,不必花太多心力去应付考试,而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所需要、感兴趣的知识。
楼上你知道,大学学更多用不到的知识吗二类组研发工程师,十几个必修整本用的可能只有两科
作者:
NomeL (暱称是什么owo)
2019-06-01 12:59:00楼上你知道 大学的设立是为了培养研究人才吗我不知道楼上读的学校到底如何 但至少鄙系的必修都是该领域非常基础的东西啦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26:00所以指考不就是比学测还要好的制度?指考每个科系选择需要的科目采计前面还有文章下面推文说高中生无法理解大学科系真正在学的,这样高中生怎么会清楚知道自己兴趣?
作者:
wen17 (祭祀风的人类)
2019-06-01 13:31:00绝大多数无法了解 但是有一些可以了解的你说的没错 现行学测基本上目标就是那些能真正了解的剩下的就... 你就当拼学测成绩+在校成绩喽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32:00能理解的就是少数啊 而且还是偏基础科目
作者:
wen17 (祭祀风的人类)
2019-06-01 13:33:00所以学测就是这些人的管道啊....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33:00所以因为那少数人而推行学测推甄?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35:00面试怎么看出逻辑思考..?我真不知道面试问那些问题能问出逻辑思考..
作者:
wen17 (祭祀风的人类)
2019-06-01 13:36:00*交大资财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38:00数学难度提高、非选题目增加,让学生只用学过的观念就能解决的题目或是考小论文都能测验逻辑这些都比面试的效率还要高或是高中加上“逻辑”,考试加考逻辑
作者:
wen17 (祭祀风的人类)
2019-06-01 13:39:00你不觉得非选题目&小论文这两点 就偏向面试了吗你也把纸笔考试的能耐看太大了吧虽然我是觉得低于中字也不用浪费钱面试了......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19-06-01 13:41:00问题是面试没有充分时间啊才几分钟 要看出什么大学教授当然不是笨蛋,但也没必要神话极少数了解大学科系的学习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
作者: JunDT2008 (浮潜中) 2019-06-01 14:06:00
大学教授也还是没用到每科
而且就一个大学的一个系发起的运动 很多校系也不会鸟
这篇中肯面试的教授能对每个学生用同样的标准?像今年二阶人数爆炸,面试的“品质”会不会受影响?